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精品国产日韩专区欧美第一页,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亚洲综合另类专区在线

          首頁 > 新聞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華福證券時隔四年斬獲首單IPO,全面注冊制時代中小券商奮力“突圍”

          第一財經 2023-02-20 22:21:08

          作者:林斐洛 ? 沈秋    責編:鐘強

          如何夾縫中突圍求生,是中小企業(yè)普遍面臨的挑戰(zhàn)。

          2月20日,真蘭儀表(301303.SZ)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保薦券商和主承銷商皆為華福證券。上市首日,該股報收34.01元/股,漲26.9%。

          這是華福證券四年來第一單IPO,上一次保薦企業(yè)成功上市還是在2019年。當年7月23日,國林科技(300786.SZ)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

          事實上,投行業(yè)務向頭部券商集中的趨勢早已出現,而疫情三年更加強化了“強者恒強”的局面。如何夾縫中突圍求生,是中小企業(yè)普遍面臨的挑戰(zhàn)。

          “今年可能是券商拼殺非常激烈的一年。”一位華南券商人士對第一財經分析稱,疫情三年,券商整體業(yè)務都受到影響,做得不好也都有一個共同的借口。但是,現在疫情過去了,真正的競爭剛剛開始。

          伴隨2月17日全面注冊制制度規(guī)則正式實施,IPO持續(xù)擴容是確定趨勢,更多的企業(yè)尋求上市,更多的上市公司尋求并購、再融資,對券商而言無疑是確定性利好。但是,機會并不是平均的。

          業(yè)內人士直言,如何抓住全面注冊制機遇、搶占客戶,已經成為擺在中小券商面前的首要生存問題。

          “老牌”券商的新起點

          真蘭儀表的保薦券商和主承銷商均為華福證券,是一家成立三十多年的老牌券商。

          資料顯示,華福證券前身為福建省華福證券公司,成立于1988年。2003年增資改制并更名為廣發(fā)華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更名為華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為福建省屬國有金融機構。

          截至目前,華福證券第一大股東為福建省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為36%;第二大股東為福建省投資開發(f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為33.71%;第三大股東為福建省交通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為20%。

          華福證券同時持有證券經紀、融資融券、資產管理、保薦承銷和新三板主辦等完整的證券全牌照業(yè)務體系。

          跟其他中小券商類似,華福證券近幾年業(yè)績壓力較大,投行業(yè)務也面臨不小挑戰(zhàn)。不過,華福證券目前“突圍”姿態(tài)明顯。就在上個月,華福證券換帥,原董事長黃金琳到齡退休,蘇軍良接任,并擔任華福證券黨委書記。蘇軍良目前擔任福建省金融投資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曾在興業(yè)銀行系統(tǒng)工作30年。

          中小券商“突圍”時刻

          全面注冊制落地實施,A股有望再迎IPO大時代,券商將獲直接利好。不過,在業(yè)務供給整體提升的同時,中小券商面臨的競爭壓力也在加大。

          一方面,龍頭券商優(yōu)勢持續(xù)積聚。中信證券就在研報中表示,全面注冊制實行將加速投行業(yè)務向頭部券商集中,主板項目儲備充足券商受益;中信建投也在研報中指出,全面注冊制背景下整體市場IPO規(guī)模有望進一步放量,直接利好券商投行業(yè)務,頭部券商更加專業(yè)化的項目選擇、質量審核、研究定價等能力優(yōu)勢將進一步被放大。

          具體到投行業(yè)務來看,中小券商壓力也不斷凸顯。

          從行業(yè)整體情況看,IPO撤否率是衡量投行執(zhí)業(yè)質量的關鍵指標,而IPO頻頻撤回的情況在中小券商中較為常見。

          2022年全年,IPO終止審查及終止(撤回)合計231家,注冊制板塊186家企業(yè)撤回,創(chuàng)業(yè)板是撤單“重災區(qū)”,數量逾百家。其中,中小券商投行業(yè)務量少、撤否率高。比如,國都證券、申港證券等5家,均僅有1單IPO項目且主動撤回,撤否率達100%。中天國富年內有7單IPO項目,其中3單撤回,2單被否、1單不予注冊。

          上述券商人士分析稱,全面注冊制時代到來,擬上市企業(yè)和上市公司數量會持續(xù)增加,對券商行業(yè)整體是利好的,業(yè)務供給會大量增加。但是機會并不是平均的,大券商的業(yè)務集中度會快速提升,這個趨勢在過去幾年就已經比較明顯。

          “一方面,大券商在疫情期間通過配股等方式積極融資,積累規(guī)模,這些規(guī)模在市場恢復之后就會變成利潤;與此同時,券商的客戶也在疫情期間經歷了一輪洗牌,大的企業(yè)抗風險能力強得以生存下來,中小企業(yè)受到巨大沖擊,有的甚至退出市場。”該人士認為,對中小券商而言,必須更早地介入客戶,為他提供價值,同時長期陪伴,滿足客戶各方面的發(fā)展需求。

          “一次性向客戶銷售某項具體服務或產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他表示,現在就是中小券商不得不面對的“突圍時刻”。

          以華福證券為代表的中小券商突圍之路才剛剛開始。

          舉報
          第一財經廣告合作,請點擊這里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chuàng),著作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第一財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財最熱
          點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