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精品国产日韩专区欧美第一页,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亚洲综合另类专区在线

          首頁 > 新聞 > 汽車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電動車品牌2024年銷量盤點:特斯拉首次下滑,大部分新勢力跨過20萬輛門檻

          第一財經(jīng) 2025-01-03 12:44:10 聽新聞

          作者:肖逸思    責編:唐柳楊

          擠進20萬輛量級,成為了電動車品牌的年度銷量目標。

          1月2日深夜,特斯拉發(fā)布了2024年銷量戰(zhàn)報。去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共計生產(chǎn)45.94萬輛汽車;交付49.56萬輛汽車,創(chuàng)季度新高,同比增長了2.3%。但是就全年數(shù)據(jù)來看,特斯拉共交付178.92萬輛,與2023年的180.86萬輛相比,出現(xiàn)了負增長,而這也是十余年來特斯拉年度汽車交付量首次下降。

          美東時間1月2日,受上述消息影響,特斯拉股價收跌6.08%至379.28美元,市值一夜之間蒸發(fā)超78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752億元)。

          不過,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全年銷量仍實現(xiàn)了同比增長,全年銷量超65.7萬輛,同比增長8.8%。

          除特斯拉外,第一財經(jīng)記者也統(tǒng)計了另外12家電動車品牌2024年銷量戰(zhàn)報。除廣汽埃安外,11家車企均在2024年實現(xiàn)了同比增長,其中鴻蒙智行、賽力斯、零跑、阿維塔四家品牌實現(xiàn)了翻倍行情;理想、零跑、小米三家車企實現(xiàn)了年度銷量目標;極氪和蔚來離完成年度KPI也僅差“臨門一腳”。

          制圖:肖逸思

          從2024年銷量來看,大部分電動車品牌年銷量已成功邁入20萬輛級別。

          小米汽車雖然年銷量僅13.5萬輛,但是考慮到其首款車型在2024年3月底才上市,這個數(shù)據(jù)表現(xiàn)已經(jīng)較為亮眼,而且超過了小米最初設定的10萬輛目標,也完成了小米CEO雷軍后續(xù)設定的13萬輛目標。

          當下,年銷量還停留在10萬輛級別的除了新發(fā)的小米汽車外,還有嵐圖和阿維塔,其中,嵐圖年銷量為8.57萬輛,年度目標完成率為86%;阿維塔年銷量為7.36萬輛,年度目標完成率為74%。‌

          中國新能源汽車整個市場的加速擴容,是電動車品牌銷量能夠?qū)崿F(xiàn)同比較快增長的基礎。據(jù)乘聯(lián)會最新數(shù)據(jù),2024年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零售預計可達140萬輛,滲透率約51.9%,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連續(xù)6個月超過50%。依此測算,2024年國內(nèi)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有望達到1100萬輛,同比增長42.2%。

          展望2025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業(yè)內(nèi)普遍認為,將是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一年,機遇在于滲透率將進一步加大。近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2025年國內(nèi)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達到1500萬輛,滲透率超過55%。但另一方面,隨著滲透率超過50%,市場逐漸趨于飽和后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對于電動車品牌而言,邁入決戰(zhàn)的日子也越來越近,很多車企決定放手一搏,并對2025年設定了較為激進的目標,即年銷量增長幅度在100%左右,包括蔚來、小鵬、深藍。

          對于2025年銷量實現(xiàn)翻倍的可實施性,蔚來CEO李斌解釋稱,2025年起蔚來將進入新一輪產(chǎn)品周期,樂道和螢火蟲品牌將會有新的產(chǎn)品交付,蔚來也將進入更快的增長階段。“公司的目標是2025年實現(xiàn)銷量100%增長,2026年實現(xiàn)盈利。”

          除蔚來、小鵬外,還有不少品牌年銷量增長目標超100%的,比如小米、嵐圖、阿維塔。雷軍在2024年年底的一場直播活動中透露,2025年小米汽車交付目標30萬輛。嵐圖和阿維塔之所以設定如此高的目標,也是為了擠進20萬輛級別的競爭門檻。

          理想、零跑、極氪的2025年銷量目標相比上述提到的品牌,則更為保守,同比增幅分別設置在40%、70%、44%。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日前在新年致辭中表示,2025年的市場競爭一定會更加激烈,預測價格戰(zhàn)會從1月開始點燃。新年伊始,就有十余家車企發(fā)布了1月的購車權益,特別是針對政府補貼的過渡期給出了兜底權益。

          嵐圖汽車CEO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2025年汽車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這種競爭從正向看會帶來更好的產(chǎn)品、更低的價格、更快的技術迭代,但也會有一些車企應對不了這種競爭從而加速退出,因此每個車企都要做好心理上的準備和資源上的準備。

          舉報
          第一財經(jīng)廣告合作,請點擊這里
          此內(nèi)容為第一財經(jīng)原創(chuàng),著作權歸第一財經(jīng)所有。未經(jīng)第一財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jīng)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lián)系第一財經(jīng)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財最熱
          點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