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精品国产日韩专区欧美第一页,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亚洲综合另类专区在线

          首頁 > 新聞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半導體漲停潮“霸屏”A股,市場進入明年景氣度交易邏輯

          第一財經 2024-11-11 20:18:43 聽新聞

          作者:魏中原    責編:鐘強

          中芯國際11日盤后披露機構調研,預計2025年行業(yè)繼續(xù)成長,AI領域增速預計超10%,工控和汽車領域需求目前仍然低迷。

          11月11日,科技股“霸屏”A股,半導體掀起漲停潮,設備、軟件、封測環(huán)節(jié)龍頭股紛紛創(chuàng)下歷史最高價,芯片ETF(159995.SZ)收漲6.36%,創(chuàng)2022年4月以來新高。

          科創(chuàng)次新股的表現最為亮眼,截至收盤,26只半導體股的漲幅超過10%,其中半數股票是最近一年多上市科創(chuàng)板。上海合晶(688584.SH)、晶合集成(688249.SH)收盤均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

          今年三季報顯示,半導體板塊的營業(yè)收入維持增長,凈利潤呈現一定分化,主要系當季度“旺季不旺”導致部分環(huán)節(jié)與公司的凈利率有所下滑。考慮到第四季度是行業(yè)傳統淡季,市場交易半導體產業(yè)的2025年成長預期。中芯國際(688981.SH)11日盤后披露的調研紀要指出,明年芯片行業(yè)有望維持成長,AI領域仍然是最大亮點,而當前需求仍然低迷的工控和汽車,若能迎來扭轉有望提升全行業(yè)整體增速。

          半導體再度“霸屏”

          截至目前,科創(chuàng)板擁有超過110家半導體上市公司,加上主板、創(chuàng)業(yè)板,全市場半導體公司逾150家。較多的投資標的,加上年內半導體周期景氣度持續(xù)回暖,使得本輪行情以來,科技主線被多個研究報告頻繁提及,尤其是代表科技自立自強的半導體產業(yè)鏈。

          數據顯示,11月11日,半導體(長江成分)板塊196只股,188只股價收漲,平均漲幅約6%,26只股漲幅超過10%,其中11只“20cm”漲停,分布在晶圓制造、半導體硅片、IC設計等環(huán)節(jié)。

          首先看半導體設備和封測環(huán)節(jié),北方華創(chuàng)(002371.SZ)和通富微電(002156.SZ)續(xù)創(chuàng)歷史新高,收盤報486.69元、36.87元,以年內最低價計算,股價均已翻倍。通富微電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yè)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基金一期”)的早期投資標的,隨著股價走高,大基金一期繼續(xù)回收投資成本,在11月4日—5日減持1517.6萬股,按照交易均價計算,套現約4.48億元。本次減持后,大基金一期持有通富微電的持股數量下降至1.55億股,占總股本10.26%。

          科創(chuàng)次新股的行情表現更為活躍。今年2月上市的上海合晶,主營業(yè)務從事半導體硅外延片,發(fā)行價格為22.66元,在9月下旬一度跌破13元,此后跟隨大盤行情節(jié)節(jié)攀升,11月8日-11月11日兩個交易日,上海合晶連續(xù)“20CM”漲停,收報25.12元。去年上市晶圓廠晶合集成11日漲停,10月以來累計漲63.75%,股價報25.48元,創(chuàng)歷史新高。

          個股大幅反彈之際,重倉半導體芯片的基金凈值也迅速攀升。主動權益基金方面,滿倉半導體的諾安成長(320007)的現任基金經理劉慧影接替蔡嵩松后,繼續(xù)“All In”半導體的風格,第三季度減倉北方華創(chuàng),加倉華大九天(301269.SZ)、中科飛測(688361.SH)。華大九天是國產EDA軟件龍頭股,9月底以來,該股快速上漲,近兩個交易日連續(xù)“20CM”漲停,股價報149.54元,刷新歷史最高。中科飛測主要從事半導體質量控制設備的研發(fā)生產和制造,近四個交易日累計上漲60.42%,報115.5元,亦為歷史最高。

          數據顯示,諾安成長的近一周漲幅達15.4%,近三個月漲幅達到43.84%,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的規(guī)模為177.75億元。

          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科技型企業(yè)的擇股具有一定難度,若選擇布局相關主題ETF,也能收獲超額收益。芯片主題的ETF在本輪科技行情中嶄露頭角。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截至11月8日的流通規(guī)模為295.54億元,9月以來累計上漲64.84%。另外,規(guī)模超過百億的嘉實上證科創(chuàng)板芯片ETF、國泰CES半導體芯片ETF的近三個月漲幅均超過60%。

          市場或在交易25年行業(yè)景氣度

          三季報角度來看,半導體的景氣度持續(xù)復蘇。統計財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半導體行業(yè)相關上市公司的營業(yè)總收入為3776.91億元,同比增長22.84%;歸母凈利潤為257.31億元,同比增長42.58%。

          第三季度本是半導體行業(yè)的季節(jié)性旺季,卻在今年呈現“旺季不旺”,顯示出市場需求復蘇力度有所放緩,上市公司的單季度業(yè)績增速普遍放緩。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半導體板塊營業(yè)收入為1371.48億元,同比增長20.88%,環(huán)比增加6.09%;歸母凈利潤為97.38億元,同比增加46.73%,環(huán)比下降2.21%;第三季度的凈利率為6.86%,同比增加1.38個百分點,環(huán)比減少;0.26個百分點。

          其中,設備環(huán)節(jié)的業(yè)績表現相對出色,第三季度半導體設備是收入同比增速和凈利率最高的板塊,目前北方華創(chuàng)、中微公司、拓荊科技、盛美上海等半導體設備龍頭的估值都處在較高水位,未來能否在半導體產業(yè)鏈本土化趨勢下維持業(yè)績增速,是支撐其高估值的關鍵因素。

          四季度是半導體的傳統淡季,加上西方傳統重要節(jié)日集中在11月-12月,對于半導體上市公司來說,三季報出爐意味著全年業(yè)績基本蓋棺論定。就四季度以來消費電子需求表現,一家半導體設計上市公司的董秘對記者說:“消費電子相對乏力的復蘇態(tài)勢,阻礙了周期景氣度進一步向上演繹。從終端客戶和我們調研的反饋來看,暫時沒有看到需求強復蘇信號,個別AI、HPC品類倒是有比較明確的需求。”

          換言之,從業(yè)績角度來看,市場對半導體芯片的估值定價看的是明年業(yè)績預期。11日盤后,中芯國際披露機構調研,公司聯合首席執(zhí)行官趙海軍表示,四季度是半導體傳統淡季,客戶審視年初制定的計劃,如果沒實現的部分,往往減少的量會發(fā)生在第四季度,預計四季度整體產能利用率和出貨量有所下降。

          談到2025年國內半導體本土替代的趨勢,中芯國際在調研中表示,公司在和客戶以及終端客戶溝通的定調是,2025年芯片用量高于今年,即明年是成長的。具體來說,AI領域成長性最高,在10%以上;其他領域可能是百分比中到高個位數。目前行業(yè)尚未見底、仍然較弱的環(huán)節(jié)是工業(yè)和汽車,如果2025年下半年工業(yè)和汽車恢復,整個行業(yè)增速會更好一些。

          關于行業(yè)景氣度的復蘇節(jié)奏,中芯國際提到,整個半導體行業(yè)上一次的高峰是2022年的三季度左右,到現在正好是兩年,行業(yè)還沒有完全恢復;全球宏觀經濟也沒有恢復到非常好的狀態(tài),因此產能過剩是正常的。如果完全恢復,行業(yè)的產能利用率會達到85%左右。

          財報顯示,中芯國際前三季度增收不增利,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26.36%,不過第三季度營收凈利回暖明顯,單季度實現營收156.09億元,同比環(huán)比雙增長,歸母凈利潤為10.6億元,同比增長56.44%,環(huán)比減少6.81%。截至收盤,中芯國際A股報104.98元,總市值8372億元。

          舉報
          第一財經廣告合作,請點擊這里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chuàng),著作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第一財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財最熱
          點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