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精品国产日韩专区欧美第一页,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亚洲综合另类专区在线

          首頁 > 新聞 > 評論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劉元春:如何讓新時期對外開放真正具有“高水平”內涵

          第一財經 2023-01-04 11:08:48 聽新聞

          作者:劉元春    責編:任紹敏

          如何促進改革與開放的聯動效應,尋找釋放二十大紅利的突破口?

          二十大報告第四章的主題是“加快構建新發(fā)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包含兩個總論與五大舉措,其中最后一個舉措就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報告將“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放到戰(zhàn)略地位上。

          中國的傳統(tǒng)就是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開放。新的階段,我們需要深度思考,如何促進改革與開放的聯動效應,尋找釋放二十大紅利的突破口?如何讓新時期的開放真正具有高水平的內涵?對此,我想從八個角度談談二十大報告中的“高水平對外開放”。

          第一,市場規(guī)模大,足以實現內外貿一體化和規(guī)模經濟。高水平開放的第一個特征是規(guī)模大。只有當規(guī)模達到一定體量,才能使內外貿一體化,產生規(guī)模經濟效應,而這也是新時期中國進行國際競爭的新基本盤和新競爭力來源。

          2021年我國GDP規(guī)模達到17.7萬億美元,按人民幣計價約114.9萬億元,占全球GDP比重18.5%,占美國GDP比重約76.1%,我國已經全面鞏固了世界第二的大國地位。與此同時,新時期全球競爭版圖也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化。2021年我國GDP總量比歐盟GDP總量高出6000億美元,具有標志性意義。此外,2021年我國人均GDP達到12551美元,已經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新時期,外部對我國的需求將上升至全新的臺階,我們需抓住這一重要時點,在過去簡單利用資源稟賦進行產品開放和市場開放的基礎上,形成內部大市場和全球大市場的相互統(tǒng)一,推動規(guī)模經濟進一步深化。

          第二,開放質量高,足以構建強大的議價能力和競爭力。高水平開放的重要衡量方式之一是質量高,這也是我們進一步提升規(guī)模經濟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來源。而衡量開放質量的重要標準是國家在全球價值鏈、全球產業(yè)鏈中的議價能力和競爭能力。全球價值鏈的“微笑曲線”兩端朝上,左邊是研發(fā)、中間是制造、右邊是營銷,當前制造產生的利潤低,全球制造也已供過于求,因此附加值更多體現在兩端的研發(fā)設計和銷售。目前我國在全球價值鏈上仍處于中部底端,如何向兩端延伸是未來需要把握的核心問題。

          對此,我國提出產業(yè)鏈、供應鏈、價值鏈、創(chuàng)新鏈“四鏈”融合,為高水平開放打下基礎。一方面,我們要在科技上進行全面創(chuàng)新,鞏固好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的基本盤。只有基本盤穩(wěn)固,才會真正具有創(chuàng)新功能和趕超能力。另一方面,只有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在國際產業(yè)鏈和價值鏈上鑄就長板,鑄就議價能力和競爭能力。此外,未來中國在從曲線底部向兩端進發(fā)的過程中,會和鏈條上的發(fā)達國家產生各種沖突,我們必須做好充足準備,在高水平開放中、在質量提升中、在國際競爭中不斷開辟新領域。

          第三,開放范圍廣,足以讓所有區(qū)域和要素在開放條件下配置。高水平開放不僅僅是所有區(qū)域、所有要素的開放,更重要的是配置方式也要發(fā)生立體性的變革。目前,我們在資金、資源、人才、科技、產品、要素、服務、資本等領域的開放過程中,有些領域已經完成開放,有些才剛剛開始,有些遇到了難點、堵點、卡點,因此如何選擇戰(zhàn)略路徑成為了重點。

          在要素資源方面,目前一般商品市場開放已經基本完成,但在技術貿易和資產配置等領域,尤其在服務底層產品,形成綜合性風險定價方面的開放比較不足,這可能也反映了我們在金融安全和金融開放之間面臨的難題。

          新技術、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的開放,可能是我們未來彎道超車、后來者居上的開放新路徑。譬如數據跨境流動開放,這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議題。我國數字經濟發(fā)展規(guī)模較大,在相應的設施、標準等方面具有領先優(yōu)勢,該領域也是我國彎道超車開放的重要方面。又比如在新能源領域,我國利用超大市場經濟體和應用場景,實現了新能源的全面市場化。

          因此,在要素資源配置領域的高水平開放,使我們能夠不僅僅拘泥于傳統(tǒng)的堵點和卡點,而是可以從新領域進行突破,在拓展中尋找到新的開放路徑,在開放中形成新的利益再分配格局,并消融利益再分配所產生的阻礙。對于這一路徑需要形成一系列的新思路。

          第四,開放方式新,足以引領數字化、綠色化的貿易新浪潮。如前所述,我們要在數字化、綠色化的貿易新浪潮中有彎道超車的引領意識,并將其作為我們高水平開放的龍頭支點,這也是我們有能力、有動力,也是阻力最小的一個方面。

          第五,開放動力足,足以在大市場和大創(chuàng)新中成為全球貿易引擎,成為全球重要的投資洼地和全球資產配置中心。高水平開放要求我們發(fā)揮超大規(guī)模市場優(yōu)勢,發(fā)揮中高速增長所產生的資產紅利,占據全球經濟的引領性地位。中國與全球之間金融周期和經濟周期的錯位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機會,這將成為我們構建新動能,并以中國超大市場優(yōu)勢進行全球資源配置,尤其是全球金融資源配置的最佳時點和切入點。我們不應因為外部環(huán)境的大動蕩固步自封。也許進一步開放,在混亂中尋找到新的路徑,將是我們發(fā)展的新契機。

          第六,開放制度優(yōu),足以減少各種交易成本,主導國際標準和治理體系。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guī)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

          高水平開放必須是建立在高水平制度體系上的開放。首先,高水平開放要減少各種交易成本,也要主導國際標準和治理體系,否則不能稱為“高水平開放”。目前,世界倡導“三零原則”——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我們要向這個方向靠攏。

          其次,在制度開放的進程中,我們要穩(wěn)步在規(guī)則、規(guī)制、管理、標準上做文章。這也意味著,新時期高水平開放的重中之重在于推動內部改革,比如我們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就必須在知識產權、國產購買、補貼政策以及一系列法律上進行全面梳理,向國際規(guī)則靠攏。

          我們建議今年利用歐洲板塊的地緣政治和經濟變化,加緊實現《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全面落地。這同樣涉及大量的開放政策和內部制度梳理,但這也是我們的契機。內部制度梳理的關鍵點是統(tǒng)一的國內大市場。我們要通過要素市場的制度改革,真正使交易成本降下來,充分顯示出我國制度在微觀領域里的優(yōu)勢。目前我國的制度優(yōu)勢更多體現在宏觀層面,特別是在舉國體制上優(yōu)勢顯著。但是與世界接軌,需要在微觀、動力層面做文章,這要求我們必須直面關鍵性改革。因此,制度型開放是最為重要的。一方面要主導全球治理體系并對其做出貢獻;另一方面要從內部出發(fā)進行制度改革,這也是最重要的方面。

          第七,開放基本盤牢,足以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驅動內外循環(huán)的良性互動,統(tǒng)籌發(fā)展與安全。當前美國基本盤布局已經進入新階段,近五年來在產業(yè)鏈、供應鏈安全方面的布局基本完成。如“小院高墻”政策,是指美國政府需要確定與國家安全直接相關的特定技術和研究領域(即“小院”),并劃定適當的戰(zhàn)略邊界(即“高墻”)。對“小院”內的核心技術,政府更嚴密更大力度地進行封鎖,“小院”之外的其他高科技領域,則可以重新對外開放。美國在各種關鍵技術、核心技術、關鍵資源配置上形成以“回岸”“友岸”“近岸”三重舉措所推進的新循環(huán)模式。對此,我們不能自亂陣腳,應搶先進行基本盤構建。正如近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產業(yè)政策要發(fā)展與安全并舉。

          第八,開放平臺新,足以構建新的網絡體系和新的競爭力。我們要加強與外部的合作,進一步構建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新平臺新合作機制,真正夯實在亞洲的“基本盤”,以自貿區(qū)、自貿港作為內部的開放平臺,進一步提升網絡體系和競爭力。我們應從多維度解讀“高水平 ”,并與相應的改革舉措、內部戰(zhàn)略全面對應,按照二十大精神指引,在經濟發(fā)展上逐步落地。

          (作者系上海財經大學校長)

          第一財經獲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舉報

          文章作者

          相關閱讀

          廣東省內海關推出支持促進外貿質升量穩(wěn)二十條措施,支持深圳建設國際航空樞紐

          二十條措施聚焦支持廣東高水平對外開放、支持廣東重點產業(yè)鏈供應鏈高質量發(fā)展等五個方面,打出穩(wěn)外貿促便利“組合拳”。

          24 2024-12-12 16:38

          WTO副總干事張向晨答一財:如何看待“再全球化”?|獨家

          “如果你融入了全球價值鏈,你就有機會不斷進步。”

          180 2024-09-13 07:21

          秦朔:下一個“中國”,怎樣才能還在中國

          以中國能力為支點、以全世界為舞臺的大循環(huán),就是讓未來充滿希望的經濟地圖。

          207 2024-05-20 12:05

          廣東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將加大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政策供給

          廣東將推進高水平開放政策擴圍,未來將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推廣至全省,優(yōu)化企業(yè)經常項目資金收付、新型國際貿易結算等業(yè)務流程。

          79 2024-05-10 15:31

          曾剛:銀行業(yè)支持企業(yè)“走出去” 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

          金融是經濟的血脈,也是引導經濟資源合理有效配置的關鍵。我國企業(yè)“走出去”和國際化離不開金融業(yè)的全方位支持。我國銀行業(yè)順應全球經濟金融發(fā)展的趨勢和浪潮,緊跟我國經濟發(fā)展和改革開放步伐,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在支持企業(yè)“走出去”的過程中,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全球化發(fā)展道路。

          38 2024-03-26 01:42
          一財最熱
          點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