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精品国产日韩专区欧美第一页,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亚洲综合另类专区在线

          首頁 > 新聞 > 評論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中國正在迎來“獨居時代”,哪些產業(yè)會有機遇?

          第一財經 2023-02-28 11:57:56 聽新聞

          作者:土哥涅夫    責編:任紹敏

          哪怕在長三角,哪怕是北上深杭,都面臨著這么多以前未曾留意過的人口難題。

          四川放開非婚生子、山西人口小縣掀機構精簡潮、黑龍江兩個收縮型城市“撤街設鎮(zhèn)”……最近一段時期,只要打開手機,就會收到一堆這樣跟人口有關的新聞。

          雖說人口增長由正轉負是個全國性的現(xiàn)象,但一般以為,真正深陷困局的主要是那些人口凈流出城市。至于像長三角等發(fā)達地區(qū),雖然本地人的生育率已經低到和韓國一個level了,但憑借經濟優(yōu)勢,外來人口仍在源源不斷地涌入,人口總量還在快速上升,所以短期內問題應該不大。

          但,人口問題并不僅僅只是總量增減那么簡單。相比上面提到的那些時政新聞,最近有另外一組社會新聞——第一批00后已經離婚、杭州“姐弟戀”比例持續(xù)上升,引起了我更大的關注。循著這層思路,我試圖換個視角來觀察中國的人口狀況。

          當我們透過總量的外衣,深入到一些具體的細節(jié)領域,還是被眼前的真相驚到了。

          原來,哪怕在長三角,哪怕是北上深杭,都面臨著這么多以前未曾留意過的人口難題。

          1

          上面提到“姐弟戀”比例持續(xù)上升的杭州,絕對算是這些年的人口明星城市。

          從2015年起,杭州常住人口規(guī)模就出現(xiàn)快速增長。年人口增量從10萬、20萬、30萬人,到峰值時突破50萬人,幾乎是一年上一個臺階。

          2019年,杭州更是取代廣州和深圳,成為年度人口增長最快的城市。

          2016~2021年,這五年間,杭州常住人口增長了301.6萬人,年均增幅達到5.8%。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僅次于成都(5.9%),高于西安(5%)、武漢(4.9%)、深圳(3.3%)、南京(2.6%)、廣州(2.3%)等一眾一線、新一線城市。

          而且,這個趨勢還將延續(xù)很長一段時間。

          根據(jù)允九智庫基于大數(shù)據(jù)所做的預測,盡管未來杭州的出生人口數(shù)量,也將伴隨全國的趨勢呈現(xiàn)波動性下行,但靠著人口持續(xù)凈流入帶來的機械增長,至少到2035年前,杭州的常住人口數(shù)量還將逐年增長。

          屆時,杭城的人口總量將達到1437萬~1542萬人。也就是說,在現(xiàn)有基礎上,十幾年后杭州人口起碼還要再增長200多萬人,年均增幅超過20萬人。

          這部分增長的人口,大多為年輕人,他們的到來大大優(yōu)化了杭州的勞動力結構。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杭州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851萬人,占全部人口的69.7%。這個比例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僅次于深圳(79.5%)、廣州(74.7%)和廈門(73.7%),排名第四。

          除了數(shù)量上的供給充足,杭州的整體人口質量也較高。全市每10萬人常住人口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數(shù)達到2.9萬人,僅次于南京、武漢和西安這三個高教大市,在副省級城市中同樣位列第四。這對于在校大學生人數(shù)排在全國15名以外,只有第一名廣州一半的杭州來說,顯得尤為不易。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亮眼的人口成績,跟杭州發(fā)達的第三產業(yè)有很大關系。相較工廠制造業(yè),服務業(yè)新興業(yè)態(tài)對年輕人無疑更有吸引力。不信大家可以去觀察國內的那些網(wǎng)紅城市,無一例外三產均相當發(fā)達。至于很多二產主導的制造型城市,盡管經濟實力雄厚,但年輕人就是不感冒。

          說回杭州。2020年,當?shù)鼐蜆I(yè)人口中從事第三產業(yè)的有462.7萬人,占比61.8%,較2010年提高了19.6個百分點,而制造業(yè)人口比例從35.5%下降至22.4%。其中,批發(fā)零售業(yè)和軟件信息業(yè)是近十年就業(yè)人口增長最快的服務行業(yè),吸納了20.5%的就業(yè)人口。

          服務業(yè)的高速發(fā)展也刺激了互聯(lián)網(wǎng)等高收入階層的增加。2020年,軟件信息服務業(yè)就業(yè)人員平均工資達到25萬元,是2010年的2.7倍。當然,相比隱身幕后的大廠碼農,直播間里每日上演的暴富故事無疑更吸人眼球。

          浙江省商務廳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杭州共有綜合類和垂直類頭部直播平臺32家、近5萬主播,主播相關企業(yè)注冊量超過5000家,數(shù)量位列全國第一,帶動就業(yè)超100萬人。也就是說,在杭州,每244個人里就有一個是主播;每12個人里,就有一個從事直播相關行業(yè)。

          這還只是官方給出的數(shù)據(jù),據(jù)一些圈內人士估計,如果算上商家自播的主播和自由職業(yè)者,杭州的主播群體可能會達到數(shù)十萬人。

          主播的“鈔能力”有多強,看看李佳琦、張大奕等人的年收入,動輒就超過90%上市公司的年利潤。即便是一些二線三線主播的帶貨分成,也讓大多數(shù)人望塵莫及。

          我有個朋友,在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干了幾十年的高管,一把年紀了打算換套房改善一下生活。結果在看房現(xiàn)場,遇到一個1998年、做主播的小姑娘,眼睛都不眨就全款買下了錢塘江邊的一處大平層,驚得他老人家愣在原地好久才緩過神來,直呼后生可畏。

          這樣的故事當然是個案,但對比下杭州的居民人均存款——2021年為129616.5元,僅次于北京和上海,高于成都(89750.8元)、武漢(85219.5元)等GDP同一檔的城市,就知道杭州有多富,杭州的房價為啥那么貴了。

          胡潤研究院《2022中國高凈值人群家族傳承報告》顯示,杭州擁有千萬凈資產的高凈值家庭51600戶,僅次于北上廣深和香港,位居全國第六。都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杭州的人口吸引力,或許就藏在這些財富密碼里。

          2

          財富的增長、財務的自由,按理說是好事,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卻是加速了原有婚姻家庭結構的解體。尤其是隨著越來越多女性實現(xiàn)經濟獨立,婚姻對其的保障作用急速下降,單身不婚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以杭州為例,2020年全市戶均人口已降至2.36人。其中,一人戶家庭,也就是獨居者的比例,從2000年五普時的13.1%一路直線上升,平均每十年增長10個百分點。到2020年七普時,已經達到33.1%。也就是說,杭州每三戶家庭里面,就有一戶是獨居。一人戶已成為杭州最主要的家庭戶型。

          與之相反,傳統(tǒng)的三口之家在迅速萎縮。2000年時比例還有34.7%,還是最主要的家庭戶型。到了2020年,只剩下18.8%,不僅遠遠少于獨居家庭,也少于二人戶的丁克家庭或子女已成年的老兩口家庭。

          說到老年人,有必要提一句:在杭州的獨居人口中,不僅25~34歲年輕人的獨居數(shù)量大幅攀升,從2010年時的175490戶,猛增至2020年的485082戶,足足增長了2.8倍。在全部獨居戶數(shù)中的比例,也從十年前的25.6%上升至33.1%,成為最主要的獨居群體。

          比這更令人驚訝的是,就連45~64歲中老年人的獨居數(shù)量也在快速上升。2010年時還只有131649戶,十年后就增至342225戶,增幅達到2.6倍。這個群體在獨居戶數(shù)中的比例,也從19.2%提升到了23.3%,接近四分之一。

          出現(xiàn)這些情況,一方面是因為人們婚戀觀念的改變。比如結婚年齡的推遲。2022年,杭州男女性結婚登記平均年齡已分別達到31.7歲和30歲;又比如離婚率的持續(xù)上升。這其中,中老年人離婚潮尤其引人關注。

          事實上,就在“年輕人結婚率創(chuàng)新低”話題屢上熱搜的同時,“退休之后就離婚”也已成為一股風潮。數(shù)據(jù)顯示,國內老人的離婚率跟30年前相比,已經翻了一番。

          而且跟年輕人離婚很多是因為一時沖動,所以冷靜期后撤回的比例較大,中老年人離婚大多是積年的情緒,就算經過冷靜期,他們離婚的概率還是比較大。之前《都市快報》就報道過杭州一起“女兒結婚第二天,父母就離婚”的新聞。

          另一方面,伴隨年輕人一起來的,還有大批隨遷父母,但是因為代際觀念的差異,如今多數(shù)子女和父母共同居住的意愿正在快速下降,這也導致了另一批隨遷中老年獨居戶的產生。

          如果再加上65歲以上老年人因為喪偶等原因造成的獨居,目前整個杭州的獨居戶總數(shù)達到了146.63萬戶。某種意義上,杭州已然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獨居之城”。

          當然,這股獨居之風不止刮到了杭州,而是早已吹遍全國。

          比如重慶,全市獨居戶數(shù)量已經達到352.6萬多戶,上海、北京也都超過或接近250萬戶。其他主要城市雖然總量上沒有那么多,但一人戶占總戶數(shù)的比例也一點不比京滬渝低,幾乎都超過了20%。其中,杭州、哈爾濱、寧波更是超過了30%。

          和杭州一樣,過去20年,這些城市的一人戶規(guī)模幾乎也都以每十年翻一番的速度在迅速擴大。特別是25~34歲獨居年輕人占全部獨居人口的比例,普遍都在20%以上。像北京(30.1%)、上海(29.7%)、蘇州(29.4%)等更是已超過或接近30%,僅次于杭州的33.1%。比例低于20%的,只有重慶(16.9%)一地。

          至于那些人口凈流出的城市,情況就更嚴重了。當然,這種“嚴重”主要體現(xiàn)在走不了、留下來的老年獨居戶上面。

          比如七普時常住人口唯一出現(xiàn)負增長的省會城市哈爾濱,其60歲以上獨居老人數(shù)量已經超過35萬戶——與之對應,杭州是23.9萬戶,而后者的常住人口比哈爾濱多出近300萬人——占獨居戶的比例高達28.6%(杭州才16.2%)。而黑龍江另一座網(wǎng)紅城市鶴崗,這個比例更是達到了觸目驚心的33.6%。

          可以說,整個中國正在迎來“獨居時代”。

          3

          獨居率的上升與結婚生育率的快速下降互為因果,是一個硬幣的兩面。

          但正所謂“危機危機,危中有機”,獨居時代的到來也給一些產業(yè)帶來了新的機遇。

          機遇一:因為城市化進入尾聲而日漸被唱衰的房地產業(yè),在獨居時代或將迎來“第二春”。

          相比三口之家,獨居意味著一人一套房,這相當于創(chuàng)造了原先兩倍以上的住房需求,無疑將大大利好房地產業(yè)。

          事實上,就連過去不怎么受人待見、被視為“房產天坑”的酒店式公寓,近年來也出現(xiàn)成交量爆發(fā)式增長的景象。2016年以來,杭州酒店式公寓銷售量超過了16萬套,平均每年超過2.7萬套,而之前這個數(shù)是不到一萬套,足足翻了一番都不止。

          機遇二:由于宅男宅女及獨居老人生活上更依賴社區(qū)和社工服務,這又創(chuàng)造了新的就業(yè)機會。

          光是老年看護這一塊,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每千名老人配備社會工作者人數(shù)保持在1人以上”,單杭州市就需要引育23.5萬名社工。至于社區(qū)健身房、影音廳、咖啡館等滿足獨居青年日常生活社交需求的配套服務,更是一片潛力無限的商業(yè)藍海。

          當然,獨居時代帶來的影響不僅僅局限在產業(yè)端,它所導致的社會結構、婚姻制度的變遷,還需要從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層面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只是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大家對于該現(xiàn)象的關注。

          (作者系長三角區(qū)域城市觀察家、允九智庫研究員、公眾號三土城市筆記主理人)

          第一財經獲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秦朔朋友圈。

          舉報

          文章作者

          一財最熱
          點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