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
*美國股市連續(xù)第二日遭遇拋售
*三大股指創(chuàng)下自2020年3月疫情爆發(fā)以來最大兩日跌幅
*美聯(lián)儲主席鮑威爾警告關稅對通脹的影響
當地時間4月4日,美國股市連續(xù)第二個交易日下跌。納斯達克指數正式跌入熊市,道瓊斯工業(yè)指數也確認進入調整區(qū)間,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迅速升溫。
標普500指數兩日累計下跌逾10%,創(chuàng)下自2020年3月疫情初期以來最大兩日跌幅,道指和納指也分別下挫9.3%和11.4%。市場恐慌情緒飆升,CBOE波動率指數(VIX)收于四年來新高。
截至收盤,納斯達克下跌962.82點,跌幅5.82%,報15587.79點;較去年12月創(chuàng)下的歷史高點已累計下跌逾22%,正式進入熊市。道瓊斯指數大跌2231.07點,跌幅5.5%,報38,314.86點,較高點回落超15%,確認進入調整區(qū)。標普500指數則暴跌322.44點,收于5074.08點,跌幅5.97%,創(chuàng)下近一年新低。
特朗普政府宣布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將貿易壁壘提升至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投資者擔心,這一舉措不僅將加劇全球貿易摩擦,還可能誘發(fā)經濟衰退。多個主要貿易伙伴迅速作出回應,英國、澳大利亞和意大利緊急召開會議,商討應對措施。
摩根大通將全球經濟在年底前陷入衰退的可能性預估從40%上調至60%。Interactive Brokers首席策略師Steve Sosnick指出:“眼下的關鍵在于政府是否會堅定執(zhí)行這些政策。從市場反應來看,投資者顯然已經投下了反對票。”
美聯(lián)儲主席鮑威爾在周五就關稅問題公開表態(tài),稱新一輪關稅“遠超預期”,并可能推動通脹上行、抑制經濟增長。他指出,目前仍無法確定美聯(lián)儲應如何應對,“前景高度不確定,就業(yè)和通脹風險都在上升。”
全周來看,標普500累計下跌9.1%,道指跌7.9%,納指跌10%。標普11大板塊全線下挫,跌幅均超過4.5%,其中能源板塊連續(xù)第二天領跌,跌幅達8.7%。美油價格同步下挫,5月交割的WTI原油暴跌7.41%,收于每桶61.99美元;布倫特原油下跌6.5%,報65.58美元。
銀行股承壓,美債收益率大幅下滑令金融板塊承受重壓。標普銀行指數下跌7.3%,顯示出市場對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正迅速蔓延至信貸領域。芯片制造商受創(chuàng),費城半導體指數(SOX)再跌7.6%,前一交易日跌幅高達9.9%。
中概股大幅下挫,京東、阿里巴巴和百度均跌超7.7%。
蘋果重挫7.3%,成為權重股中表現最差之一。
除了美股外,全球股市也普遍遭受重創(chuàng)。加拿大多倫多股指確認進入調整區(qū)間,阿根廷主要股指一度暴跌7.4%,墨西哥和巴西股市也分別下跌逾5%和3%。貴金屬市場同樣動蕩,COMEX黃金期貨收跌2.76%,報每盎司3,035.4美元;白銀期貨大跌8.57%,收于29.23美元。
美股暴跌兩日 6萬億美元市值蒸發(fā) 特朗普關稅政策或導致美股進一步下挫;全球商品市場上周五齊跌 能源和貴金屬板塊首當其沖。
納斯達克指數重挫5.97%,收于 16550.61點,錄得2020年3月疫情爆發(fā)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鮑威爾將當前的增長和通脹風險描述為“過渡性的”,市場對此反應積極,推動美股、美債和美元匯率止跌回升。
今年以來,歐美股市與A股、港股走勢顯著分化,美股科技股暴跌,A股和港股則呈現科技牛行情。
造成近期美股暴跌的原因有三個:市場開始質疑人工智能熱出現了泡沫、美聯(lián)儲遲遲不予降息、美國失業(yè)人數上升引發(fā)經濟衰退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