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
2月1日,美國政府宣布對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加征25%的關稅(對加拿大能源產(chǎn)品進口加征10%的關稅),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征10%的關稅,自2月4日起生效。美國從這三個國家進口的總額約占美國商品進口總額的45%、占美國GDP的5%。
加拿大政府隨后宣布對從美國進口的1500 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作為反制。2月3日,美國決定將對加墨兩國商品加征關稅的時點推遲1個月至3月4日;同時加拿大和墨西哥均表示將加強邊境管理和毒品管控。2月4日,中國宣布2月10日起對自美國進口的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征15%關稅,對原油、農(nóng)業(yè)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征10%關稅;上述進口商品在2024年價值約140億美元,占中國自美國進口總額的8.6%。同時,中國宣布對鎢、碲、鉍、鉬、銦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將兩家美國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并對谷歌公司開展反壟斷立案調查。
瑞銀全球團隊估算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關稅可能會拖累美國GDP增速0.8個百分點。這個估算的假設包括加征關稅持續(xù)一段時間,加墨兩國不采取大幅反制措施,出口商承擔非常有限的成本上漲,而進口商將價格漲幅的一半轉嫁到終端。瑞銀也估計加征關稅可能推升2025年底美國PCE通脹率0.2個百分點,不過預測面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在匯率變動方面。根據(jù)之前的情景分析,對中國額外加征10%的關稅可能將進一步拖累美國GDP增速0.1~0.2個百分點。
我們估算,如果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并持續(xù)執(zhí)行,這可能將拖累中國出口,并抑制國內投資和消費,從而拖累中國GDP增速0.3~0.4個百分點。美國對中國和加墨加征關稅也會拖累自身和北美經(jīng)濟增長,從而可能進一步拖累中國出口。出口沖擊也可能降低中國通脹增速0.2個百分點。這些估算是基于美國在2018~2019年加征關稅的歷史經(jīng)驗和我們之前的情景分析,且假設中國的反制措施較為有限。我們認為中國會繼續(xù)對談判和合作保持開放態(tài)度。
我們維持對中國2025年GDP增長4.0%的基準預測。我們之前的基準情形假設了美國在 2025 年三季度對中國1/4的出口商品加征60%的關稅,并在2026年對更多中國出口商品加征關稅。顯然,加征10%關稅的時點早于預期,而且幅度低于我們基準預測中的假設;但是美國未來對華進一步加征關稅的時點和規(guī)模仍然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特朗普政府正在全面審查其貿易政策,并可能計劃進一步加征關稅。因此,盡管中國2025年各季度經(jīng)濟增速可能不同于此前預期,但我們依然認為未來美國可能對華進一步加征關稅,而中國政府可能將進一步加碼政策支持,因此我們維持對2025年GDP增長4.0%的基準預測不變。
特朗普上任后沒有立即宣布對華加征關稅,帶動了人民幣在1月下旬對美元有所升值,但近期美國啟動對華加征關稅可能會帶來新一輪人民幣貶值壓力。我們認為2025年美元將保持強勢,或進一步走強,并且美國可能計劃對中國出口商品進一步加征關稅,因此我們維持對2025年底美元對人民幣匯率7.6的預測。我們仍然認為,中國不會主動或提前引導人民幣貶值以抵消美國加征關稅的負面影響,而出于維護國內金融穩(wěn)定的考量,政府可能會減緩人民幣貶值的節(jié)奏和幅度。
中國對加征關稅的初步應對措施可能會對未來政策走向有所啟示——我們認為中國將對談判和合作保持開放態(tài)度,而不是進行對等反制。不過中國的應對策略可能會隨著美國進一步加征關稅而調整。美國是否并且多大幅度加征對華關稅,可能在4月1日美國貿易政策審查報告結束后才有更多能見度。我們的基準預測假設2025年中國增廣財政赤字率或擴大2個百分點,政府將在3月初兩會上公布更多具體政策支持措施。我們仍然認為,除了我們基準情形已經(jīng)假設的政策支持措施外,如果出現(xiàn)更為顯著的外部沖擊,中國政府可能會在2025年再出臺更大加碼政策支持,提振國內需求。
(作者系瑞銀亞洲首席經(jīng)濟學家、中國首席經(jīng)濟學家論壇理事)
第一財經(jīng)獲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首席經(jīng)濟學家論壇”。
機構認為,展望2月,春季躁動進入加速階段,港股的流動性改善空間邊際上優(yōu)于A股,行情重心更偏港股。
中方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開放,愿與有關國家和地區(qū)加強出口管制領域對話合作,維持全球產(chǎn)業(yè)鏈供應鏈穩(wěn)定。
上海兩大汽車出口碼頭2024年出口超166萬輛。
截至2025年1月15日,共有13個省級行政區(qū)召開了地方兩會并發(fā)布了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預計2025年全國經(jīng)濟增速目標或將定為5.0%左右。
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增速下行,面臨消費與投資增速較弱、通貨膨脹率低及年輕人失業(yè)率高的問題,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與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應對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