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
在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上,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了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第八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就如何實現(xiàn)求同存異的世界、中美關系的未來發(fā)展、東亞少子化等問題,潘基文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張。潘基文認為,全世界有不同觀點是一種常態(tài),如果沒有規(guī)范和協(xié)調好共性和差異,會使社會變得非?;靵y,并妨礙一切政治計劃的順利實施,尤其會阻礙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一個國家需要謙虛,并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聆聽對方的訴求,才能真正實現(xiàn)一個開放和諧、求同存異的世界。
以下是訪談實錄:
不同是天然存在的 規(guī)范和協(xié)調好差異才能推動社會發(fā)展
第一財經:去年您訪問博鰲時,對“求同存異”這句話表示了高度認可,認為這正是當今世界所需要做的事情。然而,如果我們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看不到這個問題在短期內有任何解決方案。世界是否正在遠離“求同求異”的理念?或者說我們還有機會嗎?如果我們還有機會,我們該如何達到這一目標?
潘基文: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和很多國家。他們既有一些共同的觀點,也有不同的觀點。我們不可能總是只有一個想法,這是很自然的。 但同時,如果沒有很好地規(guī)范和協(xié)調好共性和差異,就會使我們的社會變得非?;靵y,并會妨礙一切政治計劃的順利實施,尤其會阻礙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因此,一個國家需要謙虛,并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只要仔細聆聽對方會提出什么問題即可。
有很多方式可以處置差異和分歧。一種是外交方式,通常是通過外交官,他們是真正試圖規(guī)范和協(xié)調各國之間差異的人,但有時卻并不總是如此。還有另一種方式,通過更多文化交流以及人員交流來促進了解,這將真正幫助人們理解其他國家或組織的行為或思考方式。
推崇中國古語“上善若水”蘊含的智慧
潘基文:我一直在引用中國的一句成語“上善若水”,它一直指導著我做好聯(lián)合國秘書長的角色。我們從水中學到了一個經驗:它始終是從上到下流動的,它惠及所有流經地方,不歧視任何人、任何地方,它潤澤它流經的所有地方,但它通常不會與其他事物對抗。
中美兩國只有密切合作 才能惠及全球發(fā)展
第一財經:我們知道,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 您怎么看這次選舉結果對中美關系的影響?
潘基文: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強國,美國政治中正在發(fā)生的這一切我們無法回避。因為誰當選美國總統(tǒng),確實對全球政治格局、經貿關系、科技交流等有很大影響,尤其是在美中這兩個世界第一和第二大國之間的關系并不順利的時候。
我真誠地希望,無論誰可能在11月當選下一任總統(tǒng),這兩位領導人都將密切合作。這不僅有利于中美兩國,還將有助于全球和平、全球經濟社會發(fā)展以及全球科學技術?,F(xiàn)在存在著許多挑戰(zhàn),等待著我們去處理。當兩個大國的關系出現(xiàn)分歧時,這將影響我們去解決真正的、最重要的問題,例如氣候變化和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促進世界各地人權,以及為南方許多國家提供必要的經濟和社會支持。
中美除了政治分歧 還存在很多合作領域
第一財經:您一直強調中美兩個大國應該加強合作。您認為未來的機會在哪里?
潘基文:我想告訴你們一個例子,為什么中國和美國兩位領導人至關重要,以及有多么重要。我們很幸運能夠達成《巴黎氣候協(xié)定》,盡管我對執(zhí)行的水平、執(zhí)行的速度并不滿意,但這又取決于政治意愿,取決于世界領導人對此的重視程度,中美在其中可以發(fā)揮關鍵作用。
不僅涉及氣候變化、消除貧困和預防流行病,還有全球教育、性別權利和水資源、能源。中美之間除了政治分歧之外還存在很多合作領域。這些政治分歧或地區(qū)沖突可能會持續(xù)。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做好應該去做的工作。
生育率下降日益嚴重 政府應提供激勵措施
第一財經:在東亞國家有一個熱點問題是人口增長。您對一些東亞國家的生育率下降有何看法?
潘基文:近幾年以來,生育率下降一直是我們社會、經濟面臨的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甚至關系到國家的未來。韓國是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對此我很驚訝。我不明白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事,因為我父母有八個孩子。
韓國政府正在做很多事情來真正鼓勵年輕人多生孩子,但事情并沒有按照政府的意愿進行?,F(xiàn)在婦女有權利參與社會和政治舞臺。婦女在心理上不愿意多生孩子,這樣她們就可以更自由地行動和參與活動。年輕人、男人也有自己的顧慮。無論他們從事什么,他們總是忙于工作。
在我看來,這似乎是短視的,所以我們應該好好想想國家的未來,人類的未來?,F(xiàn)在這種低生育率正在被非常認真地對待,(政府)為年輕的男孩和女孩提供一些激勵措施,讓他們能夠真正思考人類的未來。當然,他們的未來將是重要的。
但我們必須把目光放長遠,這樣人類才能永遠領導這個賴以生存的星球和世界。政府應該提供激勵措施,提供就業(yè)保障。我相信我們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這不僅僅是韓國的問題。我們必須確保人類在良好的生活條件下繼續(xù)繁榮。
今天,博鰲全球綠色亞洲論壇與鄉(xiāng)村振興論壇大會在成都舉辦。開幕式上聯(lián)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在致辭時表示,未來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取決于其綠色發(fā)展程度。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多位與會嘉賓,他們都表示看好未來2-3年中國碳市場的投資機會。
為了實現(xiàn)在2024年實現(xiàn)5%的增長目標,新的一年我們應該關注哪些風險點?在博鰲亞洲論壇,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金融學系教授劉俏分享了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