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
雙11又來了,這場“平臺坐莊、商家做東、消費者做客”的游戲,玩到了第16個年頭。它本不該繼續(xù)被高度關(guān)注,但放眼望去,人們再沒造出更轟動的節(jié)日,來攪動全民消費情緒。
按照慣例,雙11的第一步總是各大平臺“放話”,有三個作用:
第一,to商家,我們投入大,真的可以幫你們賺波大錢。
第二,to消費者,我們投入大,價格都打下來了,來我這兒買。
第三,to同行,我們投入大,你們呢?
放的這些話里,包含時間、價格、激勵等維度的較量。時間是起跑線、價格是水位線,這兩道線拉平之后,如何激勵才是平臺真正的戰(zhàn)術(shù)。
平臺的雙11激勵機制動輒稱“百億”,但有些百億是真金白銀,有些只是流量補貼。我們將平臺的百億補貼劃分出三大陣營,并從六大平臺入手——天貓、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紅書,看看今年的全域雙11開局。
·金百億:價格補貼(真金白銀,平臺和商家一起出資,讓利給消費者)
·銀百億:免字頭(免服務(wù)費、免傭金、免息等,平臺:少賺一點)
·銅百億:流量(看似潑天的流量,實際上沒有買賣,就沒有價值)
其他的會場、坑位、海景房,只能說席位有限、價值有限,但創(chuàng)造的熱鬧是無限的。
金百億
自從拼多多打響“百億補貼”后,它的熱度僅次于雙11,堪稱“日常版雙11”,有錢的平臺都得陪一個,但是如今真正能玩得起的,只有天貓和京東。(以下統(tǒng)計維度為9.19-9.30間平臺釋放的雙11利好)
天貓雙11,平臺投入300億消費券及紅包、百億購買流量;阿里媽媽發(fā)放近30億元紅包補貼(注意動詞:投入、購買、發(fā)放=掏錢)。也就是說,給消費者發(fā)300億撬成交額、給商家發(fā)30億撬廣告投放,100億向其他平臺或媒介采購流量。淘寶天貓約等于用430億撬動5000億成交,成交是顯性投入的11倍。
備注:5000億是個經(jīng)不起推敲的小測算——
據(jù)星圖數(shù)據(jù),2023年雙11期間,全網(wǎng)電商平臺的成交額達到11386億元人民幣,其中,綜合電商平臺為9235億元。據(jù)電子商務(wù)研究中心,2023雙11期間(11月10日20:00至11月11日24:00),綜合電商平臺銷售總額2777億元,比例分布:天貓60.02%,京東27.86%,拼多多7.34%。
如果按此比例估算綜合電商平臺2023年雙11全周期成交額,天貓超過5000億、京東超過2500億、拼多多超過600億。
京東明顯保守得多,顯性投入112億:100億,用在為產(chǎn)業(yè)帶白牌商家補貼流量、價格、物流;10億,用于直播間的限時價補貼;2個億級(億級按1億算)京準通的投廣告獎勵、京東聯(lián)盟的營銷補貼。京東約等于用112億撬動2500億成交,成交是顯性投入的22倍。(京東,好?。?/p>
反觀拼多多,作為百億補貼的親媽,今年雙11不僅有“百億消費券”,還有“百億減免”。前者是掏錢,后者是少掙100億,一正一反200億。事實上,每個平臺都在大促期間各種減免,來給商家騰出利潤空間做折扣,但從未有平臺去計算自己的減免價值多少億,今年天貓和拼多多都開始強調(diào)百億減免降成本。拼多多約等于用100億撬動600億成交,成交是顯性投入的6倍。
抖音雖然躋身電商平臺top4,但截至9.30公開的雙11現(xiàn)金補貼只打到億級,快手實在些,拿出20億用戶紅包、10億商品補貼。小紅書同樣提出億級平臺補貼。
綜上,從目前的顯性出資額來看,天貓430億、京東112億、拼多多100億、快手30億。為什么我們強調(diào)“出資額”?如果價格是消費者的重要決策因子,商家的價格拉平,價差則主要體現(xiàn)在平臺補貼中。這相當于平臺上桌的真實籌碼,也就決定了贏多少。
內(nèi)容起家的平臺顯然還上不了“金百億”的牌桌,主要從“銅百億——流量”上做文章。
銀百億(略)
平臺本著少賺一點的初衷,在雙11推出的各類“免字頭”優(yōu)惠策略,一財商學院把它們歸位“銀百億”,以免服務(wù)費、免傭金、免息為主。這類策略本質(zhì)上類似于“節(jié)假日期間高速費減免”,并不具備成本意義,只是收益的減少,因此本段落不做詳細比較分析。
銅百億
為什么在雙11中,流量補貼只能納入銅級?
首先,沒有買賣,流量就沒有價值。
買賣有兩層意思:消費者發(fā)生交易、商家向平臺買流量。極限情況下,如果流量不能轉(zhuǎn)化為交易,所有商家都不會為流量付費;如果沒有商家為流量付費,那么流量一文不值。
其次,流量到底從哪里來?是平臺既有流量的分配、還是從外部吸引流量再轉(zhuǎn)賣給商家?
理論上,一定周期內(nèi),用戶數(shù)量有極限、用戶每天的可支配時間有限,那么有效流量就不是無限的,人們的全域消費行為也是有限的。
內(nèi)容型平臺最愛喊百億流量補貼口號,因為它們無非是把內(nèi)容的流量池傾斜到電商,短期犧牲內(nèi)容換買賣;而貨架型平臺則需要真金白銀去外部引流。
如何放大可消費的流量池?最奏效的方法是拉長時間變量,一來流量擴容,二來攔截雙11前的消費需求。
因此,平臺對雙11時間起點的執(zhí)念,像春節(jié)搶頭香一樣饑渴。一過十一,雙十一就呼之欲出了,甚至可以改個名字——“垚(yao)節(jié)”或“壵(zhuang)節(jié)”,很多土、很大力。
這個以11月11日命名的賽事,生命周期幾乎被拉長到一個月。它的“全生命周期”通常被平臺劃分為四個階段:預(yù)售期、開門紅、品類日、狂歡日。但現(xiàn)在每個平臺都重新定義了自己的雙11周期、每個周期的名字(五花八門,卷得毫無必要)。
拼多多今年本想燒個頭香——天貓10月14日晚8點開始付定金,拼多多直接拉到0點開始,早跑20個小時。
最吊詭的是京東,十一前的消息是“京東11.11將于10月17日晚8點全面開啟”,10月10日最新消息,一口氣擠進10月14日,也不搞預(yù)售了,晚8點現(xiàn)貨開賣。
不過還是卷不過抖音,直接殺到10月8日——抖音商城雙11先享好物節(jié),跟十一長假連上,其實建議直接卷進十一,畢竟那7天里,有錢有閑的UV出沒在各種場景;8日剛復(fù)工,回歸職場、沖入股市,無心購物。(這波搶跑毫無波瀾)
平臺特征小結(jié)
六大平臺的雙11到底有哪些核心策略,在含金量不同的“百億”之外,還有哪些特征值得琢磨?我們挑出部分碎片,幫助商家更好地理解與備戰(zhàn)。
天貓,雙11已是肌肉記憶
1. 報名天貓雙11的商家,需要支持“官方立減-15%”,或者“跨店滿減(滿300-50)”,如果湊得剛好,約等于83折。天貓和淘寶商品,可以合并付款使用湊單。
2. 價保服務(wù):從消費者支付尾款時間算起,截止到11月26日。也就是雙11結(jié)束后的15天內(nèi),商家不能賣得更便宜了。
3. 退貨寶:今年的雙11新品,給商家降低20%的退貨成本。對于淘寶商家,大促免傭、店播免傭、不強行運費險。
4. 0手續(xù)費極速回款,發(fā)貨即可馬上收回貨款,總額2500億,歷屆雙11之最。
京東,人狠話不多
第一狠招:免報名。符合規(guī)則的商家和商品,系統(tǒng)自動圈選。(符合條件自動“錄取”)
第二狠招:狠狠補貼產(chǎn)業(yè)帶白牌。
第三狠招:KPI看起來又小又冷靜。同行呼喊“億元俱樂部”再添新丁,京東的KPI拍在了更多“小微日銷破萬元”、更多“中型商家沖刺500萬”。
拼多多,要用迪士尼的玩法,收割品牌
首先,要參與拼多多的大促,門檻很高:第一必須“全網(wǎng)最低價”,第二降價商品可以提升全站流量權(quán)重。也就是要在低價的洼地里繼續(xù)下鉆,才能換取流量。
關(guān)上價格之門后,拼多多偏偏又開了一個“綠色通道”,叫做“大促主會場品牌包”,面向品牌旗艦店,這個包里最核心的資源是低門檻進入大促會場,直通明年5月25日前所有大促活動,其中最厲害的“洪水鏈接”,由平臺定向邀約品牌,僅在對標店鋪范圍內(nèi)比價,做到“同款同價”就好,可報名商品數(shù)不限。
“大促主會場品牌包”賣得并不貴,巧用2萬、5萬、10萬、20萬、30萬五個檔位,讓小品牌入門、中品牌豐儉由人、大品牌首選頂配。
不得不服,黃崢真是把迪士尼玩法研究得明明白白的人——用“砍一刀”激發(fā)消費者的低價樂趣;用“買個包”讓商家享受迪士尼尊享卡免排隊的樂趣。
抖音,卷卷的
1. 怎么打折
官方立減:折扣15%,優(yōu)惠由商家買單;
一件直降:降多少自己定,商家買單;
混資券:新增核心玩法,平臺和商家混資出錢補貼。商家和平臺出資比例1:1,商家補貼率不高于10%。
2. 大鏈接:“主品+渠道品”聯(lián)手打造全域爆品鏈接(銷量&評價積累到主品)
3. 退換權(quán)益:對商家無運費險要求、無價保要求,但得包郵(用戶退換貨免運費,平臺出資,但不是包全場)
小紅書,雙11=創(chuàng)作大賽+直播大賽
小紅書準備了兩副牌參與雙11,第一副牌,9月發(fā)起「小紅書雙11種草學習季」,告訴商家種草期、預(yù)熱期、大促期、促后期的流量趨勢與種草動作。
第二副牌,小紅書「1年1度購物狂歡」(不叫雙11但有那味兒)。在雙11全盤的GMV與流量爭奪中,小紅書更像是舉辦一場創(chuàng)作大賽+直播大賽——商品筆記,帶話題獲取更多流量;直播提時長、提頻次、提質(zhì)量、做任務(wù),給商家發(fā)流量、給用戶發(fā)紅包促進下單。
第一財經(jīng)每日精選最熱門大公司動態(tài),點擊「聽新聞」,一鍵收聽。
拜登離任前,對中國半導(dǎo)體及AI產(chǎn)業(yè)出臺一系列管制措施。
多家上市公司回應(yīng)小紅書相關(guān)業(yè)務(wù),小紅書全生態(tài)鏈有望持續(xù)受益;上海加快布局高性能算力基礎(chǔ)設(shè)施,國內(nèi)AI算力鏈有望逐步釋放業(yè)績;醫(yī)保即時結(jié)算改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