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
正在復工復產的武漢迎來了諸多“外援”。
5月27日下午,兩架包機先后從日本關西國際機場起飛,經過約兩小時15分的飛行直達武漢天河國際機場。而機上搭乘的136名乘客,正是在今年2月撤回日本的一部分日企駐武漢員工。
參與此次包機業(yè)務的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此次飛武漢的包機以本田和日產管理層干部和技術人員為主,還有零部件生產企業(yè)。
5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后答中外記者問時表示,中日韓都是近鄰,我們愿意在經濟大循環(huán)中建立中日韓小循環(huán),比如最近中國和韓國就開辟了快捷通道,讓商務、技術等人員能夠順利往來,這有利于復工復產,可以說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近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也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中日韓三國聯合抗疫,為全球抗疫樹立了樣板,為國際社會增添了信心。
據第一財經記者多方核實,此次日籍員工重返武漢,是兩國為推進“復工復產”合作的一個特例。
無超國民待遇
徐靜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此次包機準備了前后20多天,“最后一直等著國家民航局批準包機航線,直到出發(fā)前幾天才批下來”。他表示,此前從武漢回日本的日本人分布在日本各地,為了能夠搭上包機,其中的很多人都是提前幾天趕到大阪,住在機場附近酒店等候通知。“大家對于能夠返回中國工廠的工作崗位,第一感到高興,第二也有一種迫切感。”他說。
在出發(fā)前,搭乘上述包機的日本籍人員在機場進行測溫等防疫檢測措施。第一財經記者從武漢相關部門了解到,外國包機抵達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后,所有乘客均要在機場海關檢測點接受體溫檢測、抽血、咽拭子測試等篩查。
據介紹,在各方努力下,包機在武漢從開艙門、檢驗檢疫、行李轉運,到最后一名旅客離開,整個通關時間不到兩小時,實現了閉環(huán)式高效運轉。
如有檢測結果異常者,則將由武漢市衛(wèi)健委將其轉運至指定醫(yī)療機構診療,或指定隔離點集中隔離;結果正常者則統(tǒng)一轉運至指定隔離點實施隔離,并納入本地社區(qū)防控體系。隔離期滿后,方能返回企業(yè)廠區(qū)投入工作。
上述人員解除隔離后,就會納入國內的防控體系了。“他們也會有健康碼,”武漢防控部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相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對待疫情一視同仁,并不存在超國民待遇。”
日產汽車回復第一財經記者稱,日產汽車始終優(yōu)先考慮利益相關者和員工的安全,繼續(xù)在其在華合資公司和事業(yè)部內采取積極防疫舉措。在綜合考慮到疫情在當地的發(fā)展情況,并在得到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批準和充分滿足防疫要求的情況下,日產在華派駐人員此前已有部分返回中國的工作崗位,今后還將陸續(xù)分階段返回在中國的工作地履職。
其實在這批日本籍員工返回武漢之前,得益于中韓在5月1日就已生效的人員往來“快速入境通道”制度,已有多批韓國籍員工返回武漢。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5月1日,搭載136名韓國籍技術人員及供應商代表的首架包機抵達武漢。16日,兩架從韓國首爾起飛的南航包機,搭載213名技術人員及供應商代表,抵達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這些韓國籍人員主要供職于華星光電、天馬和長江存儲等光谷“一芯兩屏”企業(yè)。
5月15日上午,5月1日從韓國包機返漢的韓籍人員已全部解除醫(yī)學觀察,奔赴工作崗位,其相關信息已納入疫情防控軌跡管理。而5月16日和27日分別抵達武漢的日韓外籍人員,目前仍在隔離點集中隔離。
目前,武漢的外籍人員以日本籍、韓國籍和法國籍為主。武漢4月8日全面復工復產后,外籍員工聚集的東湖高新區(qū)、武漢經開區(qū)和東西湖區(qū)都已在籌備外籍員工返崗事宜。
推動中日韓“小循環(huán)”
王毅在全國兩會記者會上就指出,在繼續(xù)嚴格防控疫情的同時,盡快恢復經濟發(fā)展是我們面臨的共同課題。作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日韓三國GDP占全球總量五分之一以上。三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推動復工復產,將為促進地區(qū)經濟復蘇提供重要動力,也將為維護全球經濟穩(wěn)定發(fā)揮積極作用。
他表示,中日韓三國在嚴防疫情反彈、鞏固抗疫成果的同時,要推動復工復產合作,穩(wěn)定產業(yè)鏈供應鏈。在做好防控前提下,中國愿與韓國以及更多國家開設便利人員往來的“快捷通道”和促進貨物流通的“綠色通道”,在可能的條件下加快恢復務實合作,暢通各自和地區(qū)的經濟循環(huán)。他還提到,中日韓要著眼“后疫情時代”,提高區(qū)域經濟合作水平,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武漢匯集了多家日資車企。在中日雙方努力下,日產汽車中國工廠已于4月全部復工。日產汽車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山﨑莊平表示,隨著中國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中國車市在全球率先迎來復蘇曙光。同時,疫情長尾效應引發(fā)更多消費者對出行安全的擔憂,剛性購車需求逐步釋放,加上中央和各地政府政策發(fā)揮效果,汽車行業(yè)競爭態(tài)勢也同步升溫。日產汽車中國區(qū)4月銷量為12.2846萬輛,同比增長1.1%,連續(xù)兩月實現反彈,中國區(qū)業(yè)務逐步回穩(wěn)。
與日產汽車相比,本田汽車在華的合資公司東風本田由于三家工廠都在武漢,受影響更大。不過,經過多方努力,該公司也已經回到正軌。東風本田相關負責人28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已在4月基本實現100%復工復產。不過,由于疫情沖擊,該公司尚未敲定今年的產銷目標。
此前,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小栗道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中日兩國間疫情導致人員往來限制比較多,因此,企業(yè)方面非常希望盡早解除隔離。他解釋道,例如很多企業(yè)的設備調控問題需要日本專家親臨現場,但由于當前的人員限制措施,企業(yè)的相關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這樣的呼聲不少。”他表示,“就日本經濟界、商界而言,非常希望能遵循韓國模式,解決人員往來的正常化,否則會影響到關鍵的復工復產問題。”
“后續(xù)還會有更多批次包機,目前正在準備。”徐靜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日方也急切期盼中方為日本企業(yè)人員回中國復工復產開通‘綠色通道’。不僅是武漢,在上海、廣東、北京的日資企業(yè),也有同樣的訴求。”
武漢通過“六個融合”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創(chuàng)新融合發(fā)展,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chuàng)新高地。
武漢旅游預訂量同比增長117.65%,增幅在全國十大熱門城市中位居第二。
對比早期深圳與上海公布的地方性法規(guī),近期不管是武漢還是北京出臺的條例都透露出新的政策信號:法規(guī)重點從測試活動轉向應用推廣。
未來再發(fā)生無人駕駛汽車撞人事件責任如何劃分,《條例》強化了企業(yè)的多元安全責任。
由地方政府主導面向社會公眾的碳普惠平臺在全國各地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