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
股市和經濟基本面關系大不大?
最近股市上漲后,很多機構投資者還是比較謹慎,主要理由呢就是他們認為基本面不好。那么股市上漲,一定需要基本面支撐嗎?股市究竟是不是和基本面同步呢?這可是個有爭議的話題。
目前經濟基本面良好
首先,說現(xiàn)在基本面不好,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我們的GDP增長速度依然是世界上最快的之一。其次,我們現(xiàn)在處于經濟結構調整時期,處于從傳統(tǒng)的發(fā)展模式到高質量發(fā)展的過渡期,用傳統(tǒng)的一些經濟指標,是沒有辦法衡量我們的高質量發(fā)展程度的,那些說現(xiàn)在基本面不好的人,只是選擇性地用某些經濟指標來說事。
那么,經濟基本面和股市究竟是不是同步的?大家按照直覺總認為,股市應該是經濟的晴雨表,但是,現(xiàn)在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股市和基本面表現(xiàn)關系不大。影響股市的,除了基本面外,還包括市場情緒、流動性、政策因素、技術因素、全球事件、市場預期等。
影響股市有大量因素 基本面只是其中一個
價值投資理念里有一句很有名的話,說股市從短期看是市場資金的投票機,長期看是經濟的稱重機,就是說短期可能影響股市的因素很多,但是長期看,還是和基本面有關。問題是,價值投資理念只是眾多投資理念中的一種,我們國內因為比較鼓勵價值投資,所以信徒也比較多,尤其在機構投資者中,言必稱巴菲特的。
股市取決于基本面是價值投資理念的一家之言
價值投資有一個很重要的基本信仰,就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而公司好壞就是看他的賺錢能力,俗稱業(yè)績。所以在這個理念下,股市一定是和基本面有關的,因為所謂基本面好,就是公司經營好,業(yè)績好。但問題是,投資理念不只是價值投資一種。也不是所有人都認為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的。也有很多理論認為,股票只是一個符號代碼而已,它雖然掛鉤公司,但是和公司本身還是不一樣的。比如說,語言中,當你說桌子這個詞,它只是一個發(fā)音或者文字,桌子這個詞和那個有4條腿的、可以在上面放東西的木頭做的家具并不是一回事。語言學認為,詞語和詞語所對應的真實事物是兩個獨立的系統(tǒng)。持這種理念的人比如說,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就認為,股市好比選美,股價是所有投資者投票選出來的,研究股票基本面的意義不大,只有預測其他投資者的動向,才能在投資中獲勝,股市只是擊鼓傳花的游戲。再比如,奧斯本的隨機漫步理論認為,股價取決于市場對隨機事件的反應,股價已反映供求關系,其變化類似于“布朗運動”,是隨機的,沒有規(guī)律可循。在行為金融學看來,股價不是完全由企業(yè)內在財務價值決定的,還受到投資人行為、心理因素的影響。
我國股市和基本面不同步
就股市點位增長與國家經濟增長的關系來說,中國的經濟騰飛奇跡完全沒能映射到股市上。2001-2007年,中國經濟突飛猛進。2001年增速8.3%,2003、04年10%,2005年11.4%,06年12.7%,07年14.3%。但是股市呢?2001-2005年熊市。這幾年,股市不是經濟的晴雨表。(圖)2007—2023年間,我國經濟復合增速達10.49%,GDP規(guī)模已經高達126萬億元。而反觀A股,2008年、2011—2014年、2018年三次低于3000點的調整周期,長達一年以上。您現(xiàn)在看到的,是2007—2020 年以上證為代表的公司股票流通市值增速與GDP當期波動情況,可以清晰地看到股票流通市值的波動幅度大于GDP的波動幅度,并且二者存在一定的背離,特別在股市估值過高階段,如2008—2009、2011—2012 等年份尤為明顯。2014下半年-2015年上半年的杠桿大牛市,和基本面也沒有關系,2014-2015年,經濟增速都是下降的。
國外的股市表現(xiàn)與經濟基本面也是不同步的!從美國的GDP增速看,1965-1982年美國股市的表現(xiàn)糟糕,但經濟仍然在正常增長,甚至平均增速還比較高。所以說也是不同步的。那么最近幾年,全球也有這個現(xiàn)象。
海外股市和基本面也不同步
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過去十年,GDP增長排名前1/4的國家,股市年化回報率平均僅為0.10%;在GDP增長最快的前7個國家中,只有印度的股票指數(shù)平均回報為正。中國、菲律賓、越南、土耳其、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股市平均回報均為負。而GDP增長排名后1/4的國家,則在同一時期內實現(xiàn)了3.42%的年化平均回報。還有學者統(tǒng)計了世界發(fā)達國家1900~2019年這100年的經濟增速和當?shù)毓墒谢貓舐?,百年間股市回報比較高的國家有澳大利亞6.8%、美國6.5%、瑞典6%,它們的GDP增長率并非最高。同期GDP增長率比較高的國家愛爾蘭、日本和挪威,股市回報則只有4%~5%之間。
股市表現(xiàn)主要取決于供求關系
商品價格是由供求關系和它本身的價值決定的。股票漲跌的直接原因是供求關系。有些經濟指標是影響供求關系的,即市場上錢的多少。另外信心很重要,投資者如果都看漲,那么就會把存的錢投入股市,資金就多了。就像這次國慶節(jié)附近,大量散戶新增資金入場,就是受到了政策面的鼓勵,信心大增。再比如,日本央行直接下場買股票,日本股市就此開啟10多年的牛市,前一階段社科院建議我們國家的央行發(fā)2萬億特別國債成立平準基金,這些都是直接在資金面上做文章。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美國經濟受到嚴重影響,然而,美股在短暫下跌之后,迅速進入超級牛市。2010年,美國經濟尚未真正復蘇,股市卻持續(xù)強勁上漲,這是因為美聯(lián)儲的量化寬松政策主導的。2020年疫情沖擊,美股繼續(xù)上漲,也是同樣的道理。
大咖級經濟學家:股市和經濟關系不大
198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爾森認為,由于市場情緒、政策變化和外部沖擊等因素,股市表現(xiàn)并不總能準確反映經濟增長的趨勢。特別是在經濟衰退期間,股市可能會出現(xiàn)過度反應或錯誤定價。熊彼特認為,股市可以作為創(chuàng)新和企業(yè)家活動的融資渠道,促進經濟增長。股市的表現(xiàn)往往反映了市場對未來創(chuàng)新和經濟增長潛力的預期。凱恩斯則提出了“動物精神”的概念,強調投資者情緒和心理因素對市場的影響。他認為,股市受到投資者信心和預期的驅動。投資者的信心增強,股市表現(xiàn)通常較好;而投資者情緒低迷,股市可能出現(xiàn)下跌??傮w看,股市反映的是未來預期,所以,和經濟增長不同步也是正常的。
從歷史來看,美國、德國、日本等發(fā)達國家,都經歷過從快速發(fā)展到穩(wěn)定發(fā)展的換擋。而這些國家股市的長期收益水平并沒有被經濟增速綁定,出現(xiàn)了經濟增速下降,股市收益反而回升乃至創(chuàng)新高的現(xiàn)象。二戰(zhàn)結束以來,美國經濟增長經歷了兩輪明顯的減速:1973年石油危機;2008年金融危機。再觀察美股的收益率,會發(fā)現(xiàn)當經濟增長中樞下移發(fā)生時,短期確實對股市收益形成沖擊,但當新的中樞企穩(wěn)后,美股收益率不僅快速回升,甚至表現(xiàn)得比過去高增速環(huán)境更為強勁。日本經濟維持了多年的極低增長甚至負增長。從1989年到2012年,日股是全球主要經濟體里“最爛的股市”。2012年之后,由于日本央行的大舉入市買股票,日本股市則開啟了十多年的慢牛行情。
市場心心念念的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趕在春節(jié)前“落地”了。1月26日金融監(jiān)管總局已批復開展第二批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規(guī)模為520億元。A股從來不缺錢,但很缺長期資金,耐心資金等壓艙石?,F(xiàn)在長期資金陸續(xù)入市,希望未來大A的波動得以有效收斂。而在《問策:走向健康?!废盗兄?,南開大學金融發(fā)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我們的市場要走出追漲殺跌的心理狀態(tài),就需要秉持價值投資、理性投資、長期投資,就需要有對中國好企業(yè)、中國經濟的堅定的信心。
“9.24”行情在10月8日之后,基本寬幅震蕩,因此“‘牛’”走了?”“‘牛’還在?”爭論不休!本輪行情最大的特點就是政策推動,而經濟的基本面改善肯定滯后于政策,造成了投資者持股信心不穩(wěn)定,市場上漲不流暢的局面。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陳果十月初就預判本輪為“牛市”,市場大概率會走三段式,“閃電”“拉鋸”和“總攻”。而在第二段“拉鋸”期,是對信心考驗最為徹底的階段,“這個時期,市場大跌就要反身自問!只要牛市的核心邏輯未被破壞,就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