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精品国产日韩专区欧美第一页,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亚洲综合另类专区在线

          首頁 > 新聞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超1.8萬億元逆回購本周到期,降準何時落地?

          第一財經 2024-11-18 20:02:17 聽新聞

          作者:杜川    責編:林潔琛

          預計年內存在一次降準可能,以對沖政府債供給帶來的流動性收緊;2025年,貨幣政策支持力度可能進一步加大。

          11月18日,央行以固定利率、數(shù)量招標方式開展了1726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為1.5%,單日實現(xiàn)凈投放389億元。

          本周(18日~22日)將有18014億元逆回購到期,疊加15日繳準和稅期因素,短期資金面擾動因素增多,市場再度關注降準、降息的話題。

          綜合市場分析來看,預計年內存在一次降準可能,以對沖政府債供給帶來的流動性收緊。2025年,貨幣政策的支持力度可能進一步加大。

          超1.8萬億元逆回購到期

          根據(jù)Wind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本周將有18014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11月18日~22日)分別到期1337億元、1255億元、2330億元、3282億元、9810億元。

          11月18日,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以固定利率、數(shù)量招標方式開展了1726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為1.5%。由于18日當天有1337億元逆回購到期,據(jù)此計算,單日凈投放389億元。

          資金面方面,上周五,面對巨量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央行將在25日才對到期的MLF進行續(xù)做。當日,央行公開市場開展了9810億元逆回購操作對沖穩(wěn)定情緒,市場資金利率小幅上升。截至11月15日,銀存間1天質押式回購(DR001)加權平均利率距離月初(11月4日)上行15.66BP至1.5740%,7天質押式回購(DR007)上行13.73BP至1.7801%。

          18日,Shibor短端品種多數(shù)上行。隔夜品種持平報1.47%;7天期上行1.2BP報1.697%;14天期上行6.7BP報1.872%;1個月期下行0.2BP報1.794%。

          截至記者發(fā)稿,DR001加權平均利率報1.4804%,DR007加權平均利率報1.7245%。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第一財經表示,從近期市場表現(xiàn)看,盡管短期資金面擾動因素多,但市場利率維持在政策利率附近波動,運行平穩(wěn),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

          “本月MLF到期量大,加上政府債券發(fā)行等影響,市場流動性擾動因素相對多一些,但這些都是預期內干擾,央行此前加大貨幣逆周期調節(jié)力度,降準、財政支出加快,央行運用多種公開市場操作工具,呵護市場流動性。另外,央行創(chuàng)設國債買賣、買斷式逆回購操作等,流動性管理更加精細化。”周茂華說。

          中信證券指出,考慮到年內增發(fā)國債的可能性較高,對比2023年末資金面極度緊張的“前車之鑒”,綜合市場供需多個角度,年內剩余時間資金利率整體有望維持平穩(wěn),在跨月、跨年、繳款等關鍵時間點或出現(xiàn)脈沖波動,但大幅沖高概率有限,非銀流動性分層較10月將有所改善,同時寬松的資金面有望進一步向中短端債市傳導。

          降準預期升溫

          結合最新發(fā)布的宏觀數(shù)據(jù),市場對于年內降準的預期升溫。比如,近日有觀點認為11月內或有一次降準落地。

          9月24日國新辦會議上,央行提出一攬子政策,目前尚未落地的是“今年年內還將視市場流動性的狀況,可能擇機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0.5個百分點”。

          基于此,不少市場分析預期11月下半月是降準的第一個時間節(jié)點。不過,在周茂華看來,“降準時點方面,目前尚未觀察到足夠信號,仍需要國內經濟、市場流動性等方面給出‘提示’”。

          央行發(fā)布的三季度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中繼續(xù)強調,把促進物價合理回升作為把握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

          在貨幣政策展望上,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預測,寬貨幣周期有望延續(xù),預計2025年內仍有兩次降準、兩次降息的可能,幅度或分別在100bps和30bps上下。

          浙商證券固收分析師覃漢報告稱,已披露的再融資地方債發(fā)行期限集中于10年期及以上,或對長債及超長債形成一定擾動;預計年內存在一次降準可能,以對沖政府債供給帶來的流動性收緊。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從穩(wěn)增長和穩(wěn)物價的角度看,展望2025年,我國貨幣政策寬松力度可能加大,其中,降準幅度和頻率可能加大,當前至2025年末,共計仍有160BP的降準空間,2025年實際落地可能超100BP;降息也將繼續(xù)發(fā)力,可能兼顧匯率形勢擇機選擇,幅度超20~30BP;此外,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現(xiàn)券交易頻率、體量可能加大,一方面提供基礎流動性支持;另一方面強化對財政政策的協(xié)同配合,輔助政府債券順利發(fā)行。

          舉報
          第一財經廣告合作,請點擊這里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chuàng),著作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第一財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lián)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財最熱
          點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