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
3月5日,上海YOUNG劇場發(fā)布2025年春夏演出季。
演出季以“不在別處”為主題,通過六大主題板塊,約40臺100余場戲劇演出,邀請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創(chuàng)作者們,在劇場與觀眾產生連結。
今年,YOUNG劇場推出全新企劃“香港·藝術自在嘢”,邀請香港當代劇場領軍人鄧樹榮的獨白劇場《自在的一小時》、林豐×夏永康音樂與影像現場《夜曲》、香港藝術節(jié)委約作品《狂人派對》、林奕華《什么是舞臺》系列大師課、以及焦媛獨角音樂劇 《約定·香奈兒》。這些作品將在YOUNG劇場香港藝術月輪番登臺,共同展現上海與香港雙城的文化圖景與藝術多樣性。據了解,此次林奕華《什么是舞臺》系列大師課開票后已悉數售罄,未來將有望成為長期運營的項目落地YOUNG劇場。
“在地文化觀”是YOUNG劇場今年推出的另一全新板塊,集合了上海民族樂團、上海京劇院、上海昆劇團、上海評彈團、上海芭蕾舞團等本地知名院團的優(yōu)秀代表作品,涵蓋了戲曲、舞蹈、話劇、音樂會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名家名團的歷史傳承與創(chuàng)新。
“身物地景學”板塊,將邀請來自歐陸乃至世界各地的海外劇團,展現異國的身體哲學和物件美學。包含了當代“紀錄劇場”的開拓者,德國里米尼紀錄劇團關于AI與機器人的劇場討論《恐怖谷》;秘魯廚房劇場《我食故我在》、英國音樂肢體劇 《生之奇跡》、中德共創(chuàng)紀錄劇場《對媽媽,我想……》等多部女性議題作品;以及來自上法蘭西魯貝國家編舞中心的《腦海中的魔怪》。
此外,“劇場演化論”“開箱!YOUNG世代”“有氧天真態(tài)”等YOUNG劇場特色節(jié)目板塊仍將帶來如話劇九人、新青年劇團、深圳木偶藝術劇院、法國拉哈維劇團等國內外精品劇團的優(yōu)秀作品。在成功舉辦三屆“GOAT構特別青年劇展”之后,YOUNG劇場與聲囂聯合推出“2025原創(chuàng)劇本聯合孵化計劃”,希望從源頭上搭建與戲劇人才的鏈接,創(chuàng)作更多優(yōu)質原創(chuàng)內容。
開幕兩年多時間,YOUNG劇場以“年輕力、戲劇場、無邊界”為理念,持續(xù)引入和策劃優(yōu)質內容和活動。劇場也打造了包括“楊娃娃”“楊聲器”“開放劇場”在內多個藝術普及和教育品牌,讓普通市民有機會走進劇場,感受藝術的魅力。
今年,YOUNG劇場在原有專業(yè)藝術教育品牌的基礎上升級,推出“月月有‘公益’、月月有‘大師’、月月有‘開放’”的“美育Pro計劃”,進一步拓寬劇場邊界,降低觀演門檻,打造具有區(qū)域特色和公益屬性的藝術美育平臺,滿足市民文化需求。
2025春夏演出季期間,YOUNG劇場將推出惠民公益演出,包括上海京劇院《昭君出塞》、上海評彈團《高博文說繁花》、李建軍作品《世界旦夕之間》、南京青年戲劇匯獲獎作品《我們回家吧》《海浪來襲時》、陳鋼《永遠的微笑》等,涵蓋戲曲、話劇、音樂會等形式。公益演出全場平均票價為100元以下。結合“3.8婦女節(jié)”YOUNG劇場與上海京劇院共同策劃推出的“刀馬旦”經典京劇系列演出,感受國粹藝術唱念做打中的她力量。
第一財經對話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談了談老牌劇場如何策劃音樂科技融創(chuàng)節(jié),怎樣為觀眾帶來全新的體驗。
2025上海·靜安戲劇節(jié)將于4月25日至6月2日舉辦,呈現20部、84場次的中外戲劇佳作,其中超過85%為上海首演,國際劇目占比過半,且近9成為中國首演。
2018年,陳丹丹和凌伶創(chuàng)辦小頑家兒童戲劇,希望通過劇目的引進和創(chuàng)制,為中國市場帶來更先進的兒童戲劇理念。
上海西岸大劇院正式開業(yè),未來三個月將呈現多元演藝內容,旨在打造一個開放共享的綜合性表演藝術空間。
最受矚目的三部電影《初步舉證》《還有明天》《想飛的女孩》分別來自英國、意大利和中國,前兩部的豆瓣評分在9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