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精品国产日韩专区欧美第一页,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亚洲综合另类专区在线

          首頁 > 視聽 > 首席評論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專訪屠新泉:更加國際化的營商環(huán)境 需要更加市場化的國內環(huán)境丨2024下半年經濟展望

          第一財經2024-07-10 13:57:29

          作者:首席評論    責編:楊愷寧

          舉報

          今年以來,我國外貿走出了一條殊為不易的反彈曲線,下半年外貿前景如何?外貿結構中,發(fā)展中國家占比提高,這是長期趨勢嗎?外貿“新三樣”出海遭遇“新關稅”,企業(yè)如何應對?中國企業(yè)加速“出海”,原因有哪些?如何理解開放與安全的關系?第一財經專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

          今年前5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7.5萬億元,同比增長6.3%。其中,5月增速比4月提高0.6個百分點至8.6%。從一季度出現波動,到4、5月逐月向好,今年以來,外貿走出了一條反彈曲線。依然復雜嚴峻的國際貿易環(huán)境下,前5個月,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機電產品占出口比重近6成,其中,船舶、電動汽車、家用電器出口分別增長100.1%、26.3%和17.8%。與此同時,與貿易伙伴間,前5個月,我國不僅對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的貿易增速繼續(xù)高于整體,美歐等傳統市場也有所回暖。

          今年以來,外貿反彈殊為不易,前景如何?

          第一財經:2023年,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當中,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是負數,向下拉動GDP0.6個百分點。2024年已過半,怎么判斷今年出口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度?

          屠新泉:上半年的貿易數據跟去年相比還是有明顯回升的,而且持續(xù)在改善。從國際上來看,外部環(huán)境也有所改善。貿易關系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就開始在慢慢改善。而從宏觀經濟角度來講,發(fā)達國家今年上半年的表現比預想的也要更好一些。美國經濟比較穩(wěn)健地增長。歐洲應該說在俄烏沖突之后受到的負面影響也慢慢在消化,所以今年上半年的表現也比較好。日本經濟也有所改善,日本幾十年來第一次加息。所以從外部需求方來看也比預想的要好。所以這為我們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增長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礎。當然從進口的角度來說,我們也有所增長,這也反映了國內需求在改善。

          第一財經:年初,很多國際組織和金融機構都對全球經濟做了預測??傮w來說,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態(tài)勢,特別像美國、日本、歐盟這些發(fā)達經濟體普遍面臨經濟增速大幅放緩,有的是腰斬,有的甚至是負增長的預期。您剛才提到上半年的實際情況要好于預期,那么,全年的展望基調是否會因此而改變?您對下半年各方走勢怎么看?

          屠新泉:上半年的情況來看比預期要好,至少目前還沒有看到打斷這種改善趨勢的一些因素。從下半年的趨勢判斷來看,應該能維持上半年的總體態(tài)勢。你說太好,確實不太現實。因為世界經濟現在整體處在一個回落的通道當中,總體來說確實缺乏新的增長點,這是一個中長期的趨勢。但從今年短期趨勢來看,維持上半年的態(tài)勢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外貿結構中,發(fā)展中國家占比提高,是長期趨勢嗎?

          第一財經:全球分區(qū)域來看,歐盟、美國,已經成為我國第二和第三大貿易伙伴,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中國和歐盟的貿易總值下降了1.3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我國和東盟的貿易總值上升了10.8%,我國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qū)進出口的增長也很亮眼。這種態(tài)勢會持續(xù)嗎?

          屠新泉:在我國整體的外貿結構中,發(fā)展中國家占比在不斷提高,發(fā)達國家的占比相對就在不斷下降,這是一個中長期趨勢。原因是很多的。一方面,發(fā)展中國家本身經濟發(fā)展速度快,相應地,份額就肯定要更高一些。另外,我國商品結構變化也非常大。以前我們非常多地依賴發(fā)達國家的中間品進口,加工組裝以后,通過加工貿易再向他們出口制成品。所以相互貿易規(guī)模是很大的。但是現在隨著我國產業(yè)升級的成效不斷凸顯,我們的中間品現在大部分都是自己生產,甚至還大量出口中間品。所以實際上我們跟發(fā)達國家之間的貿易互補關系在發(fā)生很大變化。所以你看我們從美國進口的這些產品,很多都是大宗商品。我們出口工業(yè)品,從美國進口的都是糧食、石油等等。相應地,跟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結構也在發(fā)生調整。我們現在越來越多出口一些自主品牌、自主技術的中間品,包括制成品。這兩年汽車出口增長非???。但實際上我們很多自主品牌的出口主要是在發(fā)展中國家市場。發(fā)達國家主要是向他們出口一些我們的合資企業(yè)的產品。很多中間品的出口增長也非???,中間品出口主要對象也是發(fā)展中國家。所以這確實是一個大的中長期貿易結構的變化,反映了我國產業(yè)結構的升級。

          第一財經:“新三樣”是貿易當中這兩年的一個亮點,但也看到一些國家在針對“新三樣”產品加征關稅,怎么應對這樣的變化?您有什么樣的建議?

          屠新泉:“新三樣”,新能源汽車、光伏,包括鋰電池。這三個產品之所以成為現在的貿易增長亮點,是我們產業(yè)結構升級的一個成果。我們作為工業(yè)化來講是后來者,但“新三樣”就是我們自主的成分非常高了。新能源汽車,領先的都是中國的企業(yè),無論民營的還是國有的。相對來說,合資的這些企業(yè),反而相對“落后”。像光伏更是了,中國企業(yè)占據全球市場的百分之七八十,鋰電池也類似。所以這幾個產業(yè)的發(fā)展,反映了中國自主、自生能力的提高。我們對于國際的技術、資本的依賴度,跟以往相比大幅度下降。雖然我們以前也有很多主打的出口產品,手機、電腦,包括其他一些家電,但你看這些行業(yè)剛開始都是合資的。但“新三樣”就不是,我們從一開始就是自主的。所以這是非常大的一個變化。這種變化是我們的新增長點。但從國際競爭的角度來說對別的國家就是一個挑戰(zhàn)。同時,這些產業(yè)又是許多國家,或者說幾乎所有主要的工業(yè)化國家想要去發(fā)展的新興戰(zhàn)略性產業(yè)。因為綠色轉型是全球的趨勢,大家都想在這個轉型過程中掌握產業(yè)發(fā)展的先機。“新三樣”前兩年開始出口快速增長的時候,我們就說要準備好,有可能會出現貿易摩擦,從這兩年發(fā)展情況來看確實出現了。我們要以平常心看待。這些發(fā)達國家,他們在發(fā)展過程中也曾經經歷過。因為你對現有的格局造成了沖擊,肯定會有相應的反應。比如美國和日本之間,很多產業(yè)上都曾經發(fā)生過類似的沖突。

          這個過程,一方面,還是要充分利用國際規(guī)則,訴諸國際組織,包括WTO。第二個,要盡可能尋找一些利益共同點。“新三樣”其實都是新能源產業(yè),大家有非常強的合作需求。合作的方式也是可以多種多樣的,包括技術、資本的合作。實際上我們在發(fā)展過程中也跟發(fā)達國家的這些領先產業(yè)都有類似的合作,跨國公司受益了,我們也受益了。未來我們參與國際市場的主要方式,確實不能完全是本地生產然后出口,這個產生的一些利益沖突會是比較激烈的。另外,當然從企業(yè)的角度來講,比較現實的一個應對策略就是市場的多元化。這兩年“新三樣”的出口,向發(fā)展中國家的出口越來越多。中國肯定是一個全球貿易大國,必須要把眼光看向世界。

          第一財經:剛才所說的是外部市場的變化。向內來看,也是有一些挑戰(zhàn)的,比如“新三樣”產品價格也在快速下降。“新三樣”的市場空間還有多大?

          屠新泉:從全球的市場空間來看仍然是非常大的,只不過現在因為中國在新能源產品當中的市場份額比較高,引發(fā)了一些貿易沖突,包括導致一些國家提高了貿易壁壘,實際上是把這個世界市場給分割了,或者說給壓縮了。相應地又導致了國內的產業(yè)競爭顯得比較激烈。但總的來講,這個空間其實還是有的。更重要的還是去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市場化的環(huán)境。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講,供給過多了,價格就會下降,價格下降以后就會有企業(yè)退出,需求和供給就會重新平衡。重要的是維持市場化的機制,讓這些企業(yè)能夠自由地進入和退出,總會有一部分企業(yè)活下來。當然這中間可能涉及到一個問題,市場分割使得一些應該退出市場的企業(yè)退不出去。所以為什么這兩年國家非常強調統一大市場的建設。我們只要把統一大市場建設好,即使出現這種階段性的過剩,不用管它,慢慢就會消化的。從我們過去的這些產業(yè)發(fā)展歷史來說,像家電、手機,哪個行業(yè)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價格競爭多激烈。你像家電,但是現在這個市場很穩(wěn)定。所以,有一些產業(yè)可能會有一點擔心存在這種所謂“產能過剩”的問題,其實關鍵點是落在市場分割上。因為沒有形成統一大市場。當然,從企業(yè)的角度來講,怎么樣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活下來,一個是提高技術,另外一個是降低成本,擴大規(guī)模。當然還有一點,要把一些基本的社會標準、環(huán)境標準給控制好。不能讓企業(yè)通過這種降低所謂的環(huán)境標準、勞動標準,或者說降低質量標準來降低成本。

          中國企業(yè)為何加速“出海”?

          第一財經:我們看到企業(yè)走出去正在從產品出口邁向產業(yè)鏈的轉移,很多企業(yè)將目光投向海外,在海外建廠,它的內生動力是什么?企業(yè)需要注意些什么?

          屠新泉:這些都不是新鮮現象,很多國家都經歷過這個階段??偟膩碇v,經濟越發(fā)展,你的技術要素,資本要素的能力越來越強,相對勞動力的成本就會不斷提高。因為經濟發(fā)展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提高勞動力成本嗎?為了漲工資,增加我們的收入。這是經濟發(fā)展目標,是很正常的。但是要素稟賦一變化,適應的產業(yè)結構就要相應變化。勞動力成本一提高,那勞動密集型產業(yè)自然就沒有競爭力了。我們講的還有一個叫做所謂的特定性的問題。因為有的資本,或者比如有的企業(yè)家只懂這個行業(yè),在這個行業(yè)里原來做得很好,現在這個行業(yè)沒有生存空間了,但是我也不會干別的,怎么辦?只能出國去找新的適合我這個技能、能力的國家去開展投資。別的國家都曾經經歷過這樣一個過程。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貿易壁壘,直接出口出不去了,要換一個地方去生產再出口。就是所謂的繞開這個貿易壁壘,也確實是不得已而為之。

          第三個,從國際分工的利益分配來講,出口確實主要受益方在出口國。雖然我們講貿易應該自由,但是大部分人或者大部分國家都不喜歡貿易逆差。但是投資的利益分配就相對來說比較平衡。因為你到一個國家去投資,必然帶動當地的就業(yè),同時還給當地貢獻稅收,同時還會培養(yǎng)當地的人才,所以接受度就會比較高。所以總的來講,投資壁壘是比較少的,尤其是制造業(yè),服務業(yè)相對多一些。中國現在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體,對外投資也是一個必然,或者甚至可以講是我們對國際經濟發(fā)展應該做的一個貢獻。實際上我們對外投資,尤其是對這些發(fā)展中國家的投資,是在幫助他們發(fā)展,幫助他們實現工業(yè)化。一定程度上來說,我們是在培養(yǎng)消費者。我們現在這么大的產能,中國的工業(yè)占全球35%,這么大的產能肯定是要全球消化。但如果其他國家都不發(fā)展,誰來幫你消化呢?當然,對外投資其實我們自己也同樣是受益的。很多去發(fā)展中國家的這些投資,也包括去發(fā)達國家的投資,回報率還是很高的,當然也有風險。

          國際貿易規(guī)則制定,中國如何貢獻智慧?

          第一財經:中國越來越多參與到國際規(guī)則的制定當中。今年在參與國際貿易規(guī)則、制度和合作關系的建設方面,有哪些特別值得關注的事件和進展?

          屠新泉:改革開放以后,我們就加入了一個全球的貿易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其實中國是受益非常大的。所以我們非常堅定地支持現在的多邊貿易體制。今年年初3月份的時候,WTO的第13屆部長會議剛剛結束,中國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我們發(fā)起的《促進發(fā)展的投資便利化協定》得到了通過。雖然還沒有正式生效,但是它被120多個成員接受。這是WTO里面第一次納入一個投資規(guī)則,對WTO來講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所以首先一點,還是要堅持多邊貿易體制。第二個,現在多邊貿易體制面臨很多挑戰(zhàn),但應該更多去團結大多數,多邊平臺仍然是我們最重視、最珍惜的一個平臺。第三個,我們也非常重視區(qū)域的,包括雙邊的貿易協定,包括投資協定的簽署、更新。我們也在積極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可以多條腿走路。當然還有一些,不一定有正式的協定,但我們仍然是主張通過談判、磋商的方式去解決可能出現的一些貿易糾紛、貿易摩擦,以談判的方式去化解這些分歧。

          如何理解開放與安全的關系?

          第一財經:在穩(wěn)外資和穩(wěn)外貿方面的政策,您有哪些期待?

          屠新泉:從對外開放的角度來講,我們自己可能要處理好的一個問題就是開放和安全的關系問題。因為客觀來講,確實我們現在面臨跟以往相比更惡劣的地緣環(huán)境,對安全的關注不斷提高是非常必要的。但另外一方面來看,我們國家最大的安全,或者說要實現安全最重要的方式是發(fā)展,而發(fā)展是離不開開放的。因為我們需要世界市場,需要世界的這些資源、技術。實際上,從大國的角度來講,我們可能是融入國際經濟體系最深的國家之一。我們貿易的依存度在大國當中是最高的,當然我們利用外資、對外投資都是最高之一。所以開放對我國的經濟發(fā)展來說非常關鍵。只有擴大開放,才能夠加快發(fā)展,只有加快發(fā)展,才能讓我們更加安全。

          還有一點,開放到現在這樣一個階段,在制度型開放里,改革和開放是不可分的,或者說,開放就是改革,改革就是開放。因為中國已經是一個高度開放的經濟體,各種要素的流動已經非常充分。要素的流動必然要求一個更加市場化的國內環(huán)境。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來說,開放就是改革,因為不改革,要素就不會來。或者說不改革,就沒有形成一個市場化的、公開的、透明的國內市場環(huán)境或者營商環(huán)境。國家這兩年特別強調營商環(huán)境的打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三位一體。更加國際化的營商環(huán)境,關鍵反而是國內改革。怎么樣打造一個更加合理的政府和市場的分配關系。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結合,怎么找到一個最佳的結合點。包括在有為政府的“為”當中怎么樣做到更加公開、公平、公正、透明,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去做。外資企業(yè),民營企業(yè),他們對于市場監(jiān)管、市場環(huán)境、營商環(huán)境的一些痛點、要求,甚至是抱怨,去針對性地解決。這樣其實對企業(yè)來講,獲得感會更明顯。

           

          本期節(jié)目

          編導 芮曉煜

          制片人 尹淑榮

          文章作者

          相關視頻
          20'00''

          專訪黃益平:數字技術或將推動下一輪經濟增長丨2024下半年經濟展望

          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的跨越式發(fā)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guī)模重塑著我們的經濟與社會,數字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引擎,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站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發(fā)展階段,數字經濟發(fā)展將迎來哪些新機遇,又將面臨哪些新挑戰(zhàn)?數字經濟時代,如何共同富裕?專訪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院長黃益平。

          262 2024-07-18 18:41
          03'12''

          房地產轉型進行時,商業(yè)銀行業(yè)態(tài)將如何“變身”?丨2024下半年經濟展望

          "隨著房地產從投資向消費轉型,將帶來商業(yè)銀行業(yè)態(tài)的深刻變革!”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在第一財經專訪中指出,未來,直接融資占比會增加一些,間接融資比重可能會降低。同時,面對消費驅動的新增長模式,金融服務創(chuàng)新迫在眉睫。從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到支持“科技、產業(yè)、資本”的良性循環(huán),銀行需扮演更積極角色。特別是面對硬科技投資的新挑戰(zhàn),銀行需突破傳統框架,探索長期資金與耐心資本的新路徑。

          29 2024-07-17 17:18
          01'50''

          未來房地產在中國經濟中的占比不降反增?劉俏教授研判房地產行業(yè)發(fā)展新模式及新增量丨2024下半年經濟展望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在第一財經專訪中指出,房地產不僅是投資更是消費,與美國相比,我們的住房消費潛力巨大,因此,未來中國房地產在經濟中的占比將進一步提升。他認為,新模式下的租賃市場與運營商模式正悄然改變房地產版圖,引領中國經濟邁向新均衡。

          104 2024-07-17 17:18
          20'00''

          專訪馬駿:推動更多股權資金進入綠色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丨2024下半年經濟展望

          近年來,綠色金融在中國發(fā)展十分迅速,綠色信貸余額和綠色債券發(fā)行量已居全球前列。綠色金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有多大?增量從何而來?ESG投資如何實現更高回報從而鼓勵更多人參與進來?碳市場的金融屬性如何進一步發(fā)揮?在綠色金融的全球合作中,中國將扮演何種角色?就以上問題,第一財經專訪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院院長、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yè)委員會主任馬駿。

          128 2024-07-17 11:28
          20'00''

          專訪王暉:回歸投資本質 資本自然就會“耐心”|2024下半年經濟展望

          在經濟發(fā)展的新階段,耐心資本對于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和提高勞動生產效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何發(fā)展新質生產力要壯大耐心資本?又該如何從風險投資的“募投管退”全鏈條中激發(fā)資本的耐心,使之與科技創(chuàng)新相伴“長跑”?一線從業(yè)者對于塑造耐心資本成長的環(huán)境有哪些期待?他們又是如何在實踐中煉就“耐心”的?

          1026 2024-07-14 16:47
          一財最熱
          點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