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
7月22日,第一財經記者從協鑫能科(002015.SZ)獲悉,公司在重慶地區(qū)的首個電網側新型儲能項目(重慶市黔江區(qū)青杠儲能電站)實現全容量并網,累計投運裝機規(guī)模為70萬千瓦。
70萬千瓦的儲能規(guī)模,已超越中國目前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之一——河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的五分之一。以一臺普通家用洗衣機消耗約1千瓦的電力來測算,70萬千瓦的儲能可以在一小時內為70萬臺洗衣機供電;以一個電動汽車充電站50千瓦的功率測算,70萬千瓦的儲能可同時為約14000個充電站供電。
此次并網的青杠儲能電站是該公司今年投運的第12個新型儲能項目落地,前11個項目共計65萬千瓦已在江蘇省內并網運行。
據悉,最新實現并網的青杠儲能電站采用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總裝機容量為5萬千瓦,儲能總容量為10萬千瓦時,后續(xù)將接受重慶電網的統(tǒng)一調度管理參與電網調峰調頻。
據協鑫能科介紹,該項目核心配置包括一臺63兆伏安的主變壓器以及10套集成化的儲能單元,每套單元集成2臺磷酸鐵鋰儲能電池艙與4臺儲能升壓變流一體機。按照每日“兩充兩放”的運營模式測算,該儲能電站預計全年可消納新能源電量約6000萬千瓦時,相當于節(jié)省標準煤約8000噸。
“該電站最大一次性供電能力為10萬度電,可滿足2萬戶家庭或40余家500千瓦企業(yè)一天的用電需求,預計全年充放電量可超過7000萬度電。”協鑫能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后續(xù)這座110千伏儲能電站將接受重慶電網的統(tǒng)一調度管理參與電網調峰調頻,用來增強夏季用電高峰期間的電力保供。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過去半年,協鑫能科新型儲能投運規(guī)模接近發(fā)電并網總裝機容量的六分之一。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該公司并網總裝機容量為421.53萬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為51.74%,目前新型儲能與光伏發(fā)電、風電新能源的配比超過30%。
新型儲能已成為我國建設新型電力系統(tǒng)和新型能源體系的關鍵支撐技術,新型儲能也在今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4月,國家能源局印發(fā)的《關于促進新型儲能并網和調度運用的通知》提出,電力調度機構應根據系統(tǒng)需求,制定新型儲能調度運行規(guī)程,科學確定新型儲能調度運行方式,公平調用新型儲能調節(jié)資源。積極支持新能源+儲能、聚合儲能、光儲充一體化等聯合調用模式發(fā)展,優(yōu)先調用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充分發(fā)揮各類儲能價值。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31.39GW/66.87GWh,2023年新增裝機22.60GW/48.70GWh,近十倍于“十三五”末的裝機規(guī)模。
中國物理與化學電源行業(yè)協會儲能應用分會預計,到2025年,新型儲能產業(yè)規(guī)模有望突破萬億元,到2030年預計接近3萬億元。
金風科技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馬金儒表示,未來,中國風電市場仍然以陸上風電為主,所以公司的訂單也會是陸上風電遠大于海上風電。
截至發(fā)稿,韶能股份、廣安愛眾漲停,明星電力、樂山電力、協鑫能科、九洲集團等多股跟漲。
2021年至2024年,寧德時代連續(xù)4年儲能電池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全球市占率為36.5%,較第二名高出23.3個百分點。
從大型電站到智能終端,人工智能(AI)正推動能源管理向著更加智能、高效的方向發(fā)展。不過,AI對電力需求的急劇增長與電力供應穩(wěn)定性之間的矛盾、AI高能耗現狀與綠色轉型目標之間的沖突,也是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目前國內儲能市場主要由配儲需求主導,新能源發(fā)電全面入市交易新政的發(fā)布意味著,儲能市場的短期需求將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