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
鄧和權 招商基金資深策略分析師
北京大學理學學士、經濟學學士、管理學碩士,CFA持證人
10年以上銀行、基金從業(yè)經驗
現任招商基金資深策略分析師
負責產品研究、市場分析、行業(yè)研究、渠道培訓等工作
熟悉境內外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
覆蓋市場策略和行業(yè)研究
擅長公募基金研究篩選和診斷
提供二級市場投資策略和配置建議
(記者 蔣漢昆 攝像 曹志軍)
以下是訪談實錄
當前市場流動性比較充裕 今年權益市場機會大于風險
第一財經:你好,鄧總,感謝接受我們的專訪。第一個問題,我們看到近期市場成交相對活躍,一直穩(wěn)定在萬億元以上。另外A股市場資金也在大小盤之間來回切換,輪動表現也比較明顯。我想請問的是,您怎么看當前A股市場的整體行情?
招商基金 鄧和權:最近市場成交還是比較活躍的,我覺得有這么幾點。首先就是在流動性上,當前整個市場資金還是比較充裕的。我們觀察到像隔夜的拆借利率,包括像7天逆回購的利率,基本上都在1%—2%比較低的水平,處于過去3、5年內比較低的利率狀態(tài),這也顯示當前市場資金還是比較充裕的。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當前市場還呈現出一定的特征,我覺得有兩個基本的判斷。第一個就是2023年的權益市場,應該是機會大于風險的,因為2022年我們剛經歷過一輪系統(tǒng)性風險的釋放和出清,參考歷史上去看,基本上一年度出現大的偏技術性熊市的調整以后,第二年往往是有不錯機會的。另外一個就是今年的市場,我們看到波動也是比較明顯的,同時行情的分化也比較大。一方面大家關注到像計算機、半導體等科技板塊漲幅是領先的。與此同時像新能源、光伏、新能源車則出現了逆勢的調整,在存量資金博弈的格局下,這種特征就會比較顯著一些。
當前AI、計算機、TMT板塊總體估值合理
短期市場分歧加大 可考慮做逢低配置
第一財經:我們看到近期最火的AI賽道整體有一定受挫的表現。我想問的是,在您看來,當前AI賽道是否依然過于擁擠?在相關概念比較熱的時候,是否也意味著這個行情可能走到了尾聲,您對此怎么看?
招商基金 鄧和權:確實,我覺得有這么幾點。第一個是當前圍繞AI的計算機、TMT(數字新媒體)的相關板塊,總體上估值還是比較合理的,沒有明顯的泡沫。
以計算機指數為例,經過這輪從去年年底以來的上漲以后,現在板塊的估值,PB(市凈率)大概在5倍左右,參考歷史的估值水平,現在的估值分位數大概在60%左右。跟2015年當時計算機上漲特別瘋狂的時候,那個時候市凈率一度高達20倍,所以現在的估值水平應該還是相對合理的。
這個行情走到現在,確實大家的關注度都很高,現在的分歧也比較大,我覺得可以這么來看。首先如果有中長期邏輯的主線行情的話,它的持續(xù)時間往往會以年度為時間單位展開。比如像在2013年到2015年,當時整個創(chuàng)業(yè)板互聯網大浪潮之下,再包括像2016年以來的一些核心資產,基本上也都演繹了2—3年。再包括從2019年開始的三年,這種比較大的新能源板塊的主線,基本上持續(xù)時間都是在一年以上。所以對于現在的AI,包括以ChatGPT為代表的這一輪新的科技浪潮之下,我們覺得可以結合基本面,結合政策層面,包括技術的一些創(chuàng)新,可以以年度為單位來做更長期維度的觀察。當然必須要看到的是,現在整個板塊的交易擁擠度上來了,據券商統(tǒng)計TMT的成交占比一度達到了40%以上,市場的關注度毫無疑問在提升,所以它未來的波動肯定會加大。短期有過熱的跡象,調整也在所難免。所以我們可以考慮以逢低布局的方式,如果它有一些波動和下跌的話,可以比較好的去做逢低配置。
新能源板塊估值調整 短期或仍面臨壓力
總體下行空間有限 未來仍具備配置價值
第一財經:我們看新能源賽道經過了這段時間估值壓縮以后,接下來是否會有估值修復的行情?短期來說,像光伏、新能源等板塊經過調整以后,現在是否進入可以布局的時期,您怎么看?
招商基金 鄧和權:確實是冰火兩重天,一方面計算機板塊是大漲,與此同時新能源被持續(xù)拋售。這背后的原因,我們不得不回到過去幾年新能源板塊的發(fā)展來看。應該說在2019年以后,新能源是市場上最耀眼的新星,持續(xù)三年大幅跑贏主要指數,超額收益非常明顯,也誕生了很多5倍、10倍的牛股。這其實為這2年,特別是從去年七八月份以來新能源板塊的調整埋下了伏筆。這也再次告訴我們,再好的東西如果價格太貴,可能也不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方向和標的,這是第一點。就是因為這個板塊之前的大漲透支了未來的一些業(yè)績,然后是處于估值消化和調整的過程當中。當然我們也看到,確實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整個新能源板塊的基本面也有一定的壓力。比如說以光伏為例,雖然硅料的價格下降導致整個光伏排產產量在提升,但是它價格跌的太多了,量價相權衡,其實整個光伏產業(yè)鏈利潤的表現并不是太好的。
另外在新能源汽車這一方面,我們看到價格戰(zhàn)愈演愈烈,而且從上游的鋰電池、碳酸鋰等資源品價格的下跌,到下游整車的降價,其實整個產業(yè)鏈是面臨著一定的產能過剩壓力的,所以這一塊基本面短期也還是存在壓力的。
從現在往后去看,我們也關注到新能源板塊確實經歷了將近9個月左右的持續(xù)調整,新能源指數跌幅也達到了50%以上。一些板塊的龍頭公司,像做隔膜、做電解液公司的估值水平,現在都已經接近了歷史較低的水平。所以從這個角度去講,我們覺得它下行空間也非常有限了。因為在整個大的雙碳背景下,新能源板塊還是值得我們去長期關注的。
所以綜合來講,對于新能源這個板塊而言,我們覺得可能短期需要再觀察一下,因為它缺乏一些明顯的催化劑。經過業(yè)績的釋放和壓力消化以后,它未來應該還是有一定配置價值的。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較年初下跌超4成 主要受供需關系影響
第一財經:今年以來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整體下降了40%以上。這樣的降幅可能對新能源車產業(yè)帶來怎樣的影響?接下來鋰價是會止跌回升還是會繼續(xù)下降?您怎么看?
招商基金 鄧和權: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在去年是節(jié)節(jié)上漲的,今年是屢屢下跌。從這里面我們如果要去分析,為什么今年碳酸鋰電池的價格會從50、60萬元/噸掉到40萬元/噸,然后再跌破30萬元/噸?這個過程就需要先回到它為什么去年能漲那么多,今年相當于是漲跌同源,其實歸根結底還是供求關系。
去年的情況大家也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不斷地創(chuàng)出新高,而且是超出預期。2020年終端銷量100多萬輛,2021年300多萬輛,2022年大概是達到了600多萬輛,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銷量成倍增長之下,這個碳酸鋰包括上游公司產能的供應是跟不上需求擴張的,所以供求失衡,導致碳酸鋰的價格持續(xù)攀升,達到逼近六十萬元每噸的歷史高位。今年為什么持續(xù)下跌?其實也是回到供求關系上來。今年的供求關系存在明顯轉差的情況,新能源的銷量在邊際上持續(xù)地下行,國內車市也面臨著一定的壓力。與此同時,上游這些資源企業(yè)的供應已經慢慢地釋放出來了,需求又降下來了,毫無疑問供求關系變得更惡化,相應的價格節(jié)節(jié)下跌。具體它什么時候企穩(wěn)?可能還需要去持續(xù)地關注整個碳酸鋰,整個新能源的供求什么時候能達到平衡,或者是達到合理的價格之下,這個時候碳酸鋰的價格可能才會企穩(wěn),還是需要去持續(xù)關注。
盤點新能源產業(yè)鏈 擁有全產業(yè)鏈布局的企業(yè)更有優(yōu)勢
第一財經:剛才我們聊的新能源車還有光伏,其實今年以來它們估值下跌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大家擔心今年下游需求是不及過去一兩年的。我想請問的是,在整個光伏或者新能源產業(yè)鏈中,有沒有哪些產業(yè)鏈未來的需求依然是比較穩(wěn)定,值得大家期待的?
招商基金 鄧和權:從今年來看的話,其實光伏的競爭格局和供求情況要比新能源車好一點,但是到明年就不一定了,所以需要動態(tài)去看。如果看今年光伏這一塊,對于有一體化布局的光伏企業(yè),可能它會有更好的競爭優(yōu)勢。因為現在整個光伏的降價是主旋律。你怎么樣能夠吃到全產業(yè)鏈的利潤?最好是既能布局上游的硅料、硅片,同時又能夠布局一些組件、電池片等,可能全產業(yè)鏈的布局可以有更好的規(guī)模效應。
除了這些全產業(yè)布局的光伏企業(yè)以外,另外像做儲能業(yè)務,包括一些做創(chuàng)新電池業(yè)務的,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公司,包括儲能業(yè)務占比比較大的公司,應該也會在后面的市場中有更好的業(yè)績和利潤增速保障。
以全年為維度做逢低布局 逆向思考 均衡配置
第一財經:一季度結束,二季度開始,在接下來二季度的投資中,您建議投資者以一個怎樣的策略和布局去應對呢?
招商基金 鄧和權:我覺得有這么幾點,首先要樹立一個意識,就是2023年不管市場怎樣波動,總體上應該是機會大于風險的,我們最好能夠以年度為單位進行投資布局。
第二點就是要注重逆向思考。今年是2022年系統(tǒng)風險釋放的第二年,整個宏觀經濟都呈現出弱復蘇的格局,包括海外波動,海外風險有一定的沖擊,但是國內政策又是呵護的狀態(tài)。所以今年我們一定要強化逆向思考,當市場出現波動和下跌的時候,我們可以冷靜應對,逢低布局。反過來當市場出現比較大的階段漲幅以后,我們也要控制預期,可以考慮做一些兌現的操作,總體上強化逆向思考。
最后在布局方面,我建議投資者朋友們可以考慮做一些適度均衡布局和配置。一方面可以以消費醫(yī)藥等一些中長期賽道作為底倉配置,同時可以再通過配置像計算機、半導體等科技板塊,去抓住以ChatGPT為代表的科技浪潮和投資機會。在新能源這一塊,我們建議大家可以短期可以先保持關注,適度做一定的配置。如果后面機會再明確一點的話,或者它的價格性價比、基本面更明朗以后,可以再擇機加大做一些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