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精品国产日韩专区欧美第一页,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亚洲综合另类专区在线

          首頁 > 新聞 > 閱讀周刊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年度閱讀|最深邃的思考來自經歷過大蕭條和戰(zhàn)爭的作家

          第一財經 2023-01-01 13:40:56

          作者:郭玉潔    責編:李剛

          新冠也好,癌癥也好,都在給我們最好的警示:人活下來,需要良好的社會救助體系,否則,就只是碰運氣而已。

          1

          與社交媒體相比,書籍慢得多了。我們還沒有出版物,足以配得上這波瀾壯闊的三年。書籍像在跟我們打時間差,我們所獲知的,永遠是關于過去的故事。

          然而當即時的信息泡沫退去,是那些過去的故事借助出色、完整的講述,深深契合著我們的心靈。比如2022年的閱讀中,在我心里留下最深印記的書籍,是一本與疾病、死亡有關的非虛構作品:《無國界病人》。

          《無國界病人》

          師永剛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2年8月版

          作者師永剛于2012年查出腎上腺皮質癌,這是一種罕見的癌癥,年發(fā)病率百萬分之一,也就是說一百萬人里只有一個人患上這種腫瘤。大部分人在發(fā)病后的第一年就去世了。和很多人一樣,絕望的師永剛試遍了各種療法,中醫(yī)、西醫(yī)、手術、靶向藥……最終他選擇前往美國癌癥治療排名第一的醫(yī)院:MD安德森癌癥中心。到今年已整整十年,師永剛死里求生,病情穩(wěn)定下來,等待著臨床治愈。

          對個人來說,這是不幸的,但是對寫作者來說,這本身就是一個驚心動魄的題材。師永剛又是資深的媒體人,他曾經做過《鳳凰周刊》主編,也曾出版過若干書籍,有很強的寫作能力和駕馭題材的能力。整本書從確診寫起,雖是個人經歷,卻不令人覺得單調、自戀,而是隨時進入縱深與開闊的社會層面。比如他在協(xié)和醫(yī)院做完手術之后三個月,腫瘤就復發(fā)并轉移,醫(yī)生告訴作者,目前只有一種藥可以治腎上腺皮質癌,叫做米托坦。于是作者開始尋找米托坦,并向讀者講述這一藥物的故事,原來米托坦是一種劇毒的農藥,研究者無意中發(fā)現(xiàn)它對腎上腺皮質癌有效,于是它成了針對這種癌癥的唯一藥物??墒侵袊]有進口米托坦,于是從這里出發(fā),作者引出了一段地下藥販子的故事。——這是很多癌癥患者都不陌生的仿制與走私藥物,也就是電影《我不是藥神》所講述的故事。

          到了MD安德森癌癥中心,故事更是精彩了。在這所聞名世界的癌癥醫(yī)院附近,住著許多中國病人和家屬,形成了“中國癌癥村”。作者一住八年,寫盡了“中國癌癥村”的故事。

          師永剛的經歷幾乎是一個奇跡,卻也是醫(yī)學進步的證據(jù)。有一種說法是,癌癥在醫(yī)學上已被攻克,只要你有先進的機器、精準的藥物、高超的醫(yī)術——當然,足夠的金錢。師永剛為了去美國治病,賣了一套深圳的房子——感謝中國的高房價。而就在2022年,MD安德森癌癥中心宣布他們治愈了美國前總統(tǒng)卡特的晚期惡性黑色素瘤,卡特今年已經98歲了。

          而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我們仍得面臨疾病、死亡的威脅,面對無常和生命的有限。新冠也好,癌癥也好,都在給我們最好的警示:人活下來,需要良好的社會救助體系,否則,就只是碰運氣而已。

          2

          中國原創(chuàng)的非虛構作品中,另一本值得一提的是歷史學家羅新的《漫長的余生》。他從一則碑文引出了一個北魏宮女王鐘兒的故事。王鐘兒原本出身于南朝官僚家族,戰(zhàn)亂中被北魏軍隊擄掠,成為宮女。王鐘兒的一生,只留下一段簡短的碑文,從這短短的文字出發(fā),羅新寫出了北魏的宮廷政治,以及“子貴母死”的宮廷制度。這又不僅僅是“以小見大”,羅新非常努力地試圖還原王鐘兒的一生,但是歷史學家的局限就在于,他們必須要有所依據(jù),而傳統(tǒng)的歷史完全圍繞著帝王將相鋪陳開來,一個普通人能夠留下多少痕跡?我們只能在大的政治結構中,在歷史學家挖掘出的只言片語中,去想象一個戰(zhàn)亂中顛沛流離的女孩,與其他同樣顛沛流離的宮女們相依為命的生活。

          盡管如此,這仍然是非??少F的嘗試。羅新有意地去實行歷史學家的正義、寫作者的正義:還普通人一個故事。不僅如此,這也是一個女性的故事,在歷史中長久地被掩埋的女性的故事。

          《漫長的余生:一個北魏宮女和她的時代》

          羅新 著

          北京日報出版社·理想國 2022年7月版

          隨著性別問題的廣泛討論,今天的出版物中,性別是今天少見的增長點,也是少見的仍能喚起讀者熱情的題材??上У氖牵@類書多以引進為主,比如《看不見的女性》,英國作家卡羅琳·科里亞多·佩雷斯剖析了社會各個層面存在的性別盲視。比如從公共交通到政府決策,從工作場所到醫(yī)院手術,所謂“性別中立”,其實都意味著以男性為標準,女性是隱身。舉一個例子,藥物測試大都是以男性為對象,沒有納入足夠的女性,因此藥物效果在女性身上往往不如男性明顯。這些狀況是如此普遍,卻又如此被漠視,它一旦提出來,就像給近視眼戴上了眼鏡,世界不一樣了。公共政策中,應該有更多的女性視角。

          這些年性別議題的深入,正在于性別不僅屬于女性自身的問題,而在于在社會的各個層面加入性別視角。比如有一本講述基隆碼頭工人的人類學作品,《靜寂工人》,作者就是一名女性學者,當她進入基隆碼頭工人的世界時,不僅看到碼頭工人伴隨全球化貿易、港口地位的輝煌與衰落,同時也看到這些男性工人的情感世界、家庭結構,以及與之相聯(lián)系的女性。

          女性主義著作常常來自西方,比如《看不見的女性》,文化上較為隔膜,與此相比,日本女性學者上野千鶴子由于文化上更親近,也異常犀利,成為一個熱門的引進作者。她和年輕女作家、前AV女演員鈴木涼美的書信集《始于極限》,是今年頗為驚艷的作品。這本書信是日本兩代女性主義者的對話,她們坦誠、銳利,又互相好奇,鈴木涼美最核心的命題“母女”,何嘗不是兩代女性之間的關系?而這又何嘗不是每一個女性的核心命題?這些對話不是在普及某些性別知識,而是深入到心靈深處,讓人看到知識與經驗/情感的血肉聯(lián)系——我們所思考的內容、離不開我們的經歷,我們的情感糾葛,因此我們是用熱情、大笑與淚水在思考,這才是我們區(qū)別于機器、AI之處。

          《始于極限》

          [日] 上野千鶴子/[日] 鈴木涼美 著

          新星出版社·新經典 2022年9月版

          上野千鶴子說:“女性主義是一個自我申報的概念。自稱女性主義者就是女性主義者,女性主義不存在正確和錯誤之分。女性主義是一種沒有政黨中央、沒有教堂和牧師,也沒有中心的運動,所以沒有異端審判,也沒有除名。女性主義也不是什么智能的機器,只要把問題塞進去,她就會把答案吐出來……我一直都這么想。正因為如此,女性主義長久以來都是論戰(zhàn)不止、熱火朝天的言論競技場,今后也不會變。”

          由于這種跟生活經驗的血肉聯(lián)系,由于論戰(zhàn)不止,所以很長時間內,女性主義都將是充滿活力的文化生長點,它不會停留于“對錯”,不會止于性別之戰(zhàn),而是會迸發(fā)出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這也許是陰影籠罩下少數(shù)的亮點了。

          3

          高歌猛進的時代已經結束,危機在徘徊。疫情只是其一,俄烏沖突帶來“二戰(zhàn)”以來最大的軍事威脅,全世界經濟放緩,氣候暖化帶來罕見的高溫,人類的文明存在著巨大的危機,人們意識到了這一點,深深的憂患,卻又有深深的無力。

          大時代呼喚大作家??墒悄銜l(fā)現(xiàn),最深邃的思考,仍然來自過去,那些經歷過大蕭條、戰(zhàn)爭的大作家,來自他們的虛構作品。

          比如著名的美國黑色幽默作家馮內古特,“二戰(zhàn)”后期,他參軍進入歐洲戰(zhàn)場,很快被德軍俘虜,在德累斯頓一個屠宰場經歷了盟軍的大轟炸。這次難得的經歷,讓他一直想寫,又不知道怎么寫。在一次拜訪昔日戰(zhàn)友的時候,戰(zhàn)友的妻子憤怒地質問他,你是不是想把自己寫成戰(zhàn)爭英雄?是不是要美化戰(zhàn)爭?“你們當時只不過是孩子!”馮內古特意識到,美化戰(zhàn)爭,會帶來更多的災難。最后他寫出了《五號屠場》,戰(zhàn)場上充滿了丑陋、荒謬和可悲的故事,人們不過被玩弄而已,唯一有正義感的戰(zhàn)士死得最莫名其妙。在戰(zhàn)爭的誘惑之下,我們真的懂戰(zhàn)爭嗎?

          葡萄牙大作家薩拉馬戈寫的《失明癥漫記》正適合此時閱讀。城市的車流中,突然有一個人停車出來大喊大叫,我看不見了!這場失明癥好像會傳染,迅速蔓延開來,政府為了控制流行,把失明者關進一個廢棄的精神病院。毫不奇怪地,人們在其中互相殘殺,互相抱怨,過著動物一樣的生活??墒沁@些盲人中,混進了一個沒有失明的人,她為了照顧失明的丈夫進入了精神病院。這位女性勇敢、充滿同理心、也懂得反思,是唯一一個“大寫的人”,也是因此,她從未被失明。作者說:“一旦對他人的苦難視而不見,苦難就會在我們中間蔓延。”所以在世界上蔓延的不是失明癥,而是人類的冷漠、相互殘害。而解決這一切的是同理、是愛,也是對暴政勇敢的反抗。

          《尋獲與失落》

          [美] 厄休拉·勒古恩 著

          河南文藝出版社·理想國 2022年9月版

          另一位充滿了溫柔和愛的大作家,是美國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古恩,她的中篇小說集《尋獲與失落》中文版2022年出版。今天是科幻統(tǒng)治了想象領域的時代,文學、電影、電視劇、游戲、連舞臺劇都充斥了外星人,可是勒古恩不同,她在創(chuàng)造著許多可能的世界,新的社會邏輯。試想一個同理心過強的人,到達了外星球會如何?試想一個女性整體成為統(tǒng)治者的社會;試想一個社會的婚姻制度,每個婚姻由四個人組成……這可能嗎?又為何不可能呢?在文明遭遇危機的時候,去想象另一種可能,是我們起碼可以做的,也是必須要去做的。

          當然,這是一連串逝者的名字,大作家、大思想家正在離我們遠去。面對我們時代的危機,我們會出現(xiàn)自己的大作家、大思想家,去面對沉重的危機嗎?這是今天的問題。

          舉報

          文章作者

          一財最熱
          點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