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乱码免费播放,精品国产日韩专区欧美第一页,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亚洲综合另类专区在线

          首頁 > 新聞 > 評論

          分享到微信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汪濤:增發(fā)1萬億特別國債有何特別

          第一財經 2023-10-26 10:12:59 聽新聞

          作者:汪濤    責編:任紹敏

          預計政策支持繼續(xù)加碼,包括進一步降準以配合大規(guī)模政府債券發(fā)行,再降息至少10個基點,財政支持可能更為顯性和積極。

          10月24日,政府宣布在四季度增發(fā)國債1萬億元,作為特別國債管理,主要為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整體提升中國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今年3月全國兩會設定的財政赤字為3.88萬億元,其中新發(fā)行國債占3.16萬億元。增發(fā)的特別國債將包含在今年財政赤字中,因而財政赤字率將從3%提高至3.8%。

          與此前在1998/1999/2000年均在8月追加提高預算赤字率不同,此次調整決策于10月底出臺,表明了未來幾個季度政府穩(wěn)增長的決心和重要性。我們此前預計中央政府可能會利用國債限額與余額之差,額外多發(fā)行一定規(guī)模國債(整體可用限額8300億元),實際的增發(fā)量超出我們此前預期,且直接體現為官方赤字率上升,更為顯性化。

          中央財政增發(fā)的1萬億元國債將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2023年使用5000億元,剩余5000億元結轉2024年使用。資金將主要用于集中力量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提振基建投資,尤其是防洪防澇等水利相關工程。

          另一方面,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2023~2027年提前下達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本次授權是2019~2022年授權到期之后的更新授權,國務院可以在當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60%以內,提前下達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即最多可提前下達2024年的2.28萬億元專項債和4320億元一般地方債限額)。這使得地方政府可以在來年3月兩會批準新增地方債券限額之前提前發(fā)行部分地方債(通常在1月和2月發(fā)行)。不過,考慮到四季度大規(guī)模的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資債券和新增的特別國債發(fā)行計劃,我們預計2023年四季度提前下達的債務限額發(fā)行量或規(guī)模有限,更有可能仍然是在2024年一季度新一年預算計劃批準前集中發(fā)行。

          對于很多投資者而言,本次政策超預期。在疫情結束之后的2023年,政府將赤字率提高到3.8%,遠超正常年份的3%,甚至高于疫情開始的當年(2020年3.7%),這明確傳遞出更明確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信號。在地方政府收入低迷、地方融資平臺融資受限的情況下,增發(fā)國債和直接轉移支付有助于緩解地方財政壓力,提振相關公共投資。

          不過,增發(fā)國債(預算內財政)可能降低政策銀行發(fā)行新一批專項基建投資基金和增加信貸支持的可能性及潛在規(guī)模(準財政政策)。今年增發(fā)國債的時點較晚,無法顯著影響四季度經濟增長走勢,但應有助于支撐2024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長動能。

          我們仍預計政策支持繼續(xù)加碼,包括進一步降準以配合大規(guī)模政府債券發(fā)行,再降息至少10個基點,財政支持可能更為顯性和積極,包括提高2024年預算財政赤字率和地方專項債限額等。

          此外,我們在基準預測中已經假設了一定規(guī)模的國債增發(fā)。因此,我們維持對2023年/2024年經濟增長5.2%/4.4%的基準預測不變,但我們認為2024年的預測面臨一些上行風險。

          據媒體報道,中國即將召開五年一度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12月初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些會議值得重點關注,預計會涉及房地產政策寬松、地方隱性債務化債方案,后者將設定2024年宏觀政策基調。

          (作者系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

          第一財經獲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舉報

          文章作者

          一財最熱
          點擊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