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余彥日前在“2022浦江創(chuàng)新論壇女科學家峰會”上表示,未來新能源電池主流方向是兼顧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固態(tài)電池。她認為,鈉離子電池未來不能取代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和鋰離子電池不是互相取代的競爭關系,而是互補的關系。鋰離子電池的主要原料碳酸鋰近年價格飛漲,我國80%的碳酸鋰需要進口。鈉原料相對豐富,鈉離子電池安全性較鋰離子電池高,但能量密度低。提高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甚至超過鋰離子電池,是目前材料研究的目標。
余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以下為發(fā)言視頻內容)
未來的這個趨勢應該有可能是走固態(tài)化,也就是說,我們要發(fā)展固態(tài)電池。那么固態(tài)電池可以在兼具高能量密度的前提下,然后能夠兼顧到它的安全性,所以這個可能是未來主流的這樣一個方向。
鈉離子電池是不是未來會取代我們現在廣泛所應用的鋰離子電池?事實上這個我的回答是“不是”。因為它們之間應該是一個互補的關系,而不是一個競爭的關系。為什么大家近幾年的研究熱點又轉向了鈉離子電池呢?因為事實上,鋰離子電池它最主要的原料,碳酸鋰它大概是近幾年的價格漲了將近十倍。那這個時候就是說,一方面是資源很緊張,價格飛漲。另外一方面,事實上我們國家80%的碳酸鋰,就是鋰離子電池用的這樣一個碳酸鋰是從澳大利亞進口。但是鈉它就不一樣,它相比鋰來說,它在地殼當中的含量就非常非常的豐富。所以這個時候就可以解決原料的這樣一個低成本。
另外的話,就是在安全性上,鈉離子電池因為它的熱失控的這個起始溫度比鋰離子電池要更高一些,就是說它的安全性會更高一些。在我們的研究過程中,也逐步發(fā)現它的低溫性能,比如說在高寒地區(qū),它性能會更加有優(yōu)勢。當然,任何一個人、一件事都不可能全是優(yōu)點,沒有缺點。鈉離子電池,它相比鋰離子電池來說,它的這個能量密度上會比鋰離子電池在目前階段會低一些。
(以上內容為余彥在“2022浦江創(chuàng)新論壇女科學家峰會”上的發(fā)言節(jié)選)
項目制作人:
傅嬈
制片編導:
吳磊
許姍姍
王瑞
利好固態(tài)電池和鈉電池?
數據顯示,2016年到2024年,美國在中國大豆進口市場上的份額從40%大幅減少到18%;但同時,中國仍是美國大豆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生物電池也被稱為微生物燃料電池,是一種利用電活性微生物的代謝活動來發(fā)電的新型生物能源裝置。通過微型化和便攜化改造,微生物電池有望為智能手表、心臟起搏器等毫瓦級低功耗設備提供電力支持。
鈉離子概念股走強,半數概念股本月獲得杠桿資金加倉
保持戰(zhàn)略敏捷,持續(xù)深耕具身智能,聚力核心技術攻關,為推動機器人在各領域加快拓展普及展現更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