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
人口增長乏力如今早已不是個別國家的現象,而是全球都需要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根據聯合國日前發(fā)布的《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預計全球人口將在2084年達到約103億的峰值,此后全球人口將緩慢回落。103億,可能是在可預見未來時間段內全球人口的最大值。
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年來聯合國不斷將人口達峰的時間提前,顯示世界人口的增長減速高于預期。不過世界并不是“平”的,在大多數國家面臨人口增長趨緩的同時,一些經濟發(fā)展程度不高的國家,依然苦于“人口爆炸”。
聯合國此前曾預測,到2050年,全球新增人口中超過一半將集中于8個國家,即亞洲的印度、巴基斯坦和菲律賓,以及非洲的埃及、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尼日利亞和剛果民主國。
從目前來看,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長的主力軍。不過,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地區(qū)合作室主任祝鳴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非洲的人口問題,挑戰(zhàn)大于機遇,很多國家就業(yè)崗位不足,青年失業(yè)率高企,人力資源沒有得到妥善應用,“人口紅利”尚沒有得到顯現。
人口達峰再次提前
僅僅在10年前,聯合國在預測全球人口時還表示,本世紀內人口達峰為小概率事件,大約為30%。不過到了2022年,聯合國就預測全球人口將在2086年達峰,今年的預測則進一步地提前了兩年。
對于全球人口提前達峰,聯合國解釋道,原因包括若干人口大國的生育水平降低;全球女性平均生育子女數比20世紀90年代左右減少了一個;在世界超過一半的國家和地區(qū),女性平均生育率低于2.1;近1/5的國家和地區(qū)目前的生育率極低,總和生育率不到1.4。總和生育率是指婦女在育齡期間平均生育的子女數。
事實上,放眼全球已經有不少國家人口已達到了峰值。根據報告,截至2024年,這包括中國、日本、俄羅斯和德國等63個國家和地區(qū),上述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口在未來30年預計將下降14%。
在東亞地區(qū),日本2023年的總和生育率跌至歷史最低值1.26。日本政府7月5日發(fā)布的數據顯示,該國2023年育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數量減至983.5萬戶,占全部家庭總數的18.1%,“有孩家庭”的數量和占比均創(chuàng)下有相關統(tǒng)計以來的最低值。
2023年,韓國新生兒為22.997萬人,總和生育率0.72,雙雙創(chuàng)下有相關記錄以來的最低值。6月19日,韓國總統(tǒng)尹錫悅在主持召開2024年低生育老齡社會委員會會議時正式宣布從當日起“國家進入人口緊急狀態(tài)”。
吸納移民將成為西方國家保持人口規(guī)模的重要途徑。預計到本世紀下半葉,吸納移民將成為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人口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不過,很多新興經濟體其實也在通往達峰的路上,越南、土耳其和巴西等4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口預計將在2054年前達峰。這些國家雖然人口還在增長,但也已經開始擔憂起了人口問題。
例如越南, 2023年末正式宣布人口破億,成為全球第15個、東南亞第三個人口破億的國家。雖然人口還在小幅上升,但事實上越南民眾早已沒有那么熱衷于“生娃”了,并且越南也已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最快的國家之一。
2023年越南的總和生育率為1.95。通常認為,如果總和生育率長期低于2.1,將無法實現人口更替,人口會進入下降通道。
越南擁有大量年輕勞動力,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全球的紡織業(yè)、鞋業(yè)等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紛紛進軍越南,推動了越南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使之成為近年來在區(qū)域乃至全球表現亮眼的新興經濟體。所以,對于越南“人口紅利”能夠持續(xù)多久,一直是越南自身和周邊國家關注的話題。
越南國民經濟大學人口與發(fā)展專家阮青龍就不無擔心地表示,在每個國家的發(fā)展歷史中,人口黃金期只會出現一次。如果沒有制定適當的策略,把握及善用這個獨一無二的機會,就會錯失良機,無法從中穩(wěn)定獲益。
而剩余的12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口預計將在本世紀下半葉或之后達到峰值,當前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國印度就屬于這一陣營。
印度人口將于本世紀60年代初達到大約17億的峰值。聯合國人口司人口事務官員梅諾齊(Clare Menozzi)表示,印度人口在21世紀末時,將會降至15億左右,但仍將穩(wěn)居“全球人口最多國家”的寶座。
盡管基數龐大,但印度的勞動人口將于2049年達到峰值,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依然是生育率下降的老問題。印度的總和生育率已由2020年2.1降低至2024年的1.962。
對此,印度衛(wèi)生和家庭福利部部長納達(J. P. Nadda)在7月11日“世界人口日”介紹印度的人口政策時解釋稱,印度人開始青睞“小家庭”,平均只生兩個孩子,這是過去十年間的一個重大變化。
人口增長和減少各有煩惱
生育率降低的同時,大部分國家居民預期壽命在不斷提高。聯合國報告表示,到本世紀70年代末,全世界65歲及以上的人口數量將超過18歲以下的人口數量。這樣的人口結構,必然對社會勞動力供給以及養(yǎng)老負擔等方面帶來顯著挑戰(zhàn)。
如何提前布局老齡化社會,成為很多國家都在思考的問題,通常的路徑包括提高全社會勞動參與率和挖掘銀發(fā)經濟等領域的發(fā)展?jié)摿?。此外,可以加快發(fā)展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提升社會勞動生產效率,減少勞動力供給不足帶來的影響。
當然,勞動力不足并非所有國家的苦惱。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中,人口增長依然將保持高位。例如非洲國家安哥拉、中非、剛果民主共和國、尼日爾和索馬里的總人口,將在未來30年間翻一番。
根據最新的估算,非洲大陸人口目前接近15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六分之一。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非洲就是世界上人口增速最快的區(qū)域,當前非洲人口年增速高達2.5%,是全球平均增速的3倍多。
根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全球城市研究所(GCI)的研究,預計到2100年,全球人口最多的三大城市將都坐落于非洲,分別是尼日利亞的拉各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金沙薩和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
祝鳴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不少非洲國家目前正在進行的是低質量的城市化,倘若不吸取印度和拉美國家在城市化過程中的經驗教訓,未來城市貧民窟化、犯罪率高企的問題將繼續(xù)困擾這些非洲城市。
一位尼日利亞學者也表示:“住房、道路、醫(yī)院、學校都在超負荷工作,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捉襟見肘了。”同時,更多的非洲人口涌入城市,而當地的農業(yè)無法相應地增加產量,就可能引發(fā)糧食危機,這些都被認為是非洲人口激增帶來的潛在風險與挑戰(zhàn)。
同時,如果全球發(fā)展鴻溝得不到有效彌補,全世界有越來越多的新增人口將生活在貧困地區(qū),社會財富將進一步集中。當今國際社會所面對的一系列全球性挑戰(zhàn),屆時將變得更加突出。
聯合國經社部經濟發(fā)展助理秘書長哈尼夫(Navid Hanif)表示,對那些已經面臨嚴重經濟、社會和環(huán)境挑戰(zhàn)的國家來說,這樣的人口變化趨勢會進一步迫使他們在消除貧困、饑餓等領域加強投資和努力。國際社會需要重視這一問題,更需盡早行動起來。
特朗普曾稱:“越南是最糟糕的貿易規(guī)則濫用者。”
2024年我國共實施城市更新項目6萬余個,完成投資約2.9萬億元。
韓國保健社會研究院研究員李相林分析,可能與韓國“回聲嬰兒潮”一代進入婚育年齡有關。
此前,越南對價值低于100萬越南盾商品,可通過快遞免稅進口。
首條中越跨境標準軌鐵路計劃于2025年底開工,同時越南北南高鐵項目也迎來重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