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精品国产日韩专区欧美第一页,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亚洲综合另类专区在线

          首頁 > 新聞 > 閱讀周刊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維舟:為什么說女性是一種處境丨新春閱讀

          第一財經(jīng) 2024-02-11 09:26:17 聽新聞

          作者:維舟    責編:李剛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女性爭取權利的關鍵點,就是她們身處于家庭結構中的一個不利地位,這決定了她們的處境不僅難以掙脫,甚至很難被看見。

          “女性不是一種性別,而是一種處境。”

          這句話現(xiàn)在恐怕已人所共知,但為什么這么說?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女性爭取權利的關鍵點,就是她們身處于家庭結構中的一個不利地位,這決定了她們的處境不僅難以掙脫,甚至很難被看見,畢竟所有人都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這一點如果不加以改變,女性權利就無從談起,畢竟不打破雞蛋,就沒辦法吃到煎蛋。

          《她們不是嘮叨,只是受夠了:不被看見的情緒勞動》

          《她們不是嘮叨,只是受夠了:不被看見的情緒勞動》(杰瑪·哈特莉著,新星出版社,2023年9月)的書名就鮮明地說出了核心訴求:女性在家庭中往往承擔了繁瑣的情緒勞動,被默認為要安排好所有家庭事務,且很少有人來分擔,但她們感覺受夠了的時候,卻只是被看作是“嘮叨”和抱怨。

          這種結構性的困境,并不是找一個“好男人”就能解決的,有時結果甚至更挫敗:丈夫覺得自己已經(jīng)比一般的男性配偶做得多多了,但對女性而言并不能改變自己的處境。這首先需要女性的處境得到充分理解:“我想讓他了解,為什么當一個家務管理者,不僅要發(fā)現(xiàn)問題、分配家務,還得若無其事地要求大家配合是那么累人的事;為什么我會覺得自己承擔了所有的居家打理責任,使其他人免于承受心理負擔。有事情需要處理時,只有我注意到,而且我的選擇很有限,要么得自己完成,不然就得委托別人來做。”

          在東亞文化中,這樣的性別分工更為刻板,社會上仍然固守著對女性“賢妻良母”的隱形要求?!段逅幕橐觥罚谆垅?,岳麓書社,2023年9月)從民國時期的幾對婚戀中,看到了在新舊交替的時代,第一批承受重負的女性兩難的困境和有限的選擇?!尔}鎮(zhèn)》(易小荷著,新星出版社,2023年2月)則以當下四川小鎮(zhèn)上普通女性的掙扎,看到了老中青不同年齡和經(jīng)歷的女性,都無不受困于自己的性別身份——她們之所以有這樣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只因為她們是女人。

          《鹽鎮(zhèn)》

          在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男權社會的結構表現(xiàn)出強大的適應能力:雖然社會制度不斷因應各種沖擊而有所調(diào)適,但婚姻制度卻異常地頑強,女性的處境的改善遠遠滯后于社會發(fā)展。日本雖然早已是發(fā)達國家,戀愛、婚姻、生育的神圣三位一體也逐漸瓦解,然而女性在家庭里的處境卻并沒有根本性的變化。上野千鶴子在《無薪主婦:以愛為名的剝削》(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23年8月)明白無誤地指出,“家務乃是無薪勞動”,女性對家庭的愛與奉獻,實際上意味著身為勞動力遭到無情的剝削。她們疲憊不堪的結果,就是生育率的低迷,《育兒放棄:被困住的母親與被忽視的女兒》(杉山春著,北京日報出版社,2023年5月)有力地證明,女性的“育兒放棄”是她們對自身困境的被迫回應。

          《無薪主婦:以愛為名的剝削》

          這并不是偶然的。人類學家大衛(wèi)·格雷伯在《毫無意義的工作》(中信出版社,2022)中指出:“一個社會父權化程度越高,男性和女性越是隔離,男性就越不清楚女性的工作情況。若是女性不見了,男性自然也不大可能替代她們?nèi)ネ瓿伤齻兊墓ぷ?。(與此形成對比,女性往往很清楚男性的工作內(nèi)容,因此男性一旦因為某種原因消失,女性是能夠從容應對的。正是出于這個原因,歷史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種情況:雖然某社會中大量男性因戰(zhàn)爭或貿(mào)易需要長期離開,但這個社會的生活并沒有怎么被打亂。)”

          他發(fā)現(xiàn),女性勞動遭到了普遍的低估,因為全球70%的照料類勞動都是由女性承擔的,但當下的工資勞動系統(tǒng),卻把大部分女性從事的勞動歸為“非實際”勞動,“如果女性能夠像男性那樣獲得酬勞,那么這世上大量的財富就會迅速轉移到女性手中。毋庸置疑,財富即權力。”正是在這一意義上,“家務勞動有償化”將可能改變當下的經(jīng)濟體系,因為正如美國女權主義經(jīng)濟學家南希·弗伯爾所言,“事實上,任何勞動都可以被視作‘照料’類勞動,如果考慮到這些勞動最終都能幫助他人實現(xiàn)某種需求。”

          的確,不可否認的是,女性的家務勞動不僅有價值、一貫遭到低估,而且它實際上有效支撐起了社會經(jīng)濟體系的運作。尤其到了自動化的時代,現(xiàn)在有必要重新審視這一點。《父權制與資本積累》(瑪麗亞·米斯著,上海書店出版社,2023年8月)強調(diào),勞動分工和性別分工的隱秘共謀,意味著女性勞動是資本積累的“內(nèi)部殖民地”和根基,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換言之,對女性處境的理解和反思,不僅僅是為了共情其困苦,在制度上設法改進(例如男性也應當平等分擔家務),也是一種社會批判的重要視角。

          《父權制與資本積累》

          除了在家庭內(nèi)部的困境之外,女性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還有可能遭到物化和侵犯。哲學家瑪莎·努斯鮑姆在《傲慢的堡壘:性侵犯、問責與和解》(岳麓書社,2023年7月)一書,相當精彩地條分縷析了女性所經(jīng)歷的性暴力和工作場所的性騷擾背后的社會根源,以及那種男權文化如何阻礙了正義的實現(xiàn)。這不僅是一本冷靜、犀利的論戰(zhàn)手冊,更重要的是厘清了一系列的概念(例如“物化”這一概念所隱含的8種意涵),這就讓人們對遭受的困境有了清楚的認知和應對之道。

          《傲慢的堡壘:性侵犯、問責與和解》

          女性要怎樣才能活出自我?英國學者薩拉·艾哈邁德所著《過一種女性主義的生活》(上海文藝出版社,2023年10月)的書名就已鮮明地表達了她的主張:在一個非女性主義和反女性主義的世界里,與他人建立更平等的關系,設法去支持那些以往很少得到支持的人,與此同時,不斷去質(zhì)問、推翻不合理的傳統(tǒng)和教條,“我們不必遵照別人的安排生活”,“女性主義的家務并不是簡單地打掃、維護一座房子。女性主義的家務旨在改造房子,重建屬于主人的住所。”

          確實,看清并認識到女性的處境,不僅是喚起權利意識,也是在召喚行動。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和心理學家信田小夜子的對談《身為女性的選擇》(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23年3月),就明確主張,女性應當擺脫那種意識與行為的割裂狀態(tài),認清婚姻并不是非經(jīng)歷不可的事情,容許自己有選擇,這樣才有主動選擇的可能性,進而思考什么才是好的婚姻?什么才是好的家庭?“結婚和離婚都能成為一種選項的社會,對女性來說才是更好的社會。”

          《身為女性的選擇》

          要推動這樣的改變,并不只能靠女性的努力,也并不只有女性才能成為女性主義者?!渡頌榕缘倪x擇》犀利地分析了家暴背后的男權邏輯,強調(diào)應積極探索世代之內(nèi)的互助,也就是把希望寄托在超越血緣與家庭的關系上。同樣,即便是家庭內(nèi)部的情緒勞動,也不應該只是女性的事,這需要重塑當下的性別分工,進而在反思的基礎上重新定義何謂“男性氣概”。從這一意義上說,女性主義是一種方法,它不僅是看見女性的處境,最終也必將意味著全面批判長久以來的社會安排,讓我們看到全新的可能。

          舉報

          文章作者

          一財最熱
          點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