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
2020,一場來勢洶洶疫情,沖擊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為了阻止新冠的擴散,除了人力的投入,設計與科技也在積極參與這場抗疫戰(zhàn)。在這個外因的刺激下,許多新技術應用涌現(xiàn),一些原有的應用也得以成熟,不僅為抗疫做出了貢獻,也為人類的生活方式帶來了改變。
·健康碼·
疫情時期使用最頻繁的,除了口罩就屬健康碼了,離開它,你可能寸步難行。三色碼看起來非常簡單,但它卻是由大數(shù)據平臺組成的AI智能分析系統(tǒng)。比如你的出行軌跡(是否經過高危疫區(qū))、停留時間長短、人際接觸情況等,都會按照不同比值進行量化評分,最終演變成我們手機上的三種顏色碼。而它的更深層含義,是打通了全國所有省市人群的健康信息情況,從而方便掌握每一個感染人員的影響范圍,甚至為政府的防疫防控政策提供依據。
·在線教育、遠程辦公·
突如其來的疫情一度讓線下教育按下了“暫停鍵”,卻給曾經不溫不火的在線教育帶來了巨大的發(fā)展機遇。一個教育直播系統(tǒng),可在單直播間中承受幾百萬、幾千萬的學生同時在線,突破了地域限制。除了遠程教育,各類遠程協(xié)同技術也讓遠程辦公的效率和可行性大大提高。
·負壓救護車·
如何在轉移新冠患者的過程中減少傳染?所謂負壓,就是利用技術手段,使車內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所以空氣在自由流動時只能由車外流向車內,而且還能將車內的空氣進行無害化處理后排出,使車內與車外做到完全“隔離”, 在救治和轉運傳染病等特殊疾病時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醫(yī)務人員交叉感染的機率,疫情中這種救護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應用也更加廣泛,以后清創(chuàng)縫合手術和心肺復蘇等搶救都可以在救護車上進行了。
·無接觸餐廳·
很多餐飲都開始了“無人餐廳”的試驗,食品制作和遞餐任務全由機械臂完成。
·核酸檢測機器人·
埃及開羅,由埃及機械工程師Mahmoud El komy制造的遙控機器人對當?shù)厥忻襁M行新冠病毒PCR核酸檢測。
·數(shù)字洗手液·
手機就是“洗手液”?科學家發(fā)明了一種數(shù)字洗手液UVLEN,可以使用智能手機的手電筒來清潔手部,UVLEN使用高科技的紫外線在10秒之內消除手部表面的細菌。研發(fā)者表示,這款數(shù)字洗手液成本25美元,可以與任何智能手機兼容,使用者只需要將設備連接到手機手電筒上即可。
·服務機器人·
為了盡可能減少個體接觸、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服務型機器人紛紛“出戰(zhàn)”。服務型機器人可承擔起送藥、送餐進隔離區(qū)以及回收被服和醫(yī)療垃圾的工作。圖為印度抗疫機器人為患者“慶生”。
·口罩人臉識別技術·
如何識別帶口罩的患者?想要控制疫情,尋找發(fā)燒的人尤其重要,人臉識別技術因此運用更加廣泛,但疫情期間大家都習慣了戴口罩,所以現(xiàn)在的AI已經成功開發(fā)出了口罩人臉識別技術!AI應用的落地主要集中在cds大數(shù)據和人工智能的結合,對人臉進行實時提取和識別??焖勹b別人群中的高溫人員,再根據疑似發(fā)燒者的人臉信息與公安人臉庫進行比對,結合大數(shù)據運算,核實違法人員的身份。
·投影式紅外血管成像儀·
在疫情期間,我國的醫(yī)療團隊為提高靜脈穿刺效率,采用了投影式血管成像儀。當儀器照向需要尋找血管的皮膚區(qū)域,便能直接顯示出血管的分布圖像,醫(yī)護人員就能快速地找到血管進行靜脈穿刺。
·無人駕駛消毒車·
北京,豐臺區(qū)新發(fā)地周邊被封閉的花鄉(xiāng)黃土崗村宜蘭園小區(qū)里來了一位特殊的抗疫“戰(zhàn)士”——無人駕駛消毒車,40分鐘左右就能完成對宜蘭園小區(qū)內部的消殺工作,一天可消殺50萬平方米。
·充電消毒口罩·
2020年口罩是稀缺資源。以色列海法,研究小組人員在實驗室演示他們發(fā)明的一種可重復使用,并自行消毒的口罩。該產品號稱可通過充電加熱來消殺口罩上的病毒,以實現(xiàn)重復利用。
·智慧醫(yī)療·
疫情期間人們減少出行減少就診。遠程問診、預約診療、核酸檢測預約、發(fā)熱門診監(jiān)測……
這些原本還不完善或使用并不廣泛的互聯(lián)網自助解決方案在2020年得到了全面應用,醫(yī)院方面,升級主干網、優(yōu)化設備、刷新固件等,解決了一系統(tǒng)瓶頸問題。
·新型溫變貼紙·
一種可以在幾秒鐘內測量體溫并檢測變化的貼紙推出,幫助診斷冠狀病毒感染者。當這款創(chuàng)新性的貼紙被貼在發(fā)燒者前額時,會改變顏色。當它檢測到溫度在38度或更高時,貼紙上一個視覺溫度指示器的十字會從綠色改成紅色,這將為監(jiān)測冠狀病毒、流感和其他疾病的癥狀提供一種簡單的新方法。
·智能快速購物車·
電商巨頭亞馬遜新推出一款名為“Dash Cart”的智能購物車,它能夠檢測顧客放入其中的商品,結賬時,顧客只需要從特定通道離開,即可完成結賬,進一步縮減了在超市逗留的時間。
·5G遠程CT掃描·
5G在遠程醫(yī)療等方面發(fā)揮作用,幫助建立起一種新的服務方式。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放射科利用5G雙千兆+遠程CT掃描助手,為甘孜州10例新冠肺炎患者進行遠程CT掃描,病人數(shù)據便會實時傳輸?shù)饺A西醫(yī)院中,整個過程沒有任何延遲,為患者病情診治提供有力支撐,這是全國首個跨省5G+遠程CT系統(tǒng)進行線上看房情診療的案例,今后也將運用到其他醫(yī)療方案中。
·智能還書·
深圳,寶安圖書館28臺名為“小智”的分揀機器人,忙碌而有序地穿梭在工作臺上。而在工作臺下方,還有4臺名為“若愚”的搬運機器人馬不停蹄地工作著,這就是寶安圖書館“慧還書”智能分揀還書系統(tǒng),也是全國首個將物流分揀技術運用到圖書分揀中的“黑科技”。
在本次抗疫中還有很多我們習以為??萍紤迷谝痪€,以及無數(shù)設計、研發(fā)人員試驗成功或失敗的創(chuàng)新產品,正是這樣設計+科技的組合,才鑄就了一道抵擋病毒的壁壘。參與過抗疫的新技術也將會被更廣泛的應用,讓我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好。
機器人馬拉松按下了AI下半場的按鈕,宣告進入實踐出真知的物理世界試錯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國科研人員和企業(yè)家走在了敢為天下先的前沿。
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完賽,天工機器人第一名沖線;天工機器人CEO回應半馬比賽奪冠:里程碑意義;優(yōu)必選:助力天工機器人創(chuàng)造歷史。
天工機器人CEO回應完賽:里程碑意義
天工機器人由北京人形機器人創(chuàng)新中心研發(fā),實測平均時速可以達到10km/h,最高奔跑速度已經達到了12km/h。
普智機器人公司機器人第一期生產線占地約2000平方米,預計年產能可達1000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