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
*科技股發(fā)力,納指漲超2%;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預計,今年將只降息一次;
*美國3月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3.5,好于預期。
周一美股全線上漲,投資者逢低買入推高科技股,有跡象表明特朗普政府正在對其貿易伙伴采取謹慎的關稅措施。截至收盤,道指漲597.97點,漲幅1.42%,報42583.32點,納指漲2.27%,報18188.59點,標普500指數漲1.76%,報5767.57點。
市場概述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晚些時候表示,他可能會在對等關稅方面給予“很多國家”優(yōu)惠。在內閣會議后,他還告訴媒體,在“不久的將來”醫(yī)藥和汽車等行業(yè)仍將征稅。報道稱,關稅范圍可能更窄,特定行業(yè)的關稅預計將被推遲。同時他再次敦促美聯儲降息。 “我希望看到美聯儲降低利率。”
據上周末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對等關稅計劃可能會有“靈活性”。
資管Andersen Capital Management創(chuàng)始人安德森(Peter Andersen)表示:“市場的反應似乎與關稅的最新變化同步。 今天投資者的默認立場是非常擔心貿易戰(zhàn),如果特朗普取消關稅,或者推遲關稅,這會導致市場的極端波動。”
機構CFRA Research首席投資策略師斯托瓦爾(Sam Stovall)表示:“投資者松了一口氣,但與此同時,他們對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xù)多久持懷疑態(tài)度。這種人為調整的原因并沒有消失,包括關稅對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和企業(yè)利潤的影響。”
個股方面,特斯拉漲11.9%,創(chuàng)2024年11月6日以來最佳單日表現。
明星科技股普漲,Meta Platforms漲3.7%,亞馬遜漲3.6%,英偉達漲3.2%,谷歌漲2.2%,蘋果漲1.1%,微軟漲0.5%。
波音漲1.7%,考慮到飛機交付預計將受益于更高的庫存水平,加上管理層最近對自由現金流的積極評價,加拿大皇家銀行上調公司現金流預期。
洛克希德馬丁跌1.1%,由于在五角大樓下一代戰(zhàn)斗機建造合同競標中輸給競爭對手波音,美國銀行將公司評級從“買入”下調至“中性”。
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微跌0.02%,網易漲2.9%,百度和拼多多漲超1%,京東漲0.8%,阿里巴巴跌0.4%。
經濟數據方面,芝加哥聯儲全國活動指數在2月份升至0.18,重返擴張區(qū)間,1月份為-0.08。
標普全球追蹤制造業(yè)和服務業(yè)的美國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本月從2月份的51.6升至53.5,好于預期。然而,受關稅不確定性影響,商業(yè)信心指數降至2022年以來的第二低水平。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首席商業(yè)經濟學家威廉姆森表示:“3月份服務業(yè)活動的可喜好轉有助于推動第一季度末經濟增長更加強勁。對關稅的一個主要擔憂是對通貨膨脹的影響,3月份的調查顯示,隨著供應商將與關稅相關的價格上漲轉嫁給美國公司,成本將進一步急劇上升。”
投資者現在正在等待本周的一系列數據,包括美聯儲首選的通脹指標——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
上周美聯儲按兵不動,維持今年降息兩次的預測。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期今年6月可能成為下調利率的重要時間窗口。
中長期美債收益率走高,與利率預期關聯密切的2年期美債漲8.8個基點至4.03%,基準10年期美債漲6.1個基點至4.65%。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周一表示,他現在只看到今年一次降息,這低于他此前兩次降息的預期。他認為,今年的通貨膨脹將“非常顛簸”,公司和企業(yè)開始預計通脹會上升。
過去幾周,金融市場經歷了劇烈波動,因為特朗普上個月宣布對包括墨西哥和加拿大在內的一些主要貿易伙伴征收一系列關稅后,市場面臨著美國經濟急劇放緩的擔憂。
本月以來,數家公司在下調對未來幾個季度的業(yè)績預測時也提到了關稅的不確定性。倫敦證交所LSEG匯編的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收益預計將在2025年增長10.5%,較年初下降3.5個百分點。
國際油價小幅反彈,交易員評估了美國上周對伊朗出口實施的新制裁,而美特朗普威脅要對任何從委內瑞拉進口石油的國家征收25%的進口稅。WTI原油近月合約漲1.22%,報69.11美元/桶,布倫特原油近月合約漲1.16%,報73.00美元/桶。
國際金價窄幅震蕩,紐約商品交易所3月交割的COMEX黃金期貨跌0.17%,報3013.10美元/盎司。
多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無人島嶼被征收10%的對等關稅。
特朗普曾于3月26日表示,汽車關稅將會是永久的。他稱,如果在美國制造汽車,則無需繳納關稅。
聲明稱,特朗普將對所有國家征收10%的“基準關稅”,該關稅將于美國東部時間4月5日凌晨0時01分生效。
避險優(yōu)先還是權益資產企穩(wěn)反彈。
歐盟和加拿大擺出強硬姿態(tài),英國秉持務實談判態(tài)度,日本則爭取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