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日前表示,現(xiàn)在研究全球治理體系的概念是“機制復合體”,對機制的處理為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重構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他認為,教育的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自費到中國留學,他們未來能夠為促進真正健康、和平、繁榮的全球化做出貢獻。
以下為《中國經(jīng)濟論壇》視頻:
薛瀾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
國家可能不再是全球化唯一的主體,尤其在全球治理體系的建立過程當中,所以我們現(xiàn)在研究全球治理領域的學者,提出一個概念叫“機制復合體”。換句話就是說,你在同一類國際事務處理當中有很多相關的機制,但是這些相關的機制之間并不是上下級之間的關系,它互相是交叉的,有時候很多是矛盾的。這樣一類機制的處理,實際上為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重構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從長遠來看,真正要實現(xiàn)比較和諧的全球化,剛才提到的各種理想的考慮,我覺得教育其實是最長遠的,教育的全球化是我們所有全球化的基礎。有一點值得我們欣喜的是,剛剛公布的留學數(shù)字,2018年有來自196個國家,將近50萬人到中國來留學,而且有一點,超過一半是接受學歷教育的,這個跟前些年確實有巨大的改變?,F(xiàn)在從總人數(shù)來講變化其實并不是特別大,但是接受學歷教育的還是有很大的增加,而且這里面有87%是自費生。我想這也表明,有更多的年輕人愿意到中國來學習。我們希望未來這樣的一批人能夠為促進真正健康、和平、繁榮的全球化做出貢獻。
(以上為薛瀾在“第五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上的發(fā)言節(jié)選)
監(jiān)制: 傅 嬈
制片人: 吳 磊
責 編: 許姍姍
編 導: 臧 哲 周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