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
今年8月份車市小幅下降(同比下降1%),其中自主品牌整體上揚,但合資品牌下跌幅度遠超車市大盤。
乘聯(lián)會最新數據顯示,8月自主品牌市場零售120萬輛,同比增長21%,當月國內份額為63%;主流合資品牌零售48萬輛,同比下降27%,當月國內份額僅為25%。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額為16.6%,日系品牌為12.6%,美系品牌為5.7%,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下滑。
當前,新能源燃油車競爭較為激烈,油車份額正在不斷萎縮,這是以燃油車業(yè)務為主的合資品牌銷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今年7月份,新能源車市場份額首次超過燃油車,8月新能源車滲透率進一步提升至53.9%,較去年同期37.3%的滲透率提升16.6個百分點。8月國內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75.9%;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3.5%;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8%。
在8月零售銷量排名前十的車企中,自主品牌占據4個席位,包括比亞迪、吉利、奇瑞、長安。其中,比亞迪仍排在第一,同比增長57.1%,是榜單中漲幅最大的車企;吉利排名第二,同比增長7.7%;奇瑞位列第四,同比增長55.5%;長安汽車則出現(xiàn)了同比18.3%的下跌。
頭部自主車企雖然整體發(fā)展較好,但也出現(xiàn)了分化,長城汽車連續(xù)多個月份跌出零售銷量前十榜單。數據顯示,今年8月長城汽車銷量9.5萬輛,同比下滑17.2%,連續(xù)四個月銷量同比下滑,旗下品牌除了坦克外均出現(xiàn)了下降。
與自主品牌形成鮮明對比,除上汽通用五菱外,排名前十的合資車企零售銷量均出現(xiàn)下降。其中,廣汽豐田同比降幅最大,達到了21.0%;其次是一汽-大眾,同比跌幅達17.7%;上汽大眾、一汽豐田和特斯拉中國分別同比下跌9.1%、5.1%和1.9%。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多年,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和上汽通用經常壟斷“車市前三”寶座。但2022年起這種格局發(fā)生了變化,2023年合資三強中只有一汽大眾守住了前三,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不在前五行列。如今,上汽通用已經跌出了前十。另一方面,此前幾年快速發(fā)展的日系車也只在排名前十的榜單中占據了兩個席位。
今年8月,比亞迪零售達38萬輛,合資車企與其之間的差距已經拉大,排在第三的一汽-大眾零售量為12.8萬輛,也是合資車企中唯一月銷量超過10萬輛的車企,排在第五名的上汽大眾銷量為10萬輛。
而在合資車企中,南北大眾之所以相對領先,除了原有的品牌和用戶基礎外,新能源產品的推出也貢獻了一定的銷量。8月,南北大眾合計批售新能源車2.0萬輛,占據主流合資純電動50%的份額。
整體來看,合資品牌承受較大壓力,尤其是日系車企的銷量跌幅較大。東風日產、東風本田、廣汽本田已經不在前十榜單之列,而廣汽豐田是榜單中8月跌幅最大的車企。
廣汽豐田2022年銷量突破百萬輛,2023年廣汽豐田銷量下跌5.5%至95萬輛。今年以來,廣汽豐田銷量加速下降。今年1月-8月,廣汽豐田銷量44.5萬輛,同比下滑24.9%。受新能源車沖擊等因素影響,廣汽豐田旗下主銷車型凱美瑞、雷凌等銷量下滑在40%左右。近期,廣汽豐田經銷商表示,多地店端已下調銷量指標,降幅約20%,同時通過階梯式獎金池的激勵方式鼓勵經銷商多提車。
在三大日系車企中(日產、本田和豐田),本田是近幾年銷量下降最為明顯的車企。本田在2020年達到了162.7萬輛的銷量巔峰,隨后銷量逐年下跌且跌幅呈現(xiàn)擴大趨勢。
2021年~2023年,本田在中國市場銷量分別為156.15萬輛、137.31萬輛、123.42萬輛,同比分別下滑4.0%、12.07%、10.12%。本田8月在華終端汽車銷量約為5.70萬輛,同比下降44.3%,本田已連續(xù)2個月在華銷量同比跌幅超40%。近日,有消息稱,東風本田正面臨戰(zhàn)略調整,計劃實施一次規(guī)模較大的裁員行動,預計受影響員工數量將達2000人,裁員補償方案為“N+2+1”模式,甚至出現(xiàn)排隊“爭取”裁員名額的現(xiàn)象。
9月10日,東風本田官方微博發(fā)文稱,為保證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經營、加速電動化轉型,東風本田針對生產領域進一步提升人員效能。本次人員優(yōu)化為企業(yè)戰(zhàn)略轉型的階段性調整,公司將堅持“以人為本”的企業(yè)理念,充分考慮員工意愿并依法依規(guī)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
乘聯(lián)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在燃油車市場整體下降的背景下,部分頭部自主品牌的新能源產品已攻入合資品牌的核心細分市場,而錯失新能源汽車增量市場的合資品牌,正遭遇細分市場萎縮帶來的壓力,車企應加快轉型才能面臨未來競爭。
此次春節(jié)期間,在高速公路沿線、商業(yè)中心、核心城區(qū)、旅游景區(qū)等場所迎來新一輪的充換電需求高峰,這不僅是對充換電基礎設施的一次重大考驗,也是對整個行業(yè)服務水平的挑戰(zhàn)。
在主流進口豪華品牌中,雷克薩斯是唯一一家未實現(xiàn)國產化的汽車品牌,一直以進口的身份在中國市場銷售。
國家信息中心正高級經濟師徐長明表示,市場變化太大了,已經到了一個歷史節(jié)點,預計今年汽車(乘用車)銷量達2300萬輛,自主品牌上漲11個點左右,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占比為4:6。
合資B級車價格不斷下探,跌破20萬元價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