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
據燈塔專業(yè)版數據,截至10月7日19時許,2024年國慶檔(10月1日-10月7日)檔期票房已超20.5億元。影片《志愿軍:存亡之戰(zhàn)》《749局》《浴火之路》形成了票房第一梯隊,合計貢獻了大盤70%以上的票房。其中《志愿軍:存亡之戰(zhàn)》連續(xù)6天單日票房破億,表現最穩(wěn)定,累計票房已達8.4億元,進入2024年電影票房榜前8名。
今年共有10部新片在國慶檔上映,其中8部真人影片都是中大制作規(guī)模的影片,也是近幾年頭部及中腰部新片數量最多的一次國慶檔,影片類型涵蓋了科幻、戰(zhàn)爭、犯罪、動作、喜劇、災難、劇情、動畫、歌舞等。
燈塔專業(yè)版數據分析師陳晉分析稱:“《志愿軍:存亡之戰(zhàn)》作為戰(zhàn)爭片制作精良,男性觀眾占比接近一半,是國慶檔新片中男性觀眾占比最高的影片,值得注意的是,該影片有21.9%的觀眾是三人及以上結伴觀影,有大量家長帶孩子走進電影院去了解歷史,電影市場35歲以上觀眾占比連續(xù)多年上漲,今年已經上漲至接近三分之一,有大量新增的家庭觀影需求。”
截至10月7日上午,城市方面,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成都、重慶、蘇州、杭州、武漢、西安暫列2024國慶檔城市票房榜前10名。
國慶檔是一年中除了春節(jié)檔以外最受關注的檔期,且通常是主旋律影片領跑。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副研究員孫佳山表示,國慶檔作為一個檔期,2019年才在產業(yè)意義上確定下來。毫無疑問,主旋律影片是國慶檔的重要標識,但主旋律影片既包括革命歷史題材,也包括現實主義題材,所以國慶檔與其他檔期并沒有特別大的差異性。
今年國慶檔票房較去年的27.36億元有所下滑,與2019年“史上最強國慶檔”的44.66億元更是相差甚遠。
背后的原因是,今年國慶檔雖然影片類型豐富,但缺乏與往年一樣的爆款影片。
2019年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取得了19.7億元的檔期票房。2020年國慶檔總票房為39.67億元,主旋律影片《我和我的家鄉(xiāng)》以18.7億元領跑大盤。2021年國慶檔以43.85億元票房收官,電影《長津湖》以30.9億元票房領跑,并打破"國慶檔"影片票房紀錄。
爆款影片缺位的問題不僅在國慶檔體現,而且伴隨了整個2024年的電影市場,這與電影市場仍在清庫存的原因相關。
電影研究機構拓普數據CEO程飛認為:“近兩年影片供給看似充足,但無論今年還是去年,市場供片仍處于清庫存階段。我們統(tǒng)計到今年1至8月上映的票房1000萬元以上國產故事片中,五成以上是2年前投拍的項目,甚至有超三成投拍于3年前。如果說去年仍有充足的優(yōu)質內容供給市場,今年優(yōu)質內容供給不足的問題就會很快顯現。”
短劇出海有巨大商機,且市場增速極快,但同時也伴隨高風險,文化適配、本地化成本、合規(guī)挑戰(zhàn)成為行業(yè)隱憂。
2025年度總票房破250億 哪吒2票房占年度大盤六成
近年來,國產電影正在崛起。
清明檔期間,多部現實主義題材國產新片上映,關注特殊人群,通過電影呼吁社會關注和支持。
有21個省份哪吒2票房超過3億元,其中,3個省份超過了10億元,分別是廣東、江蘇和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