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
近日,伍佰and China Blue搖滾歌劇《成功之路》上海站演出現(xiàn)場,有不少觀眾因誤解該場演出為伍佰個人演唱會而高喊退票,并聚集在劇院大廳要求退票。
《成功之路》是一部搖滾歌劇,由伍佰自編自導自演,新人飾演主要角色。全劇共26首歌曲,皆由伍佰包辦詞曲創(chuàng)作,他本人演唱或參與演唱的歌曲有12首。該劇于2023年在中國臺灣首演后,近期在上海、南京、成都等城市展開巡演,演出場地均為劇院。
本次退票事件的起因是部分消費者不清楚該演出并非演唱會,而是歌劇。
根據(jù)網(wǎng)上流傳的短信截圖,近日票務平臺大麥向已購票用戶發(fā)送短信提醒演出內(nèi)容,并延長了退票時間。主辦方表示,如對演出內(nèi)容有理解上的偏差,可按照原退票規(guī)則,延長退票時間至演出當日19:00。
第一財經(jīng)記者注意到,目前只要在大麥平臺搜索該演出,就會有提醒彈出,告知消費者這是搖滾歌劇而非演唱會。
從網(wǎng)友拍攝的視頻來看,在上海站舞臺演出進行的同時,有不少觀眾齊聲大喊“退票”,演出中場休息及散場后,也有部分觀眾在售票處高喊“退票”。有要求退票的觀眾在社交平臺表示,官方宣傳物料具有誤導性,導致自己誤以為該場演出是伍佰個人演唱會,因為用了伍佰做封面宣傳。也有人表示是自己在購票前沒有看清楚。
對于這次事件,產(chǎn)業(yè)時評人張書樂對第一財經(jīng)記者分析稱,從海報上看,確實很容易帶來“誤讀”,畢竟歌劇這個概念距離大眾消費者太遠,而伍佰又是以歌手身份出現(xiàn),很容易形成“理解偏差”,加上宣傳時過度渲染伍佰、原創(chuàng)、歌曲之類的關(guān)鍵詞,而忽略了歌劇這個形式,就可能對消費者形成誤導。此前張學友的《雪狼湖》音樂劇也有過巡演,但由于此前包括歌迷在內(nèi)的各方參與者做了大量宣傳,避免了誤讀,也并沒有引發(fā)退票話題。這也說明,在宣傳和兜售過程中,一些關(guān)鍵性的演出信息,應該被平臺通過宣發(fā)放大,而不是為了更多地賣票而“最終解釋權(quán)歸官方”。必要的消費提示,應該劃重點,這才是當下線下演藝活動的題中應有之義。
很多60后、70后在步入社會之初聽刀郎,如今跟他一起進入中年,更能感同身受體會刀郎二十年人生際遇和命運。
如何保證演出質(zhì)量和觀演效果,是主辦方、藝人、演出承辦方和票務平臺等產(chǎn)業(yè)鏈者需要一起努力改進的。
火熱卻浮躁的市場下也呈現(xiàn)出除了“假唱”風波之外的一些問題,包括但不限于“柱子票”“臺階票”“黃牛票”“高價票”、退票難等。
今年以來,湖北省級財政已累計投入資金17億元,為促消費政策落實提供保障。
不僅是王源演唱會熱度極高,今年上半年,周杰倫、陳奕迅、林俊杰等歌手或樂隊的演唱會門票仍一票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