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精品国产日韩专区欧美第一页,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亚洲综合另类专区在线

          首頁 > 新聞 > 產經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限塑令市場藍海催生“妖股”,替代品類價格上漲

          第一財經 2021-01-24 17:58:47 聽新聞

          作者:陳婷    責編:樂琰

          2019年我國塑料包裝市場規(guī)模540.8億美元,假設以30%的替代比例計算,可降解塑料市場規(guī)模約162億美元。

          進入2021年,隨著全國多地的升級版“限塑令”陸續(xù)實施,一個月來多家相關受益行業(yè)企業(yè)股價大幅上漲,生產用于替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可降解塑料、紙制品的原料及成品價格也隨著需求的大量增加一路上漲。

          目前在主要商超和餐飲場所用于替代傳統一次性塑料吸管和一次性塑料袋的主要品類是紙制品和可降解塑料制品,其中涉及的相關生產原料包括可完全生物降解的塑料原料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和可用于生產紙吸管的白卡紙。

          作為塑料替代品,紙業(yè)公司自2021年1月上半月均取得了較好的走勢,直至上周才略有降溫。龍頭太陽紙業(yè)(002078.SZ)年內股價從14.53元上漲至最高16.35元,漲幅13.31%,晨鳴紙業(yè)(000488.SZ)年內股價從6.49元漲至最高7.68元,漲幅19.63%。被股民戲稱為“新年第一大妖股”宜賓紙業(yè)(600793.SH)自年初以來連拉10個漲停板。哪怕是13日公布的0.98億元業(yè)績預虧也未能阻擋股價上漲,預虧發(fā)布后還連拉5個漲停,直到1月20日股價才開始有所回落。

          國內最早布局可降解塑料PBAT材料業(yè)務之一的金發(fā)科技(600143.SH)本月股價則是一路從17.37元上漲至23.93元,漲幅39.61%,另一家恒力石化(600346.SH)的股價則從月初的27.68元升至43.23元,漲幅54.56%,目前仍未見放緩跡象。而正在布局PBAT研發(fā)和試驗的丹化科技(600844.SH)也同樣因為15日、18日、19日連續(xù)三個漲停板,收到了上證所關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形的問詢。

          兩大替代產品被資本瘋狂追逐,很大程度上是市場看到了限塑令帶來的巨大行業(yè)空洞與需求,IHS Markit顯示,2019 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需求量約46.1萬噸。據Grand View Research,2019年我國塑料包裝市場規(guī)模540.8億美元,假設以30%的替代比例計算,可降解塑料市場規(guī)模約162億美元。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幾種可替代產品的價格也隨著需求持續(xù)上漲。據相關市場統計,PLA的價格從去年的均價1.8萬元/噸漲至目前的約3萬元/噸,最高價達到3.5萬元;PBAT的價格也已從2020年12月初的2.3萬元/噸上漲到了2.8萬元/噸,乃至3萬元。相關紙業(yè)公司的漲價函也透露白卡紙價格從2020年9月的5200/噸含稅價上漲至目前的7810/噸,已累計上漲50%。

          受原料價格上漲影響,可降解與紙業(yè)的一些上市公司也在最近發(fā)布公告說明相關市場布局并預測2020年盈利預增。

          比如,博匯紙業(yè)1月16日發(fā)布2020年年度業(yè)績預增公告稱,預計2020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22億元至8.4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6.88億元到7.15億元,同比增加514.15%到534.38%。公告指出,受益于國家《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關于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等國家產業(yè)政策的變化,白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促使行業(yè)景氣度回暖,公司產品銷量和價格在2020年度穩(wěn)步上升。

          此前,瑞豐高材(300243.SZ)于1月12日發(fā)布2020年年度業(yè)績預增公告稱2020年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8346.84萬元~9092.1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22%。不過,就可降解塑料領域來說,瑞豐高材的6萬噸PBAT產能還未投產,公司在前期發(fā)布投資者關系活動問答中表示,公司研究中心于2019年就開始了PBAT的合成開發(fā),并取得了一定成果,項目工藝來源于與上海聚友的技術合作,預計PBAT工廠投產時間在今年秋季。

          不過,全球主要的聚乳酸生產商之一德國化工企業(yè)巴斯夫集團(BASF SE)則預告了2020年息稅前收益的下降。其1月20日發(fā)布的2020年四季度以及全年業(yè)績初步數據預計其2020年全年銷售額為591.49億歐元,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前收益預計為35.60億歐元,盡管這一數據低于2019年的593.16億歐元,但高于分析師的共識預測以及巴斯夫預測。公告稱,息稅前收益的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化學品、表面處理技術、材料以及農業(yè)解決方案業(yè)務領域的收益貢獻大幅下降所致。

          目前國內PLA領域企業(yè)包括浙江海正科技等,PBAT主要為金發(fā)科技、藍山屯河、恒力石化等。而包括萬華化學、華峰新材、彤程新材、金丹科技、瑞豐高材、長鴻高科等上市企業(yè)亦在此領域有產能新建計劃。

          華泰證券研報認為,全球可降解塑料行業(yè)總體處于產業(yè)化初期,目前產能主要集中于歐美國家、主要企業(yè)包括NatureWorks、TotalCorbion、巴斯夫等。伴隨法規(guī)逐步明朗,政策推動行業(yè)需求有望迎來快速成長期。國內可降解塑料市場在“碳中和”背景下,有望在未來2-3年內迎來快速發(fā)展期,目前國內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此次禁塑令在各地的實施有望推動國內市場滲透率提高,促使消費端用量增長。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中實現可降解全產業(yè)鏈生產工藝和加工技術的還十分有限,尤其PLA原料生產工藝長期把持在外國企業(yè)手中,企業(yè)也因此十分注重科研團隊的建設。

          浙江海正是國內產業(yè)化規(guī)模最大的PLA企業(yè),企業(yè)與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自2000年開始合作。中糧科技公司曾公告稱通過技術引進和自主創(chuàng)新,已掌握可降解生物材料全產業(yè)鏈生產工藝和加工技術,萬噸級丙交酯項目正在穩(wěn)步推進。道恩股份也在近日同央企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布局年產12萬噸生物可降解樹脂項目。

           

          舉報
          第一財經廣告合作,請點擊這里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chuàng),著作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第一財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財最熱
          點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