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精品国产日韩专区欧美第一页,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亚洲综合另类专区在线

          首頁 > 新聞 > 評論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英偉達的進階之路

          第一財經 2024-06-30 20:59:58 聽新聞

          作者:朱穎    責編:任紹敏

          英偉達引領AI,私人投資和國家戰(zhàn)略支持AI,形成了英偉達與私人投資和國家戰(zhàn)略的良性循環(huán)。

          兩年前,英偉達的市值略高于4000億美元,如今它增長到逾3萬億美元,甚至一度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英偉達的崛起得益于生成式AI蓬勃發(fā)展構成對該公司芯片(GPU)的需求激增,這些芯片使得創(chuàng)建AI系統(tǒng)成為了可能。波士頓咨詢公司和高盛發(fā)表的報告認為,生成式AI促進生產力,導致投資者發(fā)瘋似地追捧以英偉達為代表的科技企業(yè)。同時,眾多國家都把AI列為國家戰(zhàn)略,又推動了與AI相關企業(yè)的發(fā)展。英偉達引領AI,私人投資和國家戰(zhàn)略支持AI,形成了英偉達與私人投資和國家戰(zhàn)略的良性循環(huán)。

          英偉達引領AI,算力決定AI的發(fā)展

          第一,創(chuàng)業(yè)第一步接近失敗。英偉達成立于1993年4月,創(chuàng)始人之一是黃仁勛。三位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設想,即將到來的計算浪潮的理想軌跡將是加速計算領域,特別是基于圖形的處理。之所以選擇這條道路,是因為它具有獨特的能力,可以解決通用計算方法無法解決的挑戰(zhàn)。新企業(yè)誕生后從紅杉資本和其他公司獲得了2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資金。

          上世紀90年代末,在美國追逐視頻游戲圖形加速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有70家之多,幸存下來的只有英偉達和ATI Technologies,后者并入了AMD。從1993年到1997年,英偉達推出的芯片產品未能獲得市場認可。1995年英偉達發(fā)布了第一個圖形加速器產品NV1,但沒有想到的是微軟同年發(fā)布了Windows95。英偉達選用了超常規(guī)的做法,試圖打造出有別業(yè)界的低成本芯片,英偉達選擇打造四邊形圖像技術,而不是其他公司普遍使用的三角形技術。NV1與Windows95不兼容。NV1不符合微軟的圖形處理規(guī)則,無法發(fā)揮原有的性能,市場不接受NV1,英偉達積壓庫存。

          第二,從失敗邁向成功的第一步。1997年英偉達的第三款圖像處理芯片RIVA128問世。在符合微軟標準的同時,實現了超越競爭對手的繪圖性能。4個月內銷售了100萬個,在游戲領域彰顯出英偉達的存在感。

          展現黃仁勛獨創(chuàng)性的是將生產委托給外部的“無廠”思維。黃仁勛與后來成為世界最大代工企業(yè)的臺積電創(chuàng)始人張忠謀直接談判,并于1998年合作創(chuàng)造了半導體分工模式。英偉達集中在芯片設計上,去實現單點突破。臺積電提供芯片代工服務,專注于制造客戶委托的芯片設計,不涉及芯片設計業(yè)務。英偉達在芯片制造的所有階段都使用外部供應商,包括芯片制造、組裝、測試和封裝,從而為英偉達避免了生產的風險。

          1999年末,英偉達發(fā)布了GeForce 256(NV10),這是首款明確作為GPU銷售的產品,最引人注意的是將板載變換和照明(T&L)引入消費級3D硬件。該產品大獲成功,英偉達贏得了為微軟Xbox游戲機開發(fā)圖形硬件的合同,這為英偉達帶來了2億美元的預付款。1999年英偉達在美國上市。2000年世嘉以約合15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英偉達股票,證明當初500萬美元的投資價值。從此,英偉達緊隨時代潮流,把芯片與AI、自動駕駛、云計算密切結合。

          第三,算力是英偉達的核心競爭力。AI時代算力最重要。AI時代,英偉達芯片提供的是算力。具有更高算力的GPU架構通常會帶來顯著的性能改進。GPU的算力決定了處理海量數據的能力,決定了計算機的運轉速度和效率。

          以備受矚目的ChatGPT為例,GPT-3模型包含1750億參數。谷歌發(fā)布的PaLM-E包含5620億參數,GPT-4則包含數萬億級別參數。AI大模型的訓練、推理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撐。大模型的更新迭代,必須以更先進的GPU作為算力的基礎。英偉達的GPU擅長進行大量計算,這對AI工作至關重要。

          市場對AI信心傳遞到英偉達

          第一,研究機構肯定AI促進生產率。去年11月,高盛的研究認為,AI將在2027年對美國GDP產生可衡量的影響,并在隨后幾年開始影響世界其他經濟體的增長。到2034年,AI能將為美國GDP增長帶來0.4個百分點的提振,在其他發(fā)達經濟體平均為0.3個百分點,在發(fā)達新興經濟體平均為0.2個百分點。今年1月Cognizant Impact與牛津經濟研究院發(fā)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在未來10年內,生成式AI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將達到驚人的1萬億美元。研究報告稱,未來10年,生成式AI可能將美國的生產率提高1.7%至3.5%,并使美國年度GDP增長4770億美元至1萬億美元。

          第二,投資者看好英偉達對AI的作用。知名研究機構充分肯定AI的作用,給投資者明確了投資方向,獲得投資者的認同,樹立了對AI前景的信心。2013~2023年間,美國對AI的私人投資總額為3352億美元。但投資者更熱衷于投資英偉達。

          原因在于:用于AI的芯片幾乎都是由英偉達制造的。隨著ChatGPT的爆火,對這些芯片的需求大增。瑞銀分析師去年曾估計說,較早期版本的ChatGPT需要大約1萬塊GPU。馬斯克估計,升級版ChatGPT需要的GPU數量是這一數字的三到五倍。今年5月,英偉達公布的最新財季報表明,GPU銷售額增加逾兩倍。

          另外,英偉達不斷在對芯片更新?lián)Q代。今年5月,英偉達在AI年度盛會GTC上,發(fā)表了最新的超級芯片GB200,該芯片能運轉數兆參數規(guī)模的語言模型,也代表著大型語言模型將進入兆級參數的時代。6月,黃仁勛表示,公司計劃每年推出一個新的AI芯片家族。他在Computex大會上表示,英偉達預計將于2025年推出Blackwell Ultra芯片,將于2026年推出下一代Rubin芯片平臺,采用新的GPU以及基于Arm的新CPU Vera。

          投資者熱衷于英偉達股票,英偉達描繪新藍圖,投資者與英偉達之間形成螺旋式互動的關系,以至于英偉達股票仿佛是美國股市的定海神針。英偉達股票升,美國股市跟著升,英偉達股票跌,美國股市跟著跌。6月18日英偉達股票繼續(xù)走高,幫助標普500指數創(chuàng)下今年第31個收盤紀錄。AI交易助推標普500指數上漲0.3%。6月24日英偉達單日下跌6.7%,拖累標普500指數和納指走低,標普500指數下跌0.3%。市場過度依賴英偉達這一只股票,已經令有些投資者望而卻步,市場也出現了質疑的聲音。

          AI國家戰(zhàn)略成為英偉達新增長點

          2017年3月加拿大啟動了首個國家AI戰(zhàn)略。迄今為止,全世界已有75國家發(fā)布了AI的國家戰(zhàn)略。各國政府正在增加預算并推出其他激勵措施,以鼓勵本土公司和跨國公司建設新的數據中心,并用主要來自英偉達的芯片改造舊的數據中心。他們的目標是:基于本國公民的數據在本土開發(fā)AI,并用母語訓練大語言模型。

          AI的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給英偉達帶來意外之財,近來黃仁勛穿梭于世界多地,推動政府以及與政府有關聯(lián)、負責監(jiān)督全國計算基礎設施的電信和公用事業(yè)公司投資于AI。他在去年9月會見了印度總理莫迪,在12月會見了日本首相和新加坡總理,又在今年年初會見了阿聯(lián)酋和加拿大官員。新加坡是主權AI領域的投資大戶,新加坡的國家超級計算中心正用英偉達的最新芯片進行升級,國有電信公司新加坡電信正與英偉達合作,推動該公司的數據中心業(yè)務在東南亞擴張。新加坡率先創(chuàng)建了一個基于東南亞語言進行訓練的大型語言模型。

          類似的行動正席卷歐洲,法國和意大利都在發(fā)力,當地的電信公司正利用英偉達芯片打造AI超級計算機,以開發(fā)基于本地語言的大型語言模型。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呼吁歐洲建立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合作(PPP),以購買AI芯片,到2030年或2035年,將歐洲在全球GPU部署方面的份額從目前的3%提高到20%。肯尼亞上個月與微軟和阿聯(lián)酋支持的AI公司G42簽署了一項協(xié)議,將在該國斥資10億美元建設一個數據中心,并利用該國的地熱能直接用斯瓦希里語和英語訓練一個模型。各國政府現在都希望為本土AI基礎設施和敏感數據建立主權云,而美國的科技公司都渴望獲得這些項目,這對芯片制造商和云提供商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發(fā)展機遇。

          AI在引領第四次工業(yè)革命。如果把第四次工業(yè)革命視為一部機器,AI就是這部機器的大腦和引擎,借助AI這個大腦和動力把整部機器運作起來。當AI加入制造業(yè)的自動化中時,它所做的不僅僅是重復任務,而是使機器具備適應性、精確性和學習能力。這就是“智能工廠”的誕生,這是工業(yè)4.0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視角看,英偉達站在了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最前沿。

          (作者系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商學院經濟學教授)

          舉報

          文章作者

          一財最熱
          點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