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
深陷債務旋渦的“皇庭系”,持有的皇庭國際(000056.SZ)股份,再次遭到司法拍賣。
皇庭國際3月24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深圳市皇庭產業(yè)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皇庭產控”)持有的1000萬股A股,已經以司法拍賣的形式,過戶給了競得方為徐秀龍。而從2022年以來,皇庭國際的股權,已經多次被司法拍賣。而在此次拍賣前,黃皇庭產控的持股,就已幾乎全部凍結。加上一致行動人持股后,被凍結股份的比例仍達60%左右。
皇庭產控、皇庭國際等企業(yè),實際控制人都是深圳富豪鄭康豪家族。目前,皇庭產控為皇庭國際第一大股東。從2020年以來,皇庭產投、皇庭國際陸續(xù)陷入困境,出現(xiàn)了債務違約、業(yè)績虧損,皇庭國際最近五年累計虧損總額已經超過40億元。為了化解債務,該公司2022年就已啟動的資產轉讓,至今仍然沒有實質性進展。
大股東持股連遭拍賣
根據皇庭國際公告,深圳福田法院1月20日至21日在網絡司法拍賣平臺上,對皇庭產控持有的的該公司1000萬股A股、占總股本0.82%的股份。此次拍賣后,皇庭產控持股數(shù)由1.91億股,減少至1.81億股,持股比例則從15.79%降至14.97%。
皇庭國際在公告中稱,盡管皇庭產控持股比例有所下降,但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發(fā)生變更。截至披露,皇庭產控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比例變更為24.46%。除了皇庭產控,其他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則保持不變。
數(shù)據來源:公告(皇庭產控及一致行動人所持股份持股情況)
皇庭產控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的皇庭國際股份,此前已經多次被拍賣。
第一財經梳理發(fā)現(xiàn),2022年12月22日,皇庭國際就曾公告披露,股東深圳市皇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皇庭投資”)所持公司8698.59萬股,被河南鄭州中院公開拍賣。拍賣原因是皇庭投資股票質押違約。此次拍賣后,皇庭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持股,比例由原來的47.85%降至40.44%。
此后,皇庭系持有的皇庭國際股份,便一路被司法拍賣。經公告“司法拍賣”關鍵詞搜索統(tǒng)計,共計有6次司法拍賣公告,涉及8起法拍,而競得對象均為自然人。截至此次法拍過戶完成,同2022年12月拍賣前相比,整個皇庭系的持股比例,已經下降了接近一半。
更為嚴峻的是,黃皇庭產控的持股,幾乎已經凍結殆盡。根據皇庭國際1月22日披露,皇庭產控持有的1.91億股中,被凍結數(shù)量高達1.85億股,占其所持股份的比例達到96.69%。即便加上一致行動人持股,被凍結股份的比例也達到持股數(shù)60.4%。
連年巨虧困局難解
大股東持股屢遭拍賣,皇庭國際自身也處境艱難。過去年5年間,該公司凈利潤連續(xù)巨虧,虧損總金額超過40億元,債務化解也遲遲沒有進展。
財報顯示,2020至2023年間,皇庭國際營業(yè)收入在6.86億至11.72億元之間波動,同期凈利潤卻分別虧損2.92億元、11.57億元、12.28億元、11.27億元,四年累計虧超38億元。
2024年業(yè)績預告顯示,該公司預計,2024年的凈利潤將繼續(xù)虧損,凈利潤金額為5.5億至6.8億元,扣非凈利潤預計虧損3億至5.5億元。
皇庭國際解釋稱,去年業(yè)績下滑是因為部分借款融資涉訴,導致融資成本上升,全年財務費用金額約6.3億元。同時,由于2024年度公司及子公司持有的投資性房地產所處區(qū)域的市場價格有下降跡象,預計投資性房地產將發(fā)生公允價值減值損失,相應減少上市公司凈利潤2-3億元。
由于連年虧損,皇庭國際資金壓力巨大。截至2024年3季度末,該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為1.05億元,但同期短期借款高達3.17億元,另外還有31.26億元的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
在債務重組方面,皇庭國際的進展也并不順利。
3月1日,該公司披露了與連云港豐翰益港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豐翰益港”)合作的最新動態(tài)。
而早在2022年2月,皇庭國際就決定,預掛牌轉讓旗下子公司深圳融發(fā)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融發(fā)投資”)及重慶皇庭珠寶廣場有限公司(下稱“重慶皇庭珠寶廣場”)各不少于51%股權。然而,兩次掛牌均未征集到有效購買意愿。2022年11月,該公司與豐翰益港等意向方簽訂了《合作框架協(xié)議》。雙方原計劃,通過債權置換股權的方式收購融發(fā)投資,但具體細節(jié)仍未確定。
后來,雙方又在2023年4月簽訂框架協(xié)議,約定通過股權轉讓進行債務重組,黃庭國際須在豐翰益港支付意向金后的60日內,與各銀行債權人及其他債權人簽訂債務重組協(xié)議。由于計劃未能按時完成。經雙方協(xié)商,豐翰益港同意將框架協(xié)議期限延長60天。但至今為止,債務重組正式方案仍然未見實質性進展。
皇庭國際在公告中稱,盡管延長期已到期,但雙方仍然有意合作,并在商談債務重組的合作細節(jié),但公司目前尚未與合作方、銀行債權人簽署任何協(xié)議。因此,合作最終能否實施、實施進度均具有不確定性,且雙方在交易方案核心事項上能否達成一致,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債轉股”已成為房企重組的“標配”。
關稅談判完成并非盡頭,接下來就是在高壓下推進債務重組,以期減輕美國債務負擔,穩(wěn)定國債市場。
與銀團方面的協(xié)商也接近完成。
2024年末,碧桂園凈資產超500億元。
融創(chuàng)中國還未走出業(yè)績虧損低谷期。