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日前在第一財經云上會*中國經濟論壇 “‘十四五’開局之年 創(chuàng)新中的中國行業(yè)”專題系列直播中表示:實現(xiàn)建筑節(jié)能路徑非常多,現(xiàn)在最有希望實現(xiàn)的,首先就是實現(xiàn)全面的電氣化,進行正能建筑改造;第二,維持建筑的長壽命,延長拆除年限;第三,讓建筑所有的材料都能夠回收利用;最后,減少熱島效應,把樹和蔬菜栽到陽臺去,通過立體效應百分之百利用雨水。他認為,使城市更加安全更加低碳的前景是非常誘人的,但是需要我們改變許多觀念,比如說要住大房子、開大車子等等。如果我們能實現(xiàn)建筑材料回收利用,我們國家再也不需要進口鐵礦石了。
仇保興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原副部長
(以下為發(fā)言視頻內容)
建筑的節(jié)能這方面的路徑是非常多的,現(xiàn)在最有希望的,首先就是全面的電氣化,屋頂上裝上太陽能,這方面的潛力很大,我們稱之為正能建筑,就是建筑產生的能源比使用的能源更大。
第二個方面,建筑是長壽命,比如說用到100年,百年以上跟我們30年一拆,那就節(jié)能,起碼就是節(jié)能一半以上。
第三個方面,建筑所有的材料都能夠回收利用,比如說我們用的鋼材,耐候鋼、不銹鋼,50年、100年以后,這些鋼材100%都能夠利用。那么我們利用的許多材料都是可再生的,那么等于是把整個城市那么多的建筑,幾百億平方米的建筑就變成了城市礦山。這樣的話,我們所有的物資都通過建筑,以及通過構件、家具,都能夠做到百分之百回收利用,而且不被腐蝕,這樣我們國家也安全,再也不需要什么鐵礦石進口了。而且不需要鐵礦石進口,光是靠建筑鋼材,耐腐蝕的鋼材回收利用,整個鋼鐵行業(yè)的碳排放可以降低三倍。
最后一個,我們認為最有希望的就是把我們剛才講的減少熱島效應的這些樹栽到陽臺去,就是立體的原理,結果使綠化變成了150%的綠化率。這樣的話,通過立體效應,把空調節(jié)省50%,而且雨水進行大幅度的使用,最后回收利用。雨水百分之百回收利用,更重要的我們的陽臺可以種菜,可以變成部分的食品供應、蔬菜供應的自給自足,這樣的話,不需要大量的蔬菜運輸了,我們正要朝著一種自給自足的韌性城市的模式去發(fā)展。那么這樣的話,我們不僅是城市更加安全,更加低碳,所以這些前景是非常誘人的。
但是總的來講,我們許多觀念要大改變。因為我們在GDP為中心的發(fā)展過程中間,我們養(yǎng)成了能源消耗越大越好,我們住的房子越大越好,我們開的車越大越好,這些觀念都要改變。要低碳的生活方式,不僅對這一代,而且對下一代要負責,要通過節(jié)能、節(jié)水,降碳上要下工夫,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為仇保興在“云上會*中國經濟論壇 開局”行業(yè)專題系列直播--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的“新知新覺”上的發(fā)言節(jié)選)
制片編導:
吳磊 許姍姍 周寶平
項目制作人:
傅嬈
位于武康大樓一樓的城市交集展廳因租約到期即將關閉,最后一場展覽聚焦華蓋建筑師及其在上海的建筑設計代表作。
在正午將近40攝氏度的高溫下,中緬救援人員正加緊準備疫苗,做好防疫準備。
保持戰(zhàn)略敏捷,持續(xù)深耕具身智能,聚力核心技術攻關,為推動機器人在各領域加快拓展普及展現(xiàn)更大作為。
“建筑有能力塑造人類行為和營造氛圍,提供寧靜和詩意的感覺,喚起同情心和仁愛,培養(yǎng)休戚與共的社區(qū)意識。”劉家琨表示。
李振宇乘飛機都會做好計劃,研究飛機航向與空中視角,上鬧鐘秒殺角度最好的靠窗座位。他自稱擁有“三流的攝影技術,二流的想法”,一流的則是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