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
嘉賓:邱世梁
中國上市公司協(xié)會高端制造委員會委員
浙商證券研究所聯(lián)席所長、大制造組組長
多次獲新財富、水晶球、金牛最佳分析師第一名
政策技術共同催化,低空經濟迎來發(fā)展拐點?
張言:在收入規(guī)模和增長空間上,低空經濟哪部分產業(yè)構成更值得期待?
邱世梁:國內上市公司2022年低空經濟收入構成中,航空器制造占比是87.6%,飛行服務占比是6.8%,保障服務占比是5.6%。但未來這些比例可能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當低空觀光成為生活方式,相關的運營收入占比會有所提升。
張言:eVTOL領域,為何中國在全球市場是具有競爭力的?
邱世梁:eVTOL所需的供應鏈與電動汽車的供應鏈有很大的相似性。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在全球范圍內都展現出了極強的競爭力。因此我們可以合理推斷,在eVTOL領域,中國的整機制造和供應鏈在全球市場上是具有競爭力的。
“低空經濟+”模式將催生哪些應用場景?
張言:“低空經濟+”模式的應用場景未來會聚焦在哪幾個層面?
邱世梁:無人機、應急救援和物流運輸方面會先行;中遠期,我們將看到點對點城市空中交通的出現,個人也可以將eVTOL作為交通工具,開展非點對點的通行;從更遠期來看,自動駕駛和空地駕駛鏈接將成為可能。
張言:未來六年,我們是否會在多個領域看到諸如eVTOL等無人飛行器的廣泛應用?
邱世梁:從通用航空角度來看,很多應用場景現在已經能夠實現,比如低空觀光旅游、救援、監(jiān)測、巡檢和載物等。從技術角度來看,eVTOL等產品已經具備技術條件,而且已經有產品獲得型號證,如果能拿到民航許可證、適航證,就可以開展運輸。從空域管理的變化來看,低空空域由軍方劃歸地方管理,一些地方政府可能會積極推動eVTOL試點運行。
如何把握低空經濟萬億級市場機遇?
張言:面對低空經濟的萬億級市場機遇,投資者應如何把握其中的投資邏輯?怎么看當前市場的時空位置?
邱世梁:一種投資邏輯是考慮哪些領域會最先受益,另一種邏輯是相信低空經濟是一個大產業(yè),未來會迎來爆發(fā)式發(fā)展,那么它的關注度就會持續(xù)存在。因此,投資者不應盲目追漲,而是在回調時敢于投資。
主持人:張言
編輯:徐煒 沈旭
空中外賣、空中“的士”、“無人機表演”等一個個低空場景應用從科幻走到現實。低空經濟能給我們帶來哪些改變?本期節(jié)目走進低空經濟支撐之一的“低空航路”,解密航路技術難題與應用場景,聊聊低空經濟帶來的“新機遇”和“新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