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
《頂級投資人》本期嘉賓是宏利投資管理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Paul Lorentz。宏利金融來自加拿大,是一家歷史超過130年的國際金融服務集團,業(yè)務覆蓋全球二十多個國家與市場。宏利金融旗下的全球資產(chǎn)管理業(yè)務都歸于宏利投資管理的企業(yè)品牌之下。其在中國成立的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合資轉外資全資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
Paul去年四月,將公司全球管理團隊都帶到中國時,曾經(jīng)來到過第一財經(jīng)的演播室。時隔一年,再次做客《頂級投資人》節(jié)目,他對中國的感受是,無論是人們的情緒還是對未來的信心,今天都比一年前改善了很多。
第一財經(jīng):謝謝Paul抽時間來參加《頂級投資人》節(jié)目,很高興再次見到你。
Paul Lorentz:謝謝再次邀請我,很感謝。
第一財經(jīng):Paul,你一年前幾乎同樣時間來過我們演播室,您覺得市場情緒比一年前要好嗎?
Paul Lorentz:的確是這樣的。我昨天在北京,今天在上海,見了很多合作伙伴,也和政府官員進行了交流,這是我與他們交談時得到的總體印象,同時也是我與在當?shù)氐膱F隊溝通后得出的結論。這是我對中國的例行訪問之一,亞洲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我們在中國有龐大的業(yè)務,對這里的增長機遇感到興奮。我親自去市場的原因之一是當你親自訪問時,你能感受到經(jīng)濟的狀況。從去年到今年,對我個人來說,中國消費者的活力和能量有了更明顯的提升,這表明他們有了更多的信心,也許他們愿意開始花更多的錢。
第一財經(jīng):我們稍后會談到中國經(jīng)濟,在年初的時候,市場共識是所謂的“美國例外論”。但三個月過去了,很明顯美國市場表現(xiàn)并不好,有趣的是表現(xiàn)最好的是中國香港H股,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數(shù)。所以到底什么變了?你預計到會這樣嗎?
Paul Lorentz:我想誰也沒預料到當前局勢會以這樣的形式出現(xiàn),但我們確實預見美國經(jīng)濟將開始放緩。美聯(lián)儲過去處于加息周期,一直在提高利率,而我們一直在等待他們開始降息。但正如你看到的,我認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與貿(mào)易不確定性相關的問題,已經(jīng)開始影響市場。特別是在美國,市場最不喜歡的就是缺乏明確性。市場喜歡明確的方向,無論是哪一邊,他們只是想知道經(jīng)濟將朝哪個方向發(fā)展。而我認為,這種不確定性確實讓市場陷入觀望狀態(tài)。
第一財經(jīng):現(xiàn)在,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華盛頓。我們每天都能看到關于關稅反復變化的新聞頭條,與他的第一個任期不同,這次特朗普總統(tǒng)行動更迅速、更強硬,不僅針對中國,還涉及其他國家,包括你的祖國加拿大。你如何看待這些關稅?
Paul Lorentz:加拿大和美國之間有一種非常特殊的關系,我們是彼此最大的貿(mào)易伙伴,兩國之間的供應鏈緊密相連,加拿大也是美國的重要能源供應國。因此,我確實認為對雙方政府來說,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才是最符合雙方利益的。
第一財經(jīng):市場用拋售來應對特朗普總統(tǒng)的政策,您覺得他還會繼續(xù)嗎?
Paul Lorentz:這是個好問題,沒有人真正知道他接下來會怎么做。不過,我認為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許多投資者正在調(diào)整自己的投資策略以對沖風險,并試圖規(guī)避一些關稅或可能即將實施的關稅影響。所以,我認為許多投資者現(xiàn)在開始關注那些受關稅影響較小的公司。因為目前仍存在不確定性,不清楚他會采取什么政策。
第一財經(jīng):沒錯,我們正處于一個特別不確定的時期。您是全球領先的資產(chǎn)管理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那么在這樣的時刻,您會給客戶什么建議?他們需要怎樣的應對策略?
Paul Lorentz:我認為有幾點可以分享。第一點是您需要為投資者提供選擇,以防他們想要調(diào)整自己的投資組合,改變市場、國家,甚至是某個國家內(nèi)的行業(yè),所以這是第一步。第二點是我們看到的趨勢,無論是在股市還是其他市場,尤其是在亞洲,對收益的需求特別強烈。因此,越能夠構建專注于收益回報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以股市為導向的解決方案,就越能提供更多的穩(wěn)定性和現(xiàn)金流,為客戶在這些不確定時期。另外兩個領域是,盡管傳統(tǒng)上專注于股票和固定收益,但我們也擁有一系列私募資產(chǎn)類別,比如基礎設施、木材、農(nóng)業(yè)、私人信貸、房地產(chǎn)。我們開始看到,尤其是高凈值投資者開始更多地配置這些資產(chǎn),因為它們比傳統(tǒng)股票和固定收益投資更具確定性。
第一財經(jīng):最終,您認為這些關稅會導致什么結果?
Paul Lorentz:我們誰也不真正知道會發(fā)生什么,我也不能猜測結果是什么。但我認為重要的是,要了解投資者可能面臨的不同結果,并盡力為他們提供多樣化的解決方案,同時理解如何進行投資組合的多元化。如果你的投資在美國市場比較重,尤其是因為美國市場的表現(xiàn),我確實認為,你會看到一些投資者,希望將部分資產(chǎn)分散到美國以外的市場。我認為你開始看到像中國這樣的市場以及其他市場的增長機會,倫敦是另一個很好的例子,歐洲也是。
第一財經(jīng):你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本轉移的趨勢,今年回報較好的市場是歐洲和中國,您覺得這些趨勢可以持續(xù)嗎?
Paul Lorentz:是的,我認為很多資本會回到不同區(qū)域和有增長的地方,市場表現(xiàn)與經(jīng)濟基本面是不同的,但通常更強勁的經(jīng)濟對市場有利。我認為我們看到的以及(中國)政府在2025年兩會期間所做的承諾,都是圍繞增長的承諾,試圖為消費者提供更廣泛的支持。你提到的H股的反彈,很多都是由科技,生成式AI及其相關熱潮推動的相關的公司。但我認為,涉及消費者的更廣泛的復蘇,將是維持更大幅度反彈所必需的。我認為隨著市場信心的恢復,特別是對于本地投資者,你會看到更多的資金流入市場。
第一財經(jīng):DeepSeek的熱潮意味著它向世界證明了,中國能提供比美國模型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這是否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理由去重新評估中國資產(chǎn)?
Paul Lorentz:是的,有兩個原因。首先,我認為這強化了中國在創(chuàng)新方面的潛力。未來會有一些公司嶄露頭角,并創(chuàng)造出與全新的投資機會。的確,一些中國公司被低估,我認為這一點已經(jīng)被凸顯出來,這也可能是你看到他們股價上漲的原因。我們在中國的投資團隊也注意到了這些機會,特別是在股票方面。我們的股票團隊在本地中國市場168家公司中排名第六,他們的44%的基金都在前10%之內(nèi),所以我認為他們也識別出了哪些地方被低估以及存在的機會,這也是作為一個主動管理人在市場中的優(yōu)勢。
第一財經(jīng):過去一年,中國經(jīng)濟經(jīng)歷了起伏,您感受是什么?
Paul Lorentz:我的角度來看主要有幾點。首先我已經(jīng)提到過,似乎中國消費者的信心有所增強,他們似乎更愿意外出就餐和消費,這對未來來說,通常是個好兆頭。我認為第二點是政府在兩會期間宣布的許多措施有助于支持增長,首先是GDP增長,盡管可能會有些放緩,由于下半年可能會受到美國關稅的影響,但5%的GDP增長還是相當強勁的。其次是政府旨在支持更廣泛的消費者在貨幣政策和財政支出方面的更廣泛支持,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支持,使他們能夠繼續(xù)推動不僅僅是科技板塊所帶來的H股反彈,我認為這一點真的很令人鼓舞。作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在亞洲有著雄心壯志。我們的目標是將全球總收入的一半來自亞洲地區(qū),主要來自保險和財富管理,中國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當我們看到政府提供支持的跡象時,這讓我們對這里的機會充滿信心。不僅僅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
第一財經(jīng):今年兩會上 總理強調(diào)了要高水平對外開放,你們最明顯的專長是養(yǎng)老金管理,是全球領先的養(yǎng)老金管理公司。在這方面,尤其是在開放方面,你的期望是什么?
Paul Lorentz:很高興你提到這一點。我們的優(yōu)勢是已經(jīng)進入了一些相對成熟的市場,從中學到了很多經(jīng)驗。同時也進入一些非常新的正在發(fā)展的市場,因此我們有機會將經(jīng)驗帶到那里。我們在中國的角色就是如此,因為中國存在退休資金缺口需要解決,而中國政府在第三支柱方面做了一些很好的工作,開始朝這個方向發(fā)展。我們的目標實際上是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提供幫助,無論是通過教育,還是通過提供解決方案。
第一財經(jīng):讓我這樣問,目前中國對外資只開放了(養(yǎng)老金)第三支柱,你們有進入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預期嗎?
Paul Lorentz:是的,目前我們最大的機會在于第三支柱,憑借我剛剛提到的我們的專業(yè)能力,我認為,憑借我們在本地和全球的能力,我們有可能成為第一支柱的合作伙伴,特別是在純投資委托方面,如果他們開放并尋找第三方管理人。如果有機會開放,我們始終準備好并愿意提供幫助。
與汽車、電子產(chǎn)品相似,藥品也是美國進口額最高的商品類別之一。此前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多次暗示將征收進口藥品關稅,將海外藥品生產(chǎn)轉移回美國。本周,美國政府再次披露,已啟動對進口藥品對國家安全影響的調(diào)查。這被廣泛視為對處方藥征收關稅的前奏,并有可能令美國掀起的貿(mào)易戰(zhàn)進一步升級。特朗普對藥品加征關稅的政策將如何影響美國乃至全球的醫(yī)藥行業(yè)?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一政策背后的邏輯和潛在影響呢?《財經(jīng)夜行線》邀請CIC灼識咨詢創(chuàng)始合伙人侯緒超一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