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
7月26日,保時捷公布2023上半年全球業(yè)績。今年前6個月,保時捷營業(yè)收入為204.3億歐元,同比增長 14.0%;銷售利潤為38.5億歐元,同比增長10.7%。截至上半年結束,保時捷的銷售回報率為 18.9%,處于目標區(qū)間(17% ~19%)的高位,但同比下降0.5%。由于對創(chuàng)新業(yè)務大量投資,保時捷汽車業(yè)務凈現金流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7億歐元,為22.2億歐元。
銷量方面,2023年上半年,保時捷全球新車交付量為167354輛,同比增長14.7%。在中國市場,保時捷上半年交付量為43832輛,同比增長8%,增速不及整體表現,中國仍然是保時捷全球最大的區(qū)域市場。
對于下半年,保時捷方面表示,公司需要面臨持續(xù)多重挑戰(zhàn),包括確保供應鏈及零部件供應、普遍上漲的成本等,但只要全球經濟及供應鏈形勢未出現明顯惡化,到2023年末,保時捷預期的集團銷售回報率將為17%至19%,同時營業(yè)收入預計將為400億至420億歐元。
保時捷全球執(zhí)行董事會副主席麥思格表示:“銷售額和利潤的增長主要歸功于提升的銷量和穩(wěn)定的價格。成本增加的部分原因是通脹、新款保時捷Cayenne上市相關的營銷活動、數字化投入以及對賽車運動的參與度提升。”該公司曾在5月份宣布,為了應對成本上漲,將在下半年在歐洲和美國提價4~8%。
供應鏈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保時捷能否實現今年電動車型銷量目標的重要因素。今年上半年,Taycan累計交付量為17991輛,同比下滑5%,是保時捷產品線中唯一出現下滑的產品。保時捷全球執(zhí)行董事會主席奧博穆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每周都會遇到供應鏈問題。
當前保時捷正處于電動化轉型的過程之中,未來5年保時捷計劃在電氣化和數字化領域投入200億歐元。除了已經上市的Taycan系列產品外,2024年,保時捷將推出純電版Macan,隨后還有純電版718,以及純電版Cayenne。此外,保時捷還表示,將推出全新的D級純電動產品。
但近兩年來,由于芯片短缺,芯片短缺、俄烏沖突等對汽車供應鏈造成較大沖擊,保時捷相關產品的生產也受到影響。中國不僅擁有較為穩(wěn)定的供應鏈體系,同時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等領域的供應鏈布局亦較為完善。特斯拉、起亞等車企已經其中國工廠定義為全球出口基地,特斯拉在墨西哥新建工廠,也選擇動員部分中國供應商到當地建廠,以完善供應鏈布局。
但近兩年保時捷多次否認了在中國進行生產的傳聞。麥思格曾對記者表示:“保時捷并非大規(guī)模量產,如果在中國只生產某一個車系,其實沒有多大的意義。但如果軟件在中國進行開發(fā),那么將極大助力為中國市場直接提供符合需求的解決方案。”
潘勵馳將保時捷在中國的發(fā)展比作一場耐力賽,2024年是策略性進站調整,2025年保時捷將進入熱身圈階段,為后續(xù)的加速做好準備。
保時捷2024年全球交付31.07萬輛汽車 同比減少3%
保時捷會在數字化和智能化層面要保持開放的態(tài)度,并保持緊迫感。
除了研發(fā)工作外,新設立的技術部兼具本地采購與質量保證職能。
奧地利議會網站上公布的一份文件顯示,奧地利、保加利亞、波蘭、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加入了捷克共和國和意大利的行列,敦促歐盟尋找解決方案,以避免對未達到歐盟2025年新碳排放目標的汽車制造商進行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