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
為反制美國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10%關稅,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日前發(fā)布公告,將對原產于美國的原油、液化天然氣(LNG)、煤炭等部分進口商品分別加征10%、15%、15%的關稅,自今年2月10日起實施。
其中,原產于美國的原油、LNG是本次被加征關稅產品中貿易金額最大的兩類產品。根據(jù)海關總署數(shù)據(jù),2024年中國進口美國原油和LNG的金額分別為60.19億美元和24.15億美元,總金額達84.3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600.33億元)。
在行業(yè)人士看來,由于全球油氣市場當前處于供過于求狀態(tài),且中國油氣進口具有多元化特征,美國油氣在中國進口油氣總量中占比不高,因此,本輪加征關稅對中國油氣市場的供應影響有限,反之,美國出口到中國的油氣資源規(guī)?;驅⑾陆?,需轉向中國之外的出口目的地。
轉賣美國LNG合約資源
“美國LNG資源在中國LNG進口結構中占比偏小,且歷史上加征美國LNG關稅對我國天然氣市場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預計本次加征關稅對我國天然氣市場大局不會造成影響,只是相應進口企業(yè)或面臨成本升高風險。”卓創(chuàng)資訊天然氣高級分析師馮海城如是表示。
美國自2023年首次成為LNG第一大出口國后,至今其LNG出口能力和出口量仍穩(wěn)居全球首位。中國自2016年開始進口美國LNG資源,但美國LNG在我國LNG進口結構中占比不高。據(jù)海關總署數(shù)據(jù),2024年中國自美國的LNG進口量為415.8萬噸,占全部LNG進口量的5.4%,僅占中國整體天然氣供應的1.3%,在中國進口LNG來源國里排名第5位。
同時,在油氣增儲上產七年行動計劃和LNG進口結構多元化方針指引下,國產氣和進口管道氣正在成為滿足新增需求的主力。卓創(chuàng)資訊《2024-2025中國天然氣市場年度報告》顯示,預計2025年國產天然氣增量將達到132億立方米,管道天然氣進口增量將達到79億立方米,疊加我國推進儲氣調峰方面的成果,在2024年供需面基本寬松的情況下,2025年天然氣供應能力將得到有效保障。
此外,結合歷史情況看,在特朗普的上一屆任期間,為反制美國貿易政策,中國于2019年6月開始對美國LNG加征25%的關稅,并在同年3月開始停止進口美國LNG,直至2020年2月后逐步豁免,而彼時該政策對我國天然氣市場影響甚微。馮海城介紹,得益于國產氣穩(wěn)定增產、管道氣基礎量保障及LNG多元化進口構成,我國天然氣供應量同比增速在2019年仍保持較高水平,且當年國內LNG均價同比增幅下滑了13%,經(jīng)貿摩擦并未引發(fā)國內LNG市場震蕩。
業(yè)內人士認為,本次加征美國LNG關稅對中國整體能源供應及安全影響甚微,短期影響將主要集中在持有長協(xié)合同的企業(yè)層面。而對美國來說,其LNG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或將大幅下滑。
加征關稅的直接影響就是抬高中國企業(yè)或消費者進口成本。馮海城預計,以2024年LNG進口均價粗略計算,進口成本或升高600元/噸左右。另據(jù)隆眾資訊介紹,由于美國LNG進口成本相對中國LNG進口均價來說較高,中國自美國進口LNG長期存在利潤倒掛現(xiàn)象。近五年,中國進口美國LNG平均利潤為-306.23元/噸。這意味著,若加征關稅開始實施,中國自美進口LNG利潤倒掛現(xiàn)象將更為嚴重。
“加征關稅將削弱美國進口LNG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預計今年來自美國的LNG進口量將有所下降。同時與美國LNG項目簽訂長期合同的中國買家或將把貨物轉售給其他地區(qū)進口商。”清燃智庫總經(jīng)理兼首席信息官黃慶告訴第一財經(jīng)記者,2020年以來中國進口企業(yè)與美國出口商簽訂多份LNG購銷合同,目前執(zhí)行中與待執(zhí)行的共22份,合同量合計2556萬噸/年,2025-2028年將是合同量執(zhí)行大幅增長階段。“部分中國企業(yè)已在評估加征關稅影響,預計會增加轉賣美國資源至需求量較大的歐洲市場,再從國際市場進行現(xiàn)貨采買,其LNG交易頻率或將增加。中國進口企業(yè)受貿易摩擦實際影響相對較小,但其繼續(xù)簽訂美國長協(xié)的積極性或將下降。”
金聯(lián)創(chuàng)天然氣分析師高永錄解釋稱,美國長協(xié)的靈活性將給予買家貨物調整及處理的余地。一方面,美國LNG合約采取離岸價(FOB)模式,不設目的地限制,買方可以將所購資源用于進口,也可以自主轉賣船貨;另一方面,美國LNG合約沒有“照付不議”限制,買家若出現(xiàn)違約情況,往往只需向賣家支付液化加工成本。
關稅或抑制石油需求
“近幾年來,雖然美國不斷發(fā)動針對各國的貿易戰(zhàn),但其中很少涉及原油,即使是2018年美中貿易戰(zhàn)期間,原油都被排除在了加征關稅的行列之外。而此次原油被納入加征關稅的范疇,可見我國維護自身權益的決心。”金聯(lián)創(chuàng)原油市場高級分析師奚佳蕊表示,隨著美國原油進口成本抬高,中國原油進口企業(yè)將轉向尋求增加其他國家的進口原油,除非美國原油有更大的折扣力度,才能維系住中國這一重要原油輸出地。
2015年12月美國解除原油出口禁令,自2018年開始反超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自此原油產量不斷提高。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凈進口國,自2016年開始進口美國原油。根據(jù)海關總署數(shù)據(jù),2024年中國進口美國原油963.97萬噸,占原油進口總量的1.74%,美國在中國進口原油來源國中排名第11位;對應進口金額60.1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28.5億元),占中國原油進口總金額的1.85%。
市場認為,此次原油加征關稅的針對性較強,因為特朗普上臺后提出原油增產計劃,預計大量原油出口增量將傾向亞太地區(qū),以中國和印度為主。能源資訊機構專家鐘健表示,自2022年初俄烏沖突之后,美國原油出口已從2021年的日均296萬桶大幅增長40%至2024年的414萬桶,從數(shù)據(jù)增長趨勢判斷,美國對歐洲市場的“補缺”出口已趨近飽和。若按照特朗普設想的進一步擴大原油出口,那么其最有潛力的出口地是在中國。鐘健預計,若加征10%關稅,以當前74美元油價估算,每桶原油將增加約10美元的進口成本,預計今年中國對美原油進口規(guī)模將進一步縮小。
“對于全球原油市場來說,中美之間持續(xù)貿易緊張可能會抑制對石油的需求,從而使油價持續(xù)承壓。”奚佳蕊表示,自特朗普上臺以來,其嚴厲的貿易政策已令國際油價不斷下跌,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已從1月17日的77.88美元/桶降至2月4日的72.70美元/桶,降幅超過7%。
一名長期從事國際LNG貿易的行業(y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jīng)記者,從目前的形勢看,油氣消費市場提前達峰的可能性較高,“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首次超過燃油車,汽油消費下滑;天然氣領域,國內LNG價格與亞太LNG到岸價格指數(shù)JKM長期倒掛,‘高價氣’賣不進來。因此,中國加征美國油氣關稅不會對中國油氣供應或進口成本產生較大影響。”
2月2日,特朗普再次表示,計劃盡快對歐盟商品征收關稅。歐盟方面則表示,將對美國采取反制措施。
日韓國內正密切關注美國新政府最新的關稅政策。
在美國推遲對墨西哥征收關稅的消息傳出后,三大股指盤中跌幅收窄。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表示,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決定將暫緩對加拿大產品加征關稅,為期至少30天。加拿大方面也放棄實施報復性關稅。
2025年將是WTO的關鍵一年,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會對漁業(yè)補貼、爭端解決改革、發(fā)展和農業(yè)等關鍵問題的談判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