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
(本文作者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9月24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宣布了接下來央行即將推出的三項支持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政策。
一是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且年內可能擇機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0.5個百分點。降低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0.2個百分點,同時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預計會帶動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下調大概在0.3個百分點,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和存款利率等也將隨之下行0.2到0.25個百分點。
二是引導商業(yè)銀行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fā)放貸款利率的附近,預計平均降幅大約在0.5個百分點;統(tǒng)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貸最低首付比例,將全國層面的二套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當前的25%下調到15%;將5月份人民銀行創(chuàng)設的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中國人民銀行出資比例由原來的60%提高到100%;將原定于今年底前到期的經營性物業(yè)貸款和“金融16條”兩項房地產金融政策文件延期到2026年底。
三是創(chuàng)設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穩(wěn)定發(fā)展,包括:(1)創(chuàng)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通過資產質押,從中央銀行獲取流動性;(2)創(chuàng)設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引導銀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支持回購和增持股票。
我們認為,本次央行推出的新“三支箭”,充分反映了“穩(wěn)增長、穩(wěn)股市和穩(wěn)樓市”的政策意圖。同時,美聯(lián)儲正式開啟降息周期且首次降息就達50個基點的政策操作,在客觀上減輕了央行維持內外平衡的壓力,為央行實施支持性的貨幣政策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間。
具體來說,我們有如下四點評論。
首先,降息對穩(wěn)經濟的作用要大于降準,存款利率下降會帶動整體利率中樞下移。本次央行下調了20個基點的政策利率,降息幅度是過去幾年里最大的一次。最關鍵之處是本次同步下調了存款利率,這能夠直接帶動我國利率中樞的整體下移,有助于壓低真實利率水平,且不至于對銀行息差造成過大沖擊。應該說,本次央行的政策操作,充分體現(xiàn)出了政策的決心和誠意,資本市場的反應也比較積極。
本次發(fā)布會還體現(xiàn)出了央行加強市場溝通和預期管理的意圖。在本次發(fā)布會上,央行強調“國債收益率水平是市場化形成的結果,人民銀行尊重市場的作用”,這顯然是對此前央行調控長期利率作出的回應,似乎也想向市場表明相關政策會暫告一段落。同時,央行非常明確地闡釋了貨幣政策的四點重要考量,其中第二條就是要“推動價格的溫和回升”,這似乎可以理解為央行在嘗試做某種程度的通脹預期管理。
其次,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對改善居民部門現(xiàn)金流、穩(wěn)定居民存量信貸有直接的幫助。我們此前的研究已經指出,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的重要性并不體現(xiàn)為刺激新房銷售,而是能夠通過降低還本付息支出的方式,改善居民現(xiàn)金流約束,進而提高居民消費。同時,降低存量房貸利率能直接緩解居民部門面臨的資產負債率和負債成本之間倒掛的問題,這能夠減少居民提前還貸的動力,穩(wěn)定居民存量貸款,這對緩解當前出現(xiàn)的信貸收縮壓力也有直接幫助。
上述兩個機制都是央行在發(fā)布會上強調的傳導機制。尤其是在居民部門的支出剛性增強的情況下,及時改善居民現(xiàn)金流狀況和資產負債表的價格結構,對穩(wěn)定居民消費會產生更明顯的邊際效果(詳見CF40研究·簡報“剛性”需求開始浮現(xiàn),資產負債表從修復轉向消耗——2024上半年各部門資金流量和資產負債表觀察)。
相比之下,降低首付比例也有助于釋放居民住房需求,但在樓市預期仍然偏弱的情況下,實際的政策效果有待觀察。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省份為了抓投資穩(wěn)增長,采取了早準備、早確定、早開工的做法。
提前還貸熱潮降溫,資金可能流向股市與消費。
樓市已走出低谷。
次月會減少。
本次房貸利率上調,主要是為了保持房貸商貸利率與公積金貸款利率之間的一定差距,以維持公積金貸款的普惠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