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
6月美聯儲議息會議如期暫停加息,但經濟預測暗示年內或仍有2次加息,此前市場主流預期認為年內僅加息1次。不過,鮑威爾講話對未來的利率決策表態(tài)模糊,關于繼續(xù)加息的討論不多,但強調今年不應該降息。
我們仍傾向于認為,美聯儲會在7月完成最后一次加息、年內不降息。但下半年,美國通脹數據改善的幅度或更小,且通脹回落更需要以經濟降溫為前提。美聯儲或有意令最后一次加息“懸而未決”,起到事實上延長緊縮周期的效果。對市場而言,應警惕三季度市場風格可能出現由“寬松交易”再到“緊縮交易”的反復。
會議聲明:如期暫停加息
美聯儲6月議息會議聲明,宣布暫停加息,即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5.00%~5.25%目標區(qū)間,符合5月會議后的市場主流預期。同時,美聯儲維持其他政策利率:1)將存款準備金利率維持在5.15%;2)將隔夜回購利率維持在5.25%;3)將隔夜逆回購利率維持在5.05%;4)將一級信貸利率維持在5.25%??s表方面,美聯儲將維持原有計劃,即每月被動縮減600億美元國債和350億美元機構債券和MBS。
經濟和政策描述部分,6月聲明幾乎沒有變化,僅在宣布維持利率不變后,補充解釋了此舉目的是“使委員會能夠評估更多信息及其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經濟預測:上修經濟預期,預計再加息50BP
美聯儲6月發(fā)布的經濟預測(SEP),相較3月的主要變化包括:1)明顯上調2023年經濟增長預期,由0.4%至1.0%;2)明顯下調2023年失業(yè)率預期,由4.5%至4.1%;3)明顯上調2023年核心PCE通脹率預期,由3.6%至3.9%;4)明顯上調2023年聯邦基金利率預期,由5.1%至5.6%。這些數據表明,美聯儲認為今年美國經濟韌性更強,核心通脹壓力也更為頑固,因此需要采取額外的“緊縮鞏固”。
具體來看:
1)經濟增長方面,明顯上調2023年實際GDP增速0.6個百分點至1.0%,小幅下調了2024、2025年實際GDP增速0.1個百分點,分別至1.1%、1.8%。同時,維持長期經濟增速預期1.8%不變。
2)就業(yè)方面,明顯下調2023年失業(yè)率預測0.4個百分點至4.1%,同時小幅下調了2024、2025年失業(yè)率0.1個百分點至4.5%。維持長期失業(yè)率預期4.0%不變。
3)通脹方面,小幅下調2023年PCE同比增速預期0.1個百分點至3.2%,但明顯上調同期核心PCE同比增速預期0.3個百分點至3.9%;預計2024和2025年PCE和核心PCE同比分別回落至2.5%和2.1%左右,與上一次預期一致。
4)利率與點陣圖方面,委員們進一步上修2023年末利率預期50BP至5.6%,同時也相應上修2024和2025年利率預期。點陣圖顯示,在17位委員中,有9位委員預計2023年末利率到達5.5%~5.75%區(qū)間,較當前水平高出50BP;有4位委員預計年內僅加息25BP,2位預計不加息,3位預計加息超過50BP。換言之,絕大多數委員預計本次會議后,或還有至少1次加息;多數委員預計至少還有2次加息。本次點陣圖顯示的加息預期,高于會議前CME利率期貨市場預期,此前市場主流預期認為7月或加息一次(63%),預計終端利率到達5.5%~5.75%的概率不足10%。
6月會議聲明及經濟預測公布后,由于點陣圖利率預期高于市場預期,市場感受偏鷹:10年美債收益率一度躍升7BP至3.85%,刷新本周新高;美股三大股指一度跳水,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均由漲轉跌,盤中曾經下跌0.7%~0.8%左右;美元指數由102.8附近一度躍升至103.3;黃金價格一度下跌10美元/盎司至1944美元/盎司。
鮑威爾講話:加息“速度”讓位于“高度”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聲明發(fā)布半小時后發(fā)表講話并接受采訪。整體來看,鮑威爾講話的鷹派程度弱于經濟預測所傳遞的信息:關于為何暫停加息,鮑威爾稱目前加息更不追求“速度”,但仍較關注“高度”;但他避免使用“跳過加息”(skip)的表述,旨在傳達美聯儲尚未就7月會議做出決策。關于未來的利率決策,鮑威爾關于繼續(xù)加息的討論不多,但強調今年不應該降息,而明年通脹回落后可能降息,以“維持”實際利率不變。關于經濟和通脹前景,鮑威爾的引導并未超越經濟預測,認為美國經濟“軟著陸”仍有可能的同時,也暗示“遏制通脹”的重要性仍然高于“呵護經濟”。
鮑威爾講話后,市場情緒有所緩和:10年美債收益率由3.85%回落至3.8%附近;美股三大股指集體轉漲,納指、標普500和道指當日分別收漲0.78%、0.39%和0.08%;美元指數由103.3回落至103附近;黃金價格重回1940美元/盎司上方。
具體來看:
1)關于暫停加息。多數記者就本次會議暫停加息提問,尤其考慮到經濟預測暗示“應該”再加息50BP,美聯儲為何不直接選擇繼續(xù)加息?鮑威爾曾兩次提到美聯儲加息決策的“三維度”框架:加息的“速度”“高度”以及“時長”。他認為,去年加息的“速度”更為重要,因此美聯儲選擇大幅、快速加息;但隨著利率水平靠近需要達到的終點,美聯儲選擇放慢加息節(jié)奏,但仍認為更高的利率水平可能是合適的,暗示目前加息“速度”的重要性已讓位于“高度”。
2)關于未來加息。雖然沒有記者直接詢問7月會否加息,但鮑威爾在回答其他問題時,就7月以及未來的加息決策表態(tài)比我們預期的更為模糊。首先,他在提到6月暫停加息時,糾正使用“跳過”這一表述,旨在傳達美聯儲尚未就7月會議作出決策,不承諾一定會加息。其次,他強調,點陣圖僅代表委員們在當下的預期,并不應視為對未來加息的決策。不過,鮑威爾認為,盡管緊縮過度和緊縮不足的風險趨于平衡,但當前緊縮不足(通脹上行)風險可能仍然更高,暗示未來繼續(xù)加息是合適的。
3)關于降息。有記者問道,經濟預測顯示明年通脹仍高,但利率水平為何會下降。鮑威爾解釋,隨著通脹下降,實際利率水平(政策利率-通脹率)會自然上升;只要維持實際利率水平,就可以幫助通脹回落,繼而政策利率可以相應調降。但他也強調,在今年通脹回落有限的背景下,不應該降息。
4)關于經濟、就業(yè)與通脹。通脹方面,不少記者擔憂住房服務通脹黏性。鮑威爾也承認,過去半年住房通脹沒有出現明顯的回落進展,但也沒有加速上漲。此外,有記者關心工資上漲會阻礙通脹回落。鮑威爾稱,“希望”看到工資增長水平逐漸回落(而不是斷崖式回落)。就業(yè)方面,鮑威爾的表態(tài)比較積極,認為就業(yè)市場供需趨于平衡。還有兩位記者詢問了少數群體就業(yè)降溫和部分行業(yè)罷工的問題,這可能是美國就業(yè)市場正在降溫的一些微觀信號。經濟方面,有記者問“軟著陸”的前景是否發(fā)生改變。鮑威爾的回答略顯猶豫,一方面強調仍然存在軟著陸的路徑,但另一方面更借此機會重申了美聯儲對于回答2%通脹的決心和承諾,暗示“遏制通脹”的重要性仍然高于“呵護經濟”。
5)關于信貸緊縮。鮑威爾稱,目前評估信貸緊縮的影響仍然過早;如果美聯儲看到了這一影響,才會進一步考慮(調整貨幣政策)。
6)關于金融風險。有記者專門詢問了商業(yè)地產和非銀金融機構的風險。鮑威爾一方面承認美聯儲正在關注這些風險,強調了美聯儲具有維護金融穩(wěn)定的職責,另一方面也沒有承認金融風險對目前的貨幣政策有很大影響。
7)關于國債市場和財政可持續(xù)性。鮑威爾稱,美聯儲會關注國債流動性及市場影響;但財政可持續(xù)性不是其職責。當被問到美聯儲會不會為財政融資,鮑威爾稱“絕無可能”。
政策邏輯:末次加息懸而未決
當前美國宏觀環(huán)境頗為復雜,經濟仍有韌性,但趨勢降溫的信號增多,且金融風險冒頭。在此背景下,本次會議美聯儲選擇暫停加息,并且引導市場相信未來仍會加息,既可以緩解金融緊縮壓力,也不至于令金融條件過快放松,此乃權宜之計。往后看,在鮑威爾講話中提到的“三維度框架”中,我們認為“時長”甚至比“高度”更重要,而適當放緩速度并為未來的加息留出空間,能夠起到延長緊縮周期的效果。
雖然本次點陣圖顯示,多數官員預計未來至少還有2次加息,但鮑威爾講話對未來加息的語氣偏弱,再綜合考慮美國經濟、就業(yè)和通脹降溫的趨勢基本確立,我們傾向于認為,美聯儲在7月會完成最后一次加息,此后在不發(fā)生重大金融風險的前提下盡量不降息,維持“充分限制性”利率水平較長時間,直到美國經濟衰退兌現,通脹得以確定性回落。
但也需注意,7月重啟加息并非“板上釘釘”。正如鮑威爾講話時強調,7月會議還沒有決定,不應把本次暫停加息稱為“跳過”加息。我們認為以下可能條件的觸發(fā),將會提高7月重啟加息的門檻:
一是,美國6月通脹數據大幅回落。7月會議前公布的6月通脹數據可能顯得積極,基數效應下,6月CPI通脹率可能進一步回落近1個百分點至3.2%左右(假設環(huán)比增長0.3%)。6月以來(截至13日)國際能源價格維持小幅下行走勢,也限制了6月通脹超預期走高的可能。
二是,美國6月失業(yè)率進一步上行。美國5月失業(yè)率升至3.7%,假如進一步上升,即可能突破2022年2月以來新高,并進一步接近4%左右的“自然失業(yè)率”,降低繼續(xù)加息的必要性。
三是,美國銀行業(yè)發(fā)生新的爆雷及合并事件。財長耶倫6月7日的發(fā)言對美國銀行業(yè)看法偏謹慎,對于再次發(fā)生銀行合并“不會感到意外”。截至6月7日當周,美聯儲銀行定期融資計劃(BTFP)使用規(guī)模突破1000億美元,連續(xù)五周上漲,也暗示銀行業(yè)流動性壓力猶存。
四是,美股出現較大調整。當前美股的積極表現與美國經濟前景略顯矛盾。隨著美債利率修復至銀行危機前水平,截至6月13日,標普500指數風險溢價水平進一步刷新2009年以來新低,暗示美股“過熱”。
無論7月是否加息,美聯儲仍可能保留9月再加息的選項。由于“供給驅動型”通脹的改善空間有限,疊加基數原因,展望下半年,美國通脹數據改善的幅度或更小,且通脹回落更需要以經濟降溫為前提。本次點陣圖暗示,7月和9月連續(xù)加息兩次,對多數聯儲官員而言也不會太過意外;而如果因為平衡短期金融風險在7月繼續(xù)暫停加息,那么9月可能需要重啟加息以彌補所需的利率“高度”。此外,一旦市場確信美聯儲已經終止加息,注意力就可能立即轉為何時降息,致使金融市場條件快速轉松,威脅美聯儲遏制通脹的效果。因此,我們認為,美聯儲可能會有意令最后一次加息“懸而未決”,起到延長緊縮周期的效果。
市場展望:警惕“緊縮交易”反復
對市場而言,我們預計三季度市場風格可能還會出現由“寬松交易”再到“緊縮交易”的反復。
美債方面,歷史上,美聯儲停止加息后,10年美債利率通常會明顯下行。近期升破3.8%的10年美債利率,基本反映了7月加息、年底前不降息的預期。如果7月加息預期降溫,10年美債利率可能回落,但過快回落又可能觸發(fā)美聯儲的“鷹派引導”。綜合來看,三季度10年美債利率波動區(qū)間或在3.5%~3.9%。
美股方面,近期美股的積極表現仍屬“金發(fā)女孩”行情,因“軟著陸”預期和貨幣政策轉向預期同時出現,疊加人工智能浪潮的加持。近期美股漲勢的持續(xù)性值得質疑。不過,歷史上,美聯儲歷次停止加息到首次降息的過程,美股多數表現積極(但降息周期內不排除大幅調整)。鑒于美國經濟衰退壓力并非撲面而來,更顯循序漸進,加上美聯儲暫緩加息,三季度美股大幅調整的概率亦不大。
美元方面,預計三季度美元指數波動區(qū)間仍保持100~105左右。歷史上,即使美聯儲停止加息后,美元都可能維持韌性,通常在首次降息前一個月才開始走弱。此外,美元指數對貨幣政策的“嗅覺”通常不如美債利率敏感,若美債利率維持高位,美元指數亦可能獲得支撐。最后,歐央行本月即使再加息25BP也將更接近加息終點,日本央行保持“按兵不動”,非美貨幣動向對美元指數的影響或有限。
(鐘正生系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范城愷系平安證券宏觀分析師)
第一財經獲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鐘正生經濟分析”。
對華關稅將為美國消費者帶來五級颶風的價格風暴。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對中國等國家實施高額關稅政策,加劇了美國的經濟風險和全球貿易摩擦。
沖擊全球經濟和貿易,尤其是對美出口依賴度較大的經濟體。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表示,美國加征關稅將給意大利生產商帶來嚴重后果。意大利必須努力以一切可能的方式避免一場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的貿易戰(zhàn)。
關稅既有通脹也有通縮(或經濟緊縮)效應。不論出現二次通脹還是通脹回落的情形,留給美聯儲的政策空間恐都將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