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
8月26日財政部公布2024年7月財政收支情況。2024年1~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2.6%,扣除去年特殊因素影響后可比增長1.2%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2.5%。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支出分別同比下降18.5%、16.1%。我們解讀如下:
公共財政收入恢復
7月財政收入跌幅收窄。2024年7月,全國公共財政收入單月同比下跌1.9%,較6月提升0.7個百分點。按照財政部公布的可比口徑(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業(yè)緩稅入庫抬高基數、去年年中出臺的減稅政策翹尾減收等特殊因素影響)累計同比增速倒推,可比口徑下,7月單月全國一般公共財政收入同比減少0.6%,較6月提升0.5個百分點。
稅收收入同比跌幅略收窄,非稅收入進一步提速。2024年7月,稅收收入累計同比減少5.4%,較上月跌幅收窄0.2個百分點;非稅收入累計同比增長12%,創(chuàng)2023年3月以來新高。
分稅種看,7月稅收增長主要得益于國內增值稅、進口環(huán)節(jié)稅收改善,而國內消費稅、土地及房地產相關稅收增速回落。
1) 國內增值稅和企業(yè)所得稅收入同比降幅收窄,主要得益于基數推升。2024年7月,國內增值稅收入累計同比減少5.2%,較上月跌幅收窄0.4個百分點;企業(yè)所得稅收入累計同比減少5.4%,較上月跌幅收窄0.1個百分點。增值稅和企業(yè)所得稅是中國的前兩大稅種,二者增速為負,表明企業(yè)盈利尚未明顯好轉,經濟復蘇的動能仍有待提升。
2) 進口環(huán)節(jié)的稅收同比提速。2024年7月,進口環(huán)節(jié)貨物增值稅和消費稅累計同比增長1.8%、關稅累計同比-3.7%,分別較上半年提升1.1和1.5個百分點,與進口的恢復相關聯。7月中國進口同比增長7.2%,較上月反彈9.5個百分點。
3) 與居民收入及消費相關聯,國內消費稅、個人所得稅和和車輛購置稅同比增速回落。2024年7月,國內消費稅累計同比增長5.5%,較上半年回落1.3個百分點,未能延續(xù)此前高增長的態(tài)勢。消費稅是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點關注,有望成為地方政府收入增量的來源。與居民消費相關的車輛購置稅拖累加大,前7個月累計同比減少6.5%,較上半年增速回落1.1個百分點。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國內消費稅和車輛購置稅的制約因素在于,居民收入的恢復力度不強。2024年7月,個人所得稅累計同比減少5.5%,較上半年略改善0.2個百分點,但未改負增態(tài)勢。
4) 房地產行業(yè)仍拖累稅收表現,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同比增速回落。2024年7月,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的稅收收入(包括耕地占用稅、房地產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和契稅)累計同比增長1.4%,較上半年增速回落0.5個百分點,對稅收增長形成拖累。
公共財政支出提速
2024年7月,公共財政支出單月同比增長6.6%,達年內最高值,高于3.8%的全年預算支出增速。
公共財政赤字使用進度較快,減收背景下仍保持一定支出力度。今年1~7月公共財政收入完成全年預算的60.6%,為近五年來次低,僅高于2022年;公共財政支出完成全年預算的54.5%,也是五年來次低,僅高于2020年;以使用赤字/(預算赤字+調入資金)衡量的赤字使用率,今年1~7月為32.2%,強于去年同期的21.3%,僅次于2022年同期。
從支出的具體領域來看,公共財政對基建和科技領域的支出提速。
1)投向基建相關領域的支出累計同比增速5.9%,較上半年提升0.9個百分點;尤其是節(jié)能環(huán)保、交通運輸、農林水事務支出,前7個月累計同比增速分別較上半年提升2.3、2和1.4個百分點,僅投向城鄉(xiāng)社區(qū)事務支出的支出增速回落。
2)投向科學技術領域支出累計同比增長3.8%,較上半年提升5.2個百分點,體現政府支持高質量增長的導向。
3)投向民生領域的支出累計同比為-0.5%,較上半年跌幅收窄0.3個百分點。邊際上,教育、衛(wèi)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支出均有恢復,前7個月累計同比增速分別較上半年提升0.5、0.1和0.1個百分點。
廣義財政支出提速
土地出讓對政府性基金收入的拖累加大。2024年7月,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計同比為-18.5%,較上半年回落3.2個百分點;土地出讓金收入累計同比為-22.3%,較上半年回落4個百分點。
政府性基金支出提速,受專項債加速發(fā)行支撐。2024年7月,全國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計同比為-16.1%,跌幅較上月收窄1.5個百分點。1~7月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全年預算的32.9%,全國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全年預算的34.3%,二者均處于2018年以來最低點。2024年1~7月政府性基金收、支缺口為1.79萬億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06萬億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收支缺口主要依靠地方專項債彌補,據財政部負責人介紹,2024年1~7月各地發(fā)行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77萬億元,其中7月單月發(fā)行規(guī)模3500多億元,較去年同期高1500多億元。
我們認為,三季度廣義財政支出有望持續(xù)提速,對穩(wěn)增長形成持續(xù)支撐。2024年1~7月,廣義財政支出累計同比增速為-2.0%,較上半年跌幅收窄0.8個百分點。三季度新增專項債加速發(fā)行,對于政府性基金支出的支撐仍將延續(xù)。截至8月26日,企業(yè)預警通統(tǒng)計的8月已公告發(fā)行新增專項債規(guī)模7217億元,較去年同期高1200多億元;9月份各省計劃新增發(fā)行專項債規(guī)模為6733億元,較去年同期高3100億元左右。
第一財經獲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鐘正生經濟分析”。
北京去年財政形勢好于全國平均水平,債務安全可控,但財政收支緊平衡態(tài)勢加劇,財政發(fā)力需要中央支持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增速,年內首次實現由負轉正。
根據江蘇省財政廳數據,2024年江蘇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10038億元,同比增長約1.1%。
今年以來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社保和就業(yè)支出高于總體增速,基建相關支出與債務付息支出占比有所上升。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持續(xù)用力、更加給力的財政政策,不僅能讓明年的中國經濟走得更穩(wěn)更好,也將促進民生保障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