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
5月18日,第五屆上海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青年50人論壇上,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表示,在解讀新質生產力的時候,不能把它僅僅解讀為一定要做最前沿的創(chuàng)新,事實上,有時候最前沿的未必是最好的技術。電動車就是一個例子,電動車不是最先進的技術,其實它起步的時候甚至不如日本的混動技術,但是電動車在中國這樣一個狀態(tài)下,它就是最適合的技術。他認為最佳的技術應該是能在市場上活下來的技術,這才有持久性。
交通運輸部:力爭在2025年底實現固定充電設施為主體 移動應急充電設備為補充的設施網絡
姚明和小Baby用不了?!AI把脈已適用于大部分人 但極端情況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