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
美國政府宣布增加關稅新政之后,多國開始反制措施,在貿易爭端風險下,國際油價連跌五日。
4月3日開始,國際原油價格開始一路下探。截至北京時間4月9日18時,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跌破60美元/桶關口,報57.2美元/桶,較4月3日跌去了20.2%;英國布倫特(Brent)主力期貨油價從4月3日的約74美元/桶,跌至60.4美元/桶,跌幅超19%。
而在此前一周,國際油價在上周初因美國不排除對伊朗采取軍事行動走高,隨后因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增加與市場擔憂關稅導致貿易情況惡化,油價轉跌。此波跌勢中斷了今年3月以來國際油價走高態(tài)勢,WTI和Brent油價紛紛跌至2021年初以來最低水平。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此番油價跌勢主要受兩大因素影響,一是美國關稅新政對總體宏觀形勢造成的負面影響,二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增產(chǎn)。
“貿易關稅對國際油價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卓創(chuàng)資訊原油分析師朱光明具體解釋道,一是關稅提高后推動價格上漲,將抑制終端需求,以此產(chǎn)生的負反饋機制將從下游倒逼上游減產(chǎn),具體而言就是汽油消費下滑及煉廠加工原油需求量降低,引發(fā)原油價格下跌;二是關稅提價后,無論上游還是下游承擔,都將造成貿易量減少,期間流轉貨物的運輸量減少,海運、航空、陸運等石油需求下滑,從而施壓油價。
同時,OPEC+上周“令市場意外”的原油增產(chǎn)幅度進一步打壓了受到關稅沖擊的國際油價。OPEC+于4月3日宣布,將5月原油產(chǎn)量增加41.1萬桶/日,相當于其前期計劃(13.5萬桶/日)的三倍還多,增產(chǎn)量遠高于市場預期,亦對油價形成利空。
不過,卓創(chuàng)資訊分析師桑瀟強調,“特朗普關稅政策從波及全球需求的角度對國際油價影響較大,但對中國原油市場影響相對有限。”他表示,中國原油進口來源主要集中在中東、歐洲地區(qū),合計占比約七成,且近年來中國自亞洲等地的原油進口量在明顯提升,但自美國的原油進口量占比僅約2%,份額小、易替代,而且中國極少量的原油出口并不涉及美國市場。因此,在貿易爭端加劇的情況下,中國原油貿易所受影響不大且遠低于美國。
后續(xù)油價將怎么走,此番跌勢還將持續(xù)多久?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魏鑫認為,短期內國際油價仍存在進一步下跌的可能,但原油本身具備一定的需求剛性和粘性,在消化完對需求的悲觀預期后,供給側將繼續(xù)主導油價波動。雖然OPEC+宣布了出人意料的增產(chǎn)計劃,但其也強調將根據(jù)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調整增產(chǎn)實施進程。
隆眾資訊分析師李彥也表示,如果油價下行壓力持續(xù)下去,OPEC+的行動可能會非常迅速,因為沙特可能不希望看到其財政收支平衡水平與當前油價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本輪調價后,全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車柴價格將降至6.8元-7元/升,92號汽油零售價降至7.2元-7.3元/升。
我們注意到,美方行政令公布的對中國產(chǎn)品加征的稅率為41%,比此前美方所稱的加征關稅稅率還高20個百分點。中方對美方肆意的單邊關稅措施堅決反對,嚴厲譴責,并已堅決采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由84%提高至125%。
林劍表示,美方出于一己之私,將關稅作為實施極限施壓、謀取私利的武器,嚴重侵犯各國的正當權益,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guī)則。
中方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起訴美方最新加征關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