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
(本文作者飯統(tǒng)戴老板)
2024年的秋天,股票市場與其說是一門投資學,不如說是半個娛樂圈。
在網(wǎng)文小說圈里,作者從斷更去牛市追逐自由,到“虧麻了已老實”,只需要一個國慶節(jié);在脫口秀的節(jié)目里,A股是呼蘭的靈感繆斯,能讓他從開心1點躥到開心3300點。
就像彩票池必須適時地開出一個天降幸運兒,銷售收入才能繼續(xù)保持增長一樣,牛市敘事里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新手也能致富的故事。幾乎是踩著老股民們意料之中的節(jié)奏,“95后碩士碼農炒股16天狂賺112萬”就登上了熱搜。當事人發(fā)出自己只是個例,大家不要盲目地風險提示,放在百萬級的資本利得面前,多少顯得蒼白無力。
在絕大部分要素上,這個市場和過去并沒有太多的不一樣:牛市總是人聲鼎沸的,總是套牢者先嘗到一點甜頭的,總是不會漲到天上去的。
但這一次的牛市,又因為“推薦算法”的存在,而變得不太一樣。
泛濫的抖音炒股學
當A股成為了全民熱議的對象時,由上海爺叔引發(fā)的抖音炒股學正在成為一個悄然興起的分支。
今年夏天,上海爺叔在一則視頻當中公開預測大盤將在9月19號開始反轉,一直到9月底連續(xù)中大陽線。“我名字都給它取好了,叫愛在深秋!”這種激進的預測最終在9月下旬得到了部分驗證,也成為了他破圈的導火索。
此后,伴隨著股市的連續(xù)上漲,上海爺叔也表達欲拉滿,“漲得你頭暈目眩”“買得偉大,虧得光榮”等金句讓他成功爆火,成為了為數(shù)不多沒有任何視頻賬號認證的財經(jīng)頂流之一。截至10月19日,抖音中#上海爺叔#、#愛在深秋上海爺叔#、#上海爺叔愛在深秋#等話題視頻播放量接近14億次[1]。
上海爺叔的爆火雖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面對著由此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級流量,抖音平臺上也開始興起了一陣復刻之風。事實上,上海爺叔能夠破圈的背后,除了市場本身關注度提升的原因外,簡單粗暴地做多觀點、行情預測也正切中了短視頻炒股學徒的“剛需”。
深諳流量之道的大藍便學習到了其中的精髓。
A股行情爆發(fā)之后,健身教練出身的大藍便迅速明確了賽道,在國慶期間接連發(fā)布了多條A股相關的視頻。其不僅在標題上采用了“新手炒股賺錢買哪只股票”“公開預測8號股票漲跌”等對新股民極具誘惑性的詞匯;同時也在視頻中用“你們相信我,節(jié)后(股市)必爆炸!”等更加夸張的表述,配合怒吼聲和肢體語言進一步煽動情緒。
病毒式傳播必須要有點睛之筆的話術,大藍也如法炮制出“全倉猛干”作為自己的代名詞。
這種較上海爺叔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模仿也成功讓他收獲了流量。蟬媽媽數(shù)據(jù)顯示,從9月30日到10月8日,“大藍”漲粉近百萬;“大藍”視頻的日點贊總量也在9月24日至10中旬由22萬漲至350萬,評論數(shù)由1.4萬增至40萬,后回落穩(wěn)定在20萬[1]。
大藍在流量上的成功進一步催生出了許多的股評老師,并在算法的推動下實現(xiàn)批量地分發(fā)。這讓即便是不炒股的抖玩?zhèn)?,只要被大藍的夸張表演和話術吸引過去三秒鐘,整個國慶都會被滿屏的做多A股、我來薦股的短視頻所包圍,批量制造FOMO焦慮。
抖音炒股學逐漸興起,另一邊傳統(tǒng)金融網(wǎng)紅們則陷入了一場純粹內耗的口水戰(zhàn)。
10月12日傍晚,股市史無前例的波動進入雙休日的中場休息,而兩位財經(jīng)大V在微博上唇槍舌劍的截圖突然出圈。一邊是高舉做多中國旗幟的宏觀經(jīng)濟學家任澤平,一邊則是瘋狂提示風險的私募基金經(jīng)理但斌。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但斌和任澤平都身處于不同的賽道上:前者通過日更20多條微博的勤奮打造了“前有茅臺,后有AI”的投資人設;后者則是在帶貨生發(fā)水之余,接地氣地指點財經(jīng)江湖。
即便仍然活躍在臺前,影響力終究是無可避免地式微。
以任澤平為例,2014-2015年的成功讓他成為了機構間的座上賓。但在之后的近十年中,純多頭的人設讓當初的預測成功更像是機緣巧合下的偶然。尤其是2016年全面唱多、2021年鼓吹新能源行業(yè)的行為使他的專業(yè)度受到了全方位的質疑。失去了B端的信任度之后,任澤平也把內容調性往C端流量上進行了更加徹底地下沉。
10月4日,任澤平在微博上振臂一呼“10月8日開盤即收盤,早早下班”,極其通俗、簡單的語言風格,拉滿了傳播度??墒?,這種自降專業(yè)度的做法,引來了但斌的不滿。此后兩周,兩人在“但斌到底愛不愛國,任澤平到底是不是小丑”的拉扯里,為群眾貢獻了一場建設性為零的論戰(zhàn),最終以雙雙被禁言落下了帷幕。
不過,專業(yè)金融機構們的“下沉”,卻遠沒有到此結束。
投資“加速器”
抖音炒股學的風靡之下,整個金融行業(yè)也按下了快進鍵。
畢竟,傭金改革之下,過去高度依賴基金分倉的券商研究所業(yè)務,因為傭金費率的大幅下降而遭遇收入滑坡。今年7月1日新規(guī)正式落地,券商研究所陸續(xù)傳出降薪裁員的消息,生存焦慮在行業(yè)內彌漫。
屋漏偏逢連夜雨。公募基金自身的降費大潮又推動了內部的降本增效,選擇合作的券商研究所自然也就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地縮減。與此同時,過去作為券商研究所主要收入來源的公募主動權益基金份額持續(xù)萎縮,新發(fā)也抵不過低費率ETF的熱鬧,都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賣方研究所傳統(tǒng)商業(yè)模式凋零,在尋求自救或是創(chuàng)收轉型的過程中,去下沉市場尋求增量,本就無可厚非。但不怕不專業(yè),就怕沒人看的流量追逐賽,也加速了市場周期的演變:這一波快牛的速度,的確是令所有人頭暈目眩。
其中最直觀的,便是行情波動的加劇:上證指數(shù)在短短6天內上漲了26.95%,即便是在1999年的6.19行情以及2014年末杠桿牛啟動期間,達到這一漲幅都分別用了16天和23天。與此同時,A股的成交總額也在2024年10月8日達到了3.45萬億元,而在這波行情之前最高為2015年5月28日的2.36萬億元。
此次脈沖式行情漲幅為歷史最高(6個交易日),圖片來源:同花順投資助手
流量在助力上漲情緒的同時,也同樣讓下跌變得更加“酣暢”。在10月8日達到高點之后,上證指數(shù)在此后的7個交易日內跌幅一度達到了9.18%,讓一批節(jié)后涌入其中的投資者實現(xiàn)了大幅虧損。某90后四個交易日合計虧損32萬元的事例更是一度登上了微博熱搜。
短短十多個交易日,市場就讓身處其中的投資者經(jīng)歷了一個完整的情緒周期:從低迷到亢奮再到低迷,而流傳于各大微信群中的段子《牛的一生》便是這種情緒最真實的寫照。
當然,也不是只有A股被互聯(lián)網(wǎng)流量解構了嚴肅性,人人心中的優(yōu)等生——美股市場,也在經(jīng)歷著相似的影響。
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2021年年初散戶在GME上暴打空頭的故事:散戶們在基思-吉爾(Keith Gill)的號召下在GME上團結起來迅速拉高GME的股價,10個交易日16倍的漲幅讓許多做空機構在該股上爆倉。網(wǎng)紅基思-吉爾(Keith Gill)一戰(zhàn)成名,成為了美股散戶之王,然后在獲利4800萬美元后急流勇退,停止更新。
而諸多因為情緒而跟隨的散戶則承擔了GME股價達到最高點后五個交易日內72.37%的跌幅。
有意思的是,時隔三年,Keith Gill在X上發(fā)布了一組與市場毫不相關的圖片,但龐大的流量加持下,GME股價當日漲幅達到了74.4%,次日進一步上漲60.1%。
就像是在Keith Gill回歸時發(fā)出“我不在乎我是否會損失更多的錢,我會在跟注中全力以赴”言論的散戶一般,投資的復雜,在娛樂至死的流量里,已經(jīng)變得不那么重要。嚴肅的財務報表和投資邏輯,都不如一句:家人們,跟我一起上。
尾聲
經(jīng)歷了短暫又瘋狂的躁動后,市場逐漸歸于更加平靜的箱體震蕩。行情不再用直線拉升刺激踏空者們脆弱的神經(jīng),資本市場的關注點也重新聚焦到了更為客觀的上市公司三季度業(yè)績和公募基金三季度報告上。然而,乏善可陳的數(shù)字,終究沒能給指數(shù)帶來進一步上漲的動力。
對于大多數(shù)職業(yè)基金經(jīng)理來說,雖然同樣經(jīng)歷著這種史無前例的波動,但報告季的寫作仍然保持著一如既往的風格,更多地談論宏觀經(jīng)濟、行業(yè)景氣或是安全邊際。
而南方基金的張延閩則開始思考新媒體時代下,新生代投資者“金融行為和社交行為的邊界感已經(jīng)非常模糊……他們以更戲謔和嘲諷的世界觀去參與游戲,常常將注意力驅動投資做到極致化”,“或許可見的未來,這種波動率就是我們需要面臨的常態(tài),怎么去適應它,并且利用它是我們當下在迭代投資框架所思考的問題”。
畢竟,如果大量的邊際增量是以一種非理性的態(tài)度參與到股票市場當中,他們也許不會改變均值回歸的客觀規(guī)律,但終究會讓理性的回歸之路變得更加漫長。
這是大多數(shù)主動權益基金經(jīng)理在這個信息平權的時代里不得不承受的考驗。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參考資料
[1]當A股在抖音算法里狂奔,信風TradeWind
截至10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的托管余額4.29萬億元,占中國債券市場托管余額的比重為2.5%。
與活躍資本市場、提升投資者信心的表述不同,提振資本市場就是要采取各種政策與措施,推動股票市場走出熊市,走向牛市,進而激發(fā)出股票市場對整個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動機功能與催化劑作用。
要延續(xù)5%左右的趨勢增速,則需要在終端需求領域形成進一步修復性的驅動,比如居民消費、保障房或部分基建領域、制造業(yè)領域。
貨幣政策新工具如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的創(chuàng)設,不僅直接影響上市公司、銀行和股票市場,還通過股市上漲帶來的賺錢效應擴大居民消費,實現(xiàn)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